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汇泉 《湘潮》2008,(7):42-43
常德的改革与全国一样,也是先从农村起步,从农村突破的。农村的改革,现在规范的说法叫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时通俗的说法叫大包干。这一重大改革的推而广之,实事求是地讲,我们常德和全省一样,相比全国至少迟了一年,有的地方可能迟了两年。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的改革从安徽开始;安徽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起到了先锋和示范作用,促进了全国农村改革的成功,这已成为历史的定论.邓小平是安徽农村改革的坚定支持者,在改革的关键时刻,如果没有邓小平站出来说话,没有邓小平提供的理论支持,安徽的农村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相似文献   

3.
农村机动地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产物。改革以来,为规范管理,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严格农村机动地管理的措施。农村机动地是农村集体可经营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乏力,集体经济实力普遍薄弱。作者认为,在中央惩治腐败的力度空前、特别是村干部"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体制机制建立、村干部腐败防治体系完善以后,建立(或曰恢复)机动地,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同时取消村民筹资筹劳制度,就是可行的,而且是科学的。  相似文献   

4.
1978年,安徽小岗村17个农民用大包干红手印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三十年来,我国农村改革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从农民首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敞开农村改革的大门;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邓小平南方谈话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农村税费改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8,(12):35-35
自下而上的农村改革。农村的改革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而且是典型的自下而上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是在“地下”“秘密”进行的,地方组织对此开始是处于或担惊受怕、或限制、或睁只眼闭只眼、或等待之中,直到党中央、国务院肯定和支持,才形成星火燎原之势。所有制改革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是典型的自下而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带来了制度创新的丰硕成果,而且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主要历史贡献在于:促进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尹旭 《共产党员(沈阳)》2003,(2):14-14,16-22
中国的改革是率先从农村开始的,二十多年来,这项改革不但得到亿万农民的普遍支持,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给中国农村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而且为城市改革积累  相似文献   

8.
1978年党的十一届二二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和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了其他方面的许多重大改革,如农产品流通体制改  相似文献   

9.
范希春 《湘潮》2021,(2):4-8
(续上期)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中央始终十分重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从1978年到1984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农村已有的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得以初步改善,农村减贫效应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8,(11):17-17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舞台上,农村改革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这30年的历程中,农村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农村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改变经营体制。自1978年开始,首先在农村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也就很快发展起来了。  相似文献   

11.
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制度创新是改革的核心。回顾我国30多年的改革进程,可以看到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例如,改革初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增强了工业的实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彻底改变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道路;非公有制经济的成长添加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36年前,敢为人先的广汉人突破思想的禁锢和束缚,摘掉了"人民公社"的牌子,率先试行"包产到组"的生产责任制探索,从而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52岁的武代华在今年1月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二次"转型"。武代华是广汉市金鱼镇白鹤村农民,和很多人一样,他曾长期在外务工。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推进,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让农业领域不断传出利好消息,这让武代华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就在今年1月,他和家里人投资50万元,承包了180亩地,从事谷物种植和小麦种植,并在工商注册登记了"广汉市上岭家庭农场",这也是广汉市第一个家庭农场。随后,各类型家庭农场在广汉相继问世。  相似文献   

13.
陈金庞 《江淮》2011,(6):22-23
每当农业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安徽总能创造性地先行一步,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驱。2000年春天,安徽吹响了建国后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第三次农村改革的号角,全国第一个在全省范围  相似文献   

14.
《支部生活》2004,(3):5-5
始于1978年的农村改革,至今已经历26年风雨。针对改革不同时期面临的问题和阻力,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6个“一号文件”,顺应和指导了农付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给我国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一、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实现国家现代化 ,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目标。1954年 ,全国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四个现代化。 196 4年全国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 ,就把农业现代化放到第一位 ,更重要的是加上了科技现代化 ,反映了对现代化认识的进步。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全面现代化目标。党的十三大的提法是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党的十五大则提出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6.
1978年秋,严宏昌在一张毛纸上写下分田到户“生死状”,改革的奇迹“一夜之间”在小岗村诞生。30年来,创造,在一个国家的坐标上“星星闪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专业户、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农民工、小城镇;私营企业、股份合作制、村民自治……农村改革的篇章一页页揭开,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历史一天天发展。  相似文献   

17.
春风吹拂:"六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当改革的春风徐徐吹拂中华大地的时候,我国迎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六五"计划的实施时间是1981年到1985年,这一时期正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根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从1980年开始,山西编制"六五"计划.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确定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日标后,山西对"六五"计划又进行了修订.1983年4月,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审议通过了这一计划.  相似文献   

18.
一 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体制,是农村改革最具实质意义的制度创新,为深化农村改革奠定了基础。 农村改革的成功,首先在于把家庭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加以肯定,即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使用权同所有权分离,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理顺了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9.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现行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对它的研究和讨论,自其诞生之日起,就长盛不衰地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但学术界对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当代中国农村改革,作全方位研究的比较多,专论1976~1983年农村改革的文章并不多。即使是已有的研究文章也或是从全国农村的宏观角度进行分析,或是集中在对安徽小岗村这一典型案例的剖析上,较少以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郊区的农村改革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上海的生动实践,有着不逊于小岗村实践的现实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化解农村集体经济矛盾,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从思想上厘清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四大认识误区:一是家庭承包经营制与农村集体经济两者不能并存,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就是否定家庭承包经营制;二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政府行为,而不是农民的自愿选择;三是市场经济自发形成的利己主义价值观与集体经济倡导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对立矛盾不可调和;四是"回老路"与"走新路"之间的矛盾。客观分析农村发展实际,科学厘清集体经济发展的认识误区,不仅有利于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有利于我国农村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