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承》2006,(4):93-93
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在传经批准了江泽民代表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计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中国在20世纪末已建立了小康社会,因此党中央在制定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同时,明确地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旱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时,党中央就宣布:“原定到2000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将于1995年提前完成。”同时提出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为21世纪头20年中国的发展规划了一个美好的蓝图,那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公民道德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中心,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民道德体系;提高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建立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小康是一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长期追求的社会理想。早在两千多年前,《诗经》中就有“民劳亦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人们有劳有逸,日子就好过了。这是仅从体力能得  相似文献   

6.
佟野黎 《前沿》2003,(3):3-6
党的十六大 ,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也是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 ,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在新世纪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十六大在理论上具有新发展、取得新突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 ,继承、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在十六大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维、新论断 ,科学回答了我国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一 )把“三个代表”写入党章 ,是对党建理论的新发展。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相似文献   

7.
对贫困山区的各级党组织而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自加压力,自求奋进,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是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千方百计巩固越温成果,扎扎实实地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一、扎实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既是十六大的要求,又是贫困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针对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尽快使尚未脱贫的农村人口解决温饱问题,并逐步过上小康生活。”报告为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切实搞好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在我国绝大多数群众已经解决温饱、进入小康以后,今  相似文献   

9.
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政 《前沿》2003,(7):7-1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 ,没有农村的小康 ,就没有整个中国的小康。因此 ,在明确农村小康社会的内涵、目标、要求及影响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因素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途径和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六大主题的一个实质性内容。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首先要清醒地认识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其次,要准确地把握其科学内涵;最后,还要在推动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途径上努力。  相似文献   

11.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一个宏伟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2.
黄义超 《桂海论丛》2003,19(3):11-13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时 ,我们要正确认识艰苦奋斗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一性 ;充分认识艰苦奋斗建设小康的重要性 ;丰富艰苦奋斗新内涵 ,从而把党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呼唤声中产生和发展的,它的形成与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小康社会思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然产物,是“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具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关重要。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五个统筹”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不动摇。  相似文献   

15.
发展观是人们对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的发展观会产生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不同的发展结果,因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创造》2007,(Z1)
近5年来,随着免征农业税、发放粮食直补、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我国9亿农民负担明显减轻,收入和消费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创造》2007,(7):12-13
近5年来,随着免征农业税、发放粮食直补、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我国9亿农民负担明显减轻,收入和消费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创造》2007,(8):12-13
近5年来,随着免征农业税、发放粮食直补、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我国9亿农民负担明显减轻,收入和消费能力显著提高.   ……  相似文献   

19.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过程,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业绩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