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最近,邓小平同志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在全面改革经济体制的同时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这是非常及时、非常重要的。我想在这里谈一些粗浅看法,和大家一起讨论。一、政治体制改革的一般必要性和特殊迫切性政治体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国家的各种政治机构、制度、人员和决策等构成的复杂体系。改革政治体制,就是要改革这个体系中一切不合理的部分,从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历史证明,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地方政治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区分为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形成中央政治体制改革和地方政治体制改革两个重要的认识。地方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在于,可以先行取得突破、取得经验或教训,并在中央及上级领导下,及时得到调整、改进,避免发生大的波折。地方政治体制改革具有诸多内涵,涉及到权力结构制度和权力运行机制的改革变迁,涉及到政党、政府、人大、政协等机构职能的改革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地方政治体制改革时间紧迫,意义重大,当前,应突出强调和尽快启动地方政治体制改革,将重点首先放在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上。  相似文献   

3.
1978年9月,邓小平访问朝鲜归来,视察东北等地时,首次提出政治体制改革问题,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这次专门讨论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发表了对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精辟见解,1987年10月召开的十三大将政治体制改革列入议程,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和七个方面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前,政治体制改革己经成为众所关心的重大课题。人们深切地感到,在改革经济体制的同时,必须相应地改革某些政治体制,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体制改革也就包括有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讨论政治体制改革,应当有明确的着眼点,我们说的政治体制改革指的是领导体制改革,而不是指改变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能也不可能套用别的国家的既有模式。从当前来看,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可以概括为这样四句话;党政分开,权力下放,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党政职责应当分开。党委不是经济管理机构,要管大事,善于领导,企业的事情要由政府来管。权力下放,不仅旨在调整、解决中央和地方的  相似文献   

5.
党的领导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每前进一步,都直接得益于党的领导体制的逐步理顺和改善。人们虽然对政治体制改革已经达到共识,但是在对党的领导体制改革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分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的领导体制进一步改革的步伐,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在此,本人拟就党的领导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大家。  一、关于“体制”与“制度”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这一重要报告,这个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政治…  相似文献   

6.
一、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其它一切改革的“清道夫”和“卫士”我们进行的改革是全面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文艺体制等各项改革。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改革。一般说,经济体制决定政治体制的改革,当经济体制改革后,就要求政治体制也进行相应的改革,以便很好地为它服务。现在的问题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愈来愈显得落后了,迫切地要求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但政治体制改革仍相对滞后 ,必须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当前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注重解决改革的目标和重点 ,以完备的制度保障党内民主 ,改革和完善党内领导体制、理顺权力授受关系 ,彻底废除实际存在的带有封建色彩的落后制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已成为当前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当务之急、急中之最.围绕国家政治体制改革,有些有识之士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方案,诸如:有的主张进一步发展国家政治民主化;有的主张改革现行的干部制度;有的主张以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为核心等等.所有这些充分体现了社会科学研究百家争鸣的宽松气氛.我认为,就我们这样一个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政治体制改革的着眼点首先应当是以建立党内分权制衡制度为核心,以处理好党政关系为重要内容来展开,只有这样才能使政治体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就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最近在会见朝鲜党政代表团时又提出要进行某些政治体制的改革,几年来我国改革的实践证明,当前对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进行研究,其必要性和迫切性是越来越明显了。 1978年以后,我们开始了经济体制的改革,这几年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是,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方面的改革还没有很好地进行,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的领导和群众越来越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与之相配套,就很难深入进行,已经取得的成果也难以巩固。光有工业、农业、科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1980年8月18日所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这篇讲话的重新发表,必将加快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 改革现行的政治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的要求,是总结“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教训和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出的结论。邓小平同志集中全党的智慧,最先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近几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开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  相似文献   

11.
新起点上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全面深化改革新起点,回顾30多年的政治体制改革历程,可以揭示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演进逻辑:从过分理想化的党政分开思路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党政关系模式,从更为注重经济民主到日益重视和发展多样化的政治民主,从强调更具工具色彩的法制到强调更具超越性与权威性的法治。结合改革形势,认真分析中央相关决策,对于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大致可做如下研判:改革要秉持现实问题推动的原则,更为深入地推进政治体制的结构性改革,愈益关注执政党自身机构与制度的改革,以选择性集权作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策略性手段。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演进和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刚 《理论探讨》2001,2(6):4-7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在历史演进中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在改革的方向、重点、步骤和目标选择上,则表现得更为复杂和敏感。研究政治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向,必须依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是我们设计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确定改革原则,认识改革特点的基本前提,这一国情从根本上规定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只能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能是在稳定的前提下,用较小的社会代价和改革成本推进体制的改革和制度创新。我们应尊重政治体制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政治体制的局部改革与整体重建有机地结合起来,致力于实现政治体制的机制转换、结构优化和功能调整。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之后,很快引起了广泛地重视,报刊上发表了许多理论探讨的文章,现将若干理论观点综述如下: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已经成熟的时机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有的文章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关系方面做了阐述,指出;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处在新旧两种体制并存、互相交叉、逐步向改革深  相似文献   

14.
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在中华大地引起了强烈的议论。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问题的提出、设想、试点到全面实施有一个过程,我们既要有紧迫感,又不能操之过急。政治体制改革在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之后,这四个方面的体制改革是一个完整的和谐的蓝图。政治体制改革本身所要达到的最后目标,我以为就是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总前提下,完善行政制度、完善领导制度、完善民主制度、完善干部制度,通过简政放权。建立和完善决策体制、监督体制和咨询信息反馈体制,从而保证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最后完成,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党的领导。多年来,中央一再强调要精简机构,精干人员,结果是机构越简越大,级别越精越高,人员越减越多,“当官”的越精越多,各种临时机构如同“雨后春笋”,也日益增多,致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事务主义等弊端得不到解决。但我们不能把政治体制改革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合并几个机构,精简几个人员,权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不少地方召开了“政治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会”,一些讨论政治体制改革的文章也相继问世,现择其要点综述如下: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质和目标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理论讨论中有较大分歧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报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研究人员李盛平最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体制改革专题讨论会”上发言指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治体制的改革也应该更进一步,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这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也是很自然的。但是,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并非始于现在,它的起点应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从那以来的七年中,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论及了这个问题,并且在实战中不断地进行了改革,使我国的政治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李盛平简要地列举了十七项变化和成就: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这次会上,党彻底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政治路线,把全党全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三大将政治体制改革提上日程之后,目前,政治体制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平稳起步。许多地区在党政分开、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也应当看到,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的实施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何认识政治体制改革起始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新问题?按照什么样的思路,才能现实可靠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这些政治体制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不少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文章在论及制度与体制的关系问题时,都把社会制度归结为政治制度;把政治制度归结为表明国家性质的制度;把政治体制归结为体现国家性质的制度的组织、结构、管理的具体形式等。有的文章认为,之所以作上述这样一些界定,是为了把制度与体制严格区别开来,使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的定义更加清晰,不致于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导致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错误倾向的出现。然而,这样做依然容易在下列问题上造成混乱:社会制度是否仅有政治制度?在政治领域中,除了表明国家性质的政治制度外,是否还有其他政治制度?如果说没有,那么实际存在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民主制度等属于什么制度?如果说有,那么这些制度是否也叫政治制度?它们同表明国家性质的政治制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即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家认识比较一致。经济体制改革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同时,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保证。这表现为:1、改革与完善领导体制息息相关;2、改革与完善国家机构、保证和促进新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有关;3、改革与完善干部制度,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有关;4、健全和完善民主制度,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改革提供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二、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总体目标模式的确定,应当依据:1、经济体制改革和重新确立的经济建设模式向政治体制提出的改革要求;2、以人民当家做主为根  相似文献   

20.
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一改革从何入手,怎样进行,是热心改革的人不能不认真思考的。然而,在提出具体改革方案之前,有必要清理一下基本思路。我认为,在考虑当前的政治体制改革时,有必要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配合问题,也就是这两方面改革的协调进行问题。只有这样,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才能卓有成效地进行。一、从经济体制改革中更深刻地认识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粉碎“四人帮”启不久,这个问题已经在事实上被提出来。当时虽然没有普遍地使用“政治体制改革”这个用语,然而诸如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等等,事实上已涉及政治体制改革。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