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东铁路是沙俄根据1896年签订的《中低密约》与1898年签订的《旅大租地条约》两个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东北境内强行修筑的铁路线。其中从满洲里到绥芬河是中东铁路的干线,从哈尔滨到旅大是中东铁路的支线,干支两线构成“丁”字形。中东铁路是当年沙俄控制我国东北与争霸远东的重要工具。1904-1905年爆发了日俄战争,沙俄战败。根据《朴获茅斯条约》,沙俄将中东铁路地线的南端即长春至旅大段“转让”给日本,称“南满铁路”。十月革命胜利后,中苏两国关于中东铁路问题进行了多次反复的交涉。1924年双方签订了《中俄协定》,同意中国政府…  相似文献   

2.
1929年7月,东北地方当局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怂恿、支持下,以武力接管中东铁路,破坏了1924年中苏共管中东铁路的协定,制造了“中东路事件”。这年的8、9月间,福建省委根据共产国际、中共中央的指示,在全省范围内领导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东路事件”的由来十八世纪末,沙俄为侵略中国东北和称霸远东,根据1896年的《中俄密约》和1898年的《旅大租地条约》,从1897年至1903年  相似文献   

3.
周喜峰 《奋斗》2020,(3):70-71
中东铁路最初名为“满洲铁路”,后改名为“大清东省铁路”,简称东清铁路、东省铁路,辛亥革命后称为中东铁路,是沙俄政府为夺取中国东北地区资源称霸远东地区,在通过和清朝政府签订的《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基础上,修建的一条连接中俄两国的“丁”字形铁路。  相似文献   

4.
中东路事件中的两国四方○崔萍19世纪末20世纪初修筑的横贯东三省的中东铁路,是沙俄政府通过《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在中国攫取的一项特权。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政府宣布废除沙俄在华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各种特权。但真正清理这些特权时却是另外一回事,特别...  相似文献   

5.
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发动了一场长达15年的侵略战争。这期间,苏联是中国反法西斯斗争最重要的盟友,援助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但是,不能不指出,苏联在对华关系的外交决策中表现出了明显的狭隘民族利己倾向。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中东铁路主权与曹理权之易手中东铁路系根据1896年《中俄密约》协定建造,是沙俄侵略中国的工具,也是各主要帝国主义大国争夺的对象。十月革命后,中苏双方在中东铁路问题上进行了长期交涉,苏联政府采取实用主义的外交策略,力图恢复沙俄时代对中东铁路的特…  相似文献   

6.
中东铁路,原称东清铁路或东省铁路,修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沙皇俄国通过胁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而修筑的,贯通中国东北三省并与俄境内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它既是沙皇俄国政府侵略中国的一个结果,更成为其进一步侵略中国的桥头堡。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政府宣布废除沙俄在华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各种特权。  相似文献   

7.
中东铁路,原称"东省铁路"或"东清铁路",1920年10月由北洋政府交通部代管后,始改此名,俄文名称未变.它是沙俄根据1896年6月和1898年3月与中国清朝政府先后签订的<中俄密约>和<旅大租地条约>这两个不平等条约,在东北境内修建的一条呈"丁"字形的铁路.是沙俄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段永富 《世纪桥》2010,(1):53-54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苏联为了维护其边境安全,单方面与日本、伪满洲国就出售中东铁路"所有权"数度谈判,最终签订了"苏满关于中东铁路转让协定"。该协定的签订,不仅违反了《中俄协定》,侵犯了中国的主权,而且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步伐。  相似文献   

9.
解放战争时期,旅大地区作为苏军控制,我党领导的特殊解放区,为建设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1 旅大地区地处辽东半岛南端,西北濒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隔海与山东半岛对峙,共扼渤海湾,素有“京津门户”之称,地理位置得天独厚.1945年8月,苏联红军根据当时国民党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中苏关于大连之协定》、《中苏关于旅顺口之协定》的规定,进驻大连、旅顺、金州、海洋岛和长山岛,北界石河驿,与辽南的新金县毗邻.并实行军事管制.当时称之“岗里”.尽管苏联当局有《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协定的约束,对旅大地区我党的活动有一定的限制,但实际上是支持和帮助我党建立政权,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旅大地区从日本投降以后,很快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东北,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强国都来参与划分势力范围的争斗,因此形势格外复杂.沙俄是最早入侵我国东北的帝国主义国家.早在1896年,沙俄就与清政府签订了俄清密约,在共同防御日本侵略的借口下,开始修筑横贯吉黑两省的铁路干路——中国东省铁路(中东路).1898年沙俄又以德国强占胶州湾为借口,强占了旅顺、大连,并获取了纵穿辽吉两省的东省铁路支线的铺设权.光绪25年(1899年)4月英俄签订了关于在清国铁路利益的协议.英国承认长城以外包括整个东北,属于沙俄势力范围.因此,在日俄战争之前,主要是沙皇俄国在我国东北称霸,而英帝国主义只是在辽西走廊,即关内外铁路关外段上拥有某些利益.  相似文献   

11.
《世纪桥》2017,(1)
苏联于1933年正式提出将中东铁路出售给日本。几经谈判,1935年3月,双方在未经中国认可的情况下,正式签订《苏满关于中东铁路转让协定》,将中东铁路出售给日本,究其原因有:为了维护自身远东地区稳定,中东铁路经济及军事地位下降和旧中国外交的软弱等。这虽然暂时缓解了苏日两国的矛盾,但造成了中国主权的破坏与领土不完整,造成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的恶劣后果。  相似文献   

12.
王敬荣 《世纪桥》2010,(13):40-41,48
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沙俄的专制统治被推翻。但是盘踞于中东铁路公司的沙俄残余分子仍在作垂死挣扎,企图以此为基地,建立"国中之国",延续其殖民统治。黑龙江及吉林的地方官吏抓住沙俄专制政府垮台及俄国国内陷入内战混乱之机,果断地采取政治、军事等措施,调动各方力量,经过艰苦的努力从沙俄残余分子手中夺回了中东铁路的驻军权、管理权、土地权等部分重要权益,为国家挽回了重大利益,彰显了中国主权的威严,他们的行为应该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13.
陈玫 《世纪桥》2011,(2):50-55
东北地区工人阶级的形成是随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而产生的。而黑龙江的产业工人则集中在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中东铁路干线及附属工厂中。1896年,沙皇俄国迫使清政府签定了《中俄密约》,从而获取了在中国东北地区修建和经营中东铁路的特权。随着这项工程的开工和建设,筑路当局从铁路沿线和外省——主要是直隶和山东招募大量破产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他们主要从事土木、石工和其他繁重的体力劳动。到1900年该条铁路已招募了17万多人。  相似文献   

14.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日本帝国主义取代了沙俄的殖民统治,从此,旅大地区被划为日本帝国的版图,并沿用沙俄的名称,称大连、旅顺、金州等地为“关东州”.日本殖民当局开始在旅大地区兴学堂,办教育,以教育侵略的手段强化和巩固殖民统治.以傅立鱼为首的旅大地区的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针对日本殖民当局的教育侵略政策,率先成立了中国独立的社会教育团体——大连中华青年会,在旅大人民反对日本殖民统治,振兴教育的斗争中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随着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在东北开辟了“国际地下交通线”,这条线被历史学家称为“红色之路”或“红色通道”。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它以哈尔滨为交通枢纽,东至绥芬河(中俄边境中方口岸),南至大连,西至满洲里,东西两端分别与俄国西伯利亚铁路接轨,成为连接中俄的重要交通要道。共产国际成立与中国共产党建立后,  相似文献   

16.
党霞 《党史纵横》2009,(9):23-25
战后中苏旅大行政交收问题缘起于两个国际协议,即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达成的《雅尔塔协定》和同年8月中苏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附件《关于大连之协定》、《关于旅顺口之协定》。其背景是美苏国共三国四方对各自战略利益的考量和协调。  相似文献   

17.
姜长斌 《世纪桥》2005,(12):50-53
中国和俄罗斯2005年6月2日在 符拉迪沃斯托克互换《中华人民共和 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 补充协定》批准书,这标志着两国彻 底解决了所有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根据补充协定,中方将从俄方收回部 分被占领土。中俄最后一部分有争议  相似文献   

18.
蔡青 《世纪桥》2014,(5):62-63
许景澄是晚清著名外交家,曾先后任驻法、德、意、荷、奥、比六国公使和驻俄、德、奥、荷四国公使。在多次对外交涉中,他处处据理力争,维护国家权益。1896年他代表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并任中东铁路公司总办。他与俄方经过多次谈判,最后确定了中东铁路的走向,并使中东铁路枢纽总站设在哈尔滨,从而使哈尔滨由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为国际化大都市。1900年,许景澄被慈禧太后处死,1909年又平反。哈尔滨市有关许景澄的纪念建筑和设施有中东铁路督办公署、许公纪念碑、许公路、许公桥和许公实业中学。  相似文献   

19.
虎兮归来     
周野 《奋斗》2009,(3):64-64
我的家住在老爷岭的山脚下.听老一辈讲过去这里獐狍麋鹿满山遍野,曾是东北虎的栖息地。自从修建中东铁路以来,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大肆掠夺我国的森林资源.加之我们这些年的滥砍滥伐.山秃了,野生动物少了。老虎也没了踪影。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频道播出了在黑龙江省饶河至东方红区段距离公路大约20米处发现了野生东北虎,被一大学生在公共汽车上用手机拍摄下来。  相似文献   

20.
2006年3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北京开始访华,并与胡锦涛主席举行了中俄首脑定期会晤。这是2006年中俄高层领导的首次会晤。22日,两国元首共同出席了“俄罗斯年”的开幕仪式,持续一年、涵盖多领域的“俄罗斯年”的约二百多项活动随后将陆续展开。“国家年”是中俄两国关系史上的一个创举2006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2007年是俄罗斯的“中国年”,这在中俄两国关系上还是第一次。2004年10月普京总统访华时,与胡锦涛主席共同批准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纲要》规定,双方将于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