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追寻一本杂志的发展踪迹,选择其封面无疑是个绝佳的视点。封面作为杂志的“门面”,首先就凸现了这本杂志唯一性的身份指征,她于期刊之林中的特有的生存意义和个性张扬,而杂志人的全部编辑理念及杂志本身的全部内涵,都在一个封面中得到浓缩的、充分的呈现。撷取这20年中《中国残疾人》杂志的若干封面,正可以观照她的发展历程,其中颇多玩味之处。  相似文献   

2.
读者俱乐部     
[读者来信]《中国女性》编辑们:你们好!我订阅你们的杂志已经好几年了,很喜欢你们的文章。近几年来,杂志的封面风格似乎总在寻求突破,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07年的杂志封面,清新淡雅,每次打开信封看见她。总让我觉得很开心。这次我收到了第3期蔡琴封面的杂志,我本人就非常喜欢听蔡琴的歌,封面很漂亮,蔡琴的故事也很感人。谢谢你们给我们读者提供这么好的精神食粮,你们辛苦了!  相似文献   

3.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本期杂志,是第300期;当您打开这本杂志时,她已经走过了25年。300期,25年,放在历史进程中连一瞬都谈不上,但放在我们这些参与其成长、伴随其进步的同仁们的生命中,却显得特别珍贵。当初创办杂志的人,有的调离了,有的退休了,有的去世了,但杂志依然一期一期每月按时出版面世,不曾停歇。杂志几经改版,从最初的48页,到现在的72  相似文献   

4.
赵和语女,196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残联副理事长。身患恶性肿瘤,她忍受着手术与化疗带来的巨大痛苦投身到工作中,遇到有困难残疾人的各种求助,她总是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从事残疾人工作17年来,她从未认真休息过一个周末,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她把自己的身心全部奉献给了残疾人事业……她的身上燃烧着一名共产党员和残联干部的执着信念和朴素追求,她在残疾人工作中所表现出的敬业精神和对残疾人的无限深情,赢得了残联机关干部  相似文献   

5.
走近杨凌娜     
江宁 《江南警界》2003,(1):12-16
我知道她很早,见到她却很迟。早就听说宁波海曙有位了不起的女刑警,名叫杨凌娜,此女英勇善战、艺高胆大,在刑侦战线上功勋卓著。再后来,她上了《江南警界》杂志2001年3月号的封面,成为“封面故事”——《刚能斩金削玉,柔能拂钟无声》的主人公,而我恰好是该文的发稿编辑。文章中,作者以细腻的笔墨,描述了杨凌娜经历的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案子。我一次又一次地被刑警杨凌娜临危不惧、处惊不变的壮举感动着。  相似文献   

6.
远声  燕文 《黄埔》2008,(3):35-37
1988年6月,《黄埔》杂志创刊,创刊号(图1)封面为蓝色调,孙中山先生像在左上方,右下为黄埔军校大门。封面标注的“1988.6”为年月。内文为48页,有13个栏目,全部使用繁体字排,内文用纸张为低廉的、发暗的书写纸,售价仅为0.55元1本。  相似文献   

7.
在江西省铅山县乡镇人大主席培训班上,县委书记李再青从随身带来的公文包中拿出了一本杂志。那是一本以人民大会堂内景为封面的杂志。杂志封面上竖排着6个醒目的红字——"人大工作’  相似文献   

8.
每当走进残疾人中间,残疾人笑了,她也一起欢笑;残疾人落泪,她也跟着落泪。凡是有益于残疾人的事情,她总是督促早办、快办、办好。为谋划残疾人事业的长远发展,她更是夙兴夜寐、全心投入。她就是河南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陈砚秋。  相似文献   

9.
《中国残疾人》2007,(8):37-37
今年,“牵手互助”曾三期连载了赵庆玲女士的《穿用假肢常见问题指南》。赵女士的《指南》都是她在日常生活中琢磨出的经验。当初,我看见她的文稿时很是兴奋,真是太实用了!后来,赵女士给我打来电话说,她看到杂志也是很兴奋。早时,她记录下这些体会后,许多残疾人朋友都跟她要着看,于是她就试着投来稿件,希望让更多的人看到。于是乎,我俩都兴奋着。  相似文献   

10.
艾诚 《中国残疾人》2014,(10):30-32
郝悦是《中国残疾人》杂志2007年第11期报道过的人物,那个时候,这个刚刚从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毕业的小姑娘已经在志愿助残的道路上奋斗了整整5年。从跨进大学校门开始,她就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身边的残疾人,于是利用业余时间到北京各高校开展手语培训,到福利院救助孤残儿童……渐渐地,一批爱心人士汇聚到她身边,成立了鸿雁助残志愿者服务队。2005年,她被北京市团市委评为“北京市十大志愿者”。如今她供职于北京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帮助弱势群体成为了她一生的事业。  相似文献   

11.
读者俱乐部     
编读往来一封来自安徽省合肥市阿玲朋友的来信:尊敬的编辑老师:你们好我是去年年底结识《中国女性》的,看第一眼就喜欢上她了,年初我与家人商量订阅了这本杂志。当盼望已久的2005午1期的《中国女性》来到手上时,我发现她变了,封面变得更加大气,内容也更成熟有深度,这下《中国女性》更是我们全家老少争相阅读的杂志了。  相似文献   

12.
要闻     
《中国残疾人》2011,(11):10-12
赞扬山大研究中心推动残疾人事业理论研究的贡献张海迪祝贺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10月15日是山东大学110周年华诞,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致信祝贺。海迪主席在信中说,山东是她的故乡,山东大学是她青年时代向往的高等学府,她忘不了山东大学对她的精神鼓励和学业指导。1982年,时任山东大学校长吴富恒先生授予海迪"山东大学荣誉大学生"的称号,1983年,山大的领导和老师们给她送去完整的英语专业教材,1989年,山大邹广文教授利用业余时间给她讲授哲学课程。海迪牢记这一切,坚持刻苦学习,最终获得  相似文献   

13.
于靖园 《小康》2009,(12):96-98
“张艺谋、刘德华、孙红雷”,周媛的目光随着手指在每个人的头像上移动,她迅速读出了这些人的名字,作为一个关注时尚潮流的女孩,她对新潮的东西格外关注,在上地铁前她买下了这本新创刊的《智族GQ》杂志,封面上时尚的“中国新绅士”们以身上穿着的一切标明了自己的身份。  相似文献   

14.
在为数不多的残疾人刊物中,我钟爱《中国残疾人》。我不知道《中国残疾人》创刊的具体日期,但是,她和我相逢相伴已有十七个春秋了。  相似文献   

15.
再接再厉     
《小康》2017,(31)
正最近小康杂志的封面故事很吸引人,很贴合当下时事主题,很有内容,干货很多也很有营养,在小康杂志的阅读中学习到很多东西,希望杂志再接再厉。  相似文献   

16.
学校图书馆里订有《人民论坛》杂志,因为翻看的人多,她的封面比其他的期刊更旧些。我喜欢《人民论坛》,主要是因为她比一般的期刊更有深度,看后能让人有所收获;另一方面就是我今年就要毕业了,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听考上公务员的师兄说看《人民论坛》这样的党刊对考试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做封面女郎是大多数漂亮MM的梦想,然而,MM无穷,封面有限。真正能够笑上街头的,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进入这一世纪,中国街头的杂志,忽如一夜春风来,缤纷封面竞相开,与世界接轨的速度实在令人咋舌。漂亮MM走上封面的频率开始加快,笔者且从众MM中择取几个,看看她们走上封面,与世界接轨的漂亮路数。  相似文献   

18.
在青岛的采访中,我偶然又碰到了老朋友,2004年雅典、2008年北京残奥会冠军吴春苗。我2007年与她认识,那是在上海的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的采访中,当时她正和领跑员进行训练。上海的8月,闷热异常,仅仅是在去训练场的路上我就  相似文献   

19.
《中国残疾人》2008,(2):2-2
过年了。2008绝对是大年。奥运、残奥,改革开放30年、中国残联20年,无论国事还是残疾人事,都足以大书一笔。编前会商定本刊二月号封面,自然要显大年之象。大与小相辅相成,表现小人  相似文献   

20.
"这是谁家的孩子?真可爱!"老作家谢冰心接过我们赠送的一本《中国建设》杂志,她深情地望着封面上那天真活泼的孩子照片,眼睛为之一亮,脸上泛起慈祥的微笑.这位八十七岁的著名文学家时时关心着下一代,保持着一颗不泯的童心.正如她说的:"低头爱抚着身边的孩子,抬头展望着祖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