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十四大开辟了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省上下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坚决贯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经过5年的艰苦奋斗,使全省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提前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1991年的833.30亿元增长到1996年的2647.16亿元,年均增长12%,比1991年前5年6.6%的平均增长速度快5.4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由3门.02亿元…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全省的工业经济效益形势1998年,全省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特大洪涝灾害的影响、市场和资金的制约等困难,在保持工业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工业经济效益形势有所好转。全省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1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94%,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32个百分点,绝对值在全国的排位由1997年的第12位提前到第8位;实现利润为-7.19亿元,比上年减亏39.73%,绝对值在全国的位置前移5位;亏损企业亏损额32.4亿元,比上年减亏8.68%,是全国6个减亏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铁强 《奋斗》2002,(8):12-14
道外区是哈尔滨市中心城区之一,“九五”期间,我区国内生产总值、利税总额、区级财政收入3项主要经济指标分别以年均17.5%、19.8%、16.8%的速度递增,分别高于全市平均增幅5.7、8.5、1个百分点。200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3060万元,比上年增长21.8%;实现利税总额30203万元,比上年增长28.5%;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31035万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15861万元,比上年增长34.3%。  相似文献   

4.
《福建理论学习》2011,(1):F0002-F0002,I0001
农行泉州分行牢固树立“创先争优”意识,在参与海西建设、攻坚“五大战役”、支持地方经济上勇当先锋,至2010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35.06亿,比年初增加72.5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92.68亿元,比年初增加55.47亿元。业绩连年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农行系统前列,实现安全经营无事故。  相似文献   

5.
面对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四川把改善民生摆在全省工作首位,着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省经济呈现止滑回升、向好发展的势头。2009年前三季度,全省GDP增长13.5%;捉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7%。1—10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4%,进出口总额是全国实现正增长的两个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6.
省农行党组加强对全省农村信用合作工作的领导,加大农村金融改革的力度,瞄准脐身全国农金七强目标,务实创新,真抓实干,使全省信用合作工作实现艰难的一跃.登上了新台阶:资金实力实现了大跨步的增长。各项存款和股金达179.4亿元,比年初净增50.5亿元,完成了年计划的18.9%,创历史最好水平,增量增幅居全省各家金融机构之首。其中个人储蓄达142.3亿元,比年初净增40.2亿元。存款、股金、自有资金三项合计已达199.2亿元.资金实力在全省各家金融机构中名列前茅。经济效益实现了大幅度的提高。全省信用社实现盈余达9447万元,比…  相似文献   

7.
历史注定要把1997年浓墨重彩地写在湖南轻工业的发展史册上。这一年,全省轻工业总产值220亿元,比改革开放之初增长了2.4倍,创造了湖南轻工业前所未有的最高水平。全行业实现利税6.5亿元,盈亏相抵实现利润1.10亿元,扭转了连续多年的净亏损局面。历经艰辛,徘徊在低速低效运行中的湖南轻工业,终于在;临近世纪末向全省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在省轻工集团总公司一间简陋的办公室中,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了陈保民总经理,这位全省轻工行业的“最高司令官”,“戎马倥偬”之余,显出十分的随和、坚定与风趣。听他介绍湖南轻工业的中兴…  相似文献   

8.
十四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努力贯彻实施党的改革开放方针,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从而使全省对外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对外贸易持续增长(一)进出口贸易总体水平提高。1992-1996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132.6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92.85亿美元,进口,总额39.79亿美元,分别比前5年增长1.8倍、1.5倍和3倍。1996年我省开始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对外贸易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进出口总额为32.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1%,比全国平均增长水平高6.9个百分点。(二)大外贸格局初步形成。近几年,在中央、省属外贸企业稳…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省政治经济形势很好。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奋努力,以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工作,喜迎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上半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4731亿元,比去年增长11.2%。1—8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2%;企业实现利税和利润分别增长10.42%和10.37%;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4.4%;对外贸易增长1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40.9%。  相似文献   

10.
宋文豹 《学习月刊》2010,(10):61-62
2009年,宜都市紧紧围绕“在全省率先进入全国‘百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逆势而上调结构,加快步伐促转型,全市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发展提速、产业提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的良好局面。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7.9%:规模工业总产值224.8亿元.增长56.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4亿元.增长57.8%:财政总收入完成11.4亿元,增长2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16元。  相似文献   

11.
高占国 《奋斗》2006,(9):14-15
近年来,黑龙江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缓解“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全省共转移农村劳动力402万人,比上年增长10.6%;劳务收入达到129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农民人均劳务收入71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2%。今年上半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40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其中,向省外转移102万人,向境外转移13.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52%。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2.
1999年4月,江泽民总书记亲临宜宾视察,挥毫题词“走改革之路,建美好宜宾”。两年来,全市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地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题词为指针,矢志不渝地把建设美好宜宾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把改革作为统揽各项工作的动力,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有力地推动了宜宾经济快速、高效、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000年,全市GDP比上年增长12.5%增幅名列全省第一。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5%,粮食生产增幅连续6年名列全省前列;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84元,比上年增加102元;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达标,全市…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宁波市的物价形势与全省、全国一样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价格总水平持续走低。1-8月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98.1,比去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0.5,仅比去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分别比去年同期涨幅回落31和4.2个百分点,在全国36个大中城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6128.6元,比上年增加1041.7元、增长20.5%,增速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增收幅度是1997年以来最大的。  相似文献   

15.
2003年8月2日,淮南市第一次提出要建设“亿吨煤基地”、“华东火电基地”、“煤化工基地”,即倍受关注的“三大基地”。淮南缘何做出这样的决定呢? 从2000年开始,淮南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经济发展开始“复苏”,但与淮南市委、市政府所希望的能够挺立在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排行前列的愿望, 仍然有一大截距离。以2003年上半年为例,淮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是合肥、芜湖、马鞍山的32.4%、45.9%和 58.9%,增速位居全省12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5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居全省第12位。  相似文献   

16.
岁末年初,我省水利系统传来捷报:2007年,全省完成水利水电投资103.2亿元,比2006年增加29.7亿元,增长40.4%,实现了“十一五”时期我省水利建设的良好开局。众所周知,云南是一个落后的山区农业省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相似文献   

17.
过去5年,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盘锦市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经济总量有了很大提升,特别是工业经济在困境中连续3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到“十一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948亿元,同比增长57.4%,比“十一五”初的25.2%提高了32.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37.1亿元,同比增加57.2亿元,  相似文献   

18.
去年以来,我省市场物价涨幅过高的问题十分突出。与上年相比,1994年全省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24.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涨幅位居全国第3位;今年元、2、3月,全省物价涨幅较去年12月虽然出现回落,但仍位居全国第2位或第1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个、6.1个,4  相似文献   

19.
壮大“3+5”城市群.既是湖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认识成果,也是湖南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布局。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发展,就全省14个市州来看,“3”要发展,“5”要发展,“6”也要发展,但必须是优势互补的错位发展,是以“3”为龙头、“5”为拓展面、“6”为联动力的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八五”时期我省城市建设进程加速“八五”时期,全省城市数由1990年的26个增加为1995年的28个,其中地级市11个,县级市17个。城市建设投资增长的速度与规模是历史上最快最大的,全省城市市区国有和城镇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年累计达630.7亿元,年均递增22.8%。城市面貌发生了令人鼓舞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规模加速扩展。5年间,全省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90年的528平方公里增加到1995年的69O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1990年的148762万人增至1995年的1958.10万人,年均递增56%;非农业人p数由1990年的525.14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