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开始从整体上进入社会转型时期。从社会运行的角度分析,中国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由恶性运行向中性运行,并进而向良性运行阶段转化的过程。从社会转型的主体内容分析,中国社会转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以经济改革为主体的阶段、以社会改革为主体的阶段和以政治改革为主体的阶段。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以社会改革为主体的阶段,这是中国迈向现代社会不可或缺、至为重要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阶段性的演进。从新中国成立到目前,已经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两次社会转型。三大历史发展阶段就是:新民主主义、中国传统模式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社会转型是指随着民主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型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质上是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的转变。第二次社会转型是指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转型,从中国传统模式社会主义转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是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社会、从人治转向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3.
中国政府的铸“型”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杰 《新长征》2008,(5):18-20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的改革开放至今已整整30年。30年后回眸,中国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同时,政府也先后经历了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政府、从制定计划的政府向市场引导的政府、从围绕权力运转的政府向为社会服务的政府、从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等模式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是30年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新阶段我国改革继续深化、社会全面发展所依托的一个重要背景。  相似文献   

4.
《当代党员》2012,(2):16-17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多重社会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乡村社会向都市社会转型,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从同质社会向多元化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5.
理论广角     
关于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目前学术界的观点主要有:“关键阶段论”。认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的关键阶段。从国际经验看,这个阶段既是发展黄金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社会转型论”。认为和谐社会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通常伴随的不稳定这一特定现状而言的。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一时期是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结构最不稳定期,使社会运行不顺畅。“问题依据论”。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主要是我国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领域都遇到了许多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比如城乡差…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与社会矛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的社会转型属于经济主导型发展模式,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保持了长期的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配套改革显得相对滞后。改革所带来的大量社会矛盾没有及时得到有效化解,当前改革的后发症已显端倪,改革本身也迅速从突飞猛进期进入攻坚期。进入21世纪,社会稳定问题变得较为突出,社会矛盾潜流暗动,形势错综复杂,这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并加以深入研究。一、转型期社会矛盾分类考察1、经济领域矛盾:利益分化与群体冲突经济矛盾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由于利益分化而导致的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的冲突是…  相似文献   

7.
洪业应 《世纪桥》2012,(19):143-145
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中国社会更是进入了另一个全面转型的开端。然在经历了全面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提出后,中国农村社会正在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的转型变革。本文将从新时期环境视角下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转型与变迁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转型与变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理念层面和社会"安全阀"机制的构建等方面提出有序促进农村社会转型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改革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有专家指出,改革开放30年的重大变化,集中表现在中国已实现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的历史转变。这个历史性转变的基本背景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就是说,市场化改革实现是中国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高度附属于计划经济体制,具有平均主义的价值取向是一种以单位身份为基础的社会等级制度,也是一种城乡二元结构化的制度设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理念、制度框架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思路,应当是从简单的模仿学习向应对本国的社会风险和解决社会问题发展,从经济发展的单一制度目标向经济—政治—社会多元目标发展,从国家主体向国家—市场—家庭等多元主体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主题。中国自1840年便开始由农业文明向_工业文明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又开始向知识文明迈进。可到现在社会转型还没有彻底完成,究其原因在于社会转型不单纯是物质结构和政治制度的变革,它更是深层次的文化选择,需要实现文化转型。所谓文化转型,是指选择主体在多种文化的相互碰撞和交流中,解答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创新思想旗帜,明确文化前进方向,择定社会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活动与过程,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核心和关键。如何实现文化转型,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且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段晓光 《理论学刊》2003,(1):111-113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进入社会的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 ,贫困的发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本文从八个方面对这些特点进行了描述 ,并作了简要的分析。其目的在于提高反贫困的自觉性和针对性 ,尽量平稳地完成我国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个时期,我国继续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四个阶段性特征:一是发展任务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为“经济、社会并举”;二是发展导向从经济总量增长转为国民收入增加;三是发展方式从投资主导转为消费主导;四是发展阶段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转为工业现代化加速阶段。  相似文献   

13.
乡村治理是考察中国共产党辉煌历程的重要切口.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引领乡村治理的过程演进,始终在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结构框架内展开,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动.以改革开放为时间标识,可以将这个由现代化催动的历史进程分成前后延承的两大时段:前一时段侧重于解决国家政权建设的时代命题,并呈现为从政党下乡局部实践到总体治理逐步打造的路向...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整体转型速度的渐次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度发展,我国社区建设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并取得巨大成就。当前,我国社区建设呈现出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向,即社区发展将呈现渐次推进的梯度格局,政府将由直接参与、推动转为引导、协助社区建设,社区自治组织和民间组织的能力和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社区居民将由"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社区服务将进入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主的内涵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头二十年,江西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机遇。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这是江西大发展机遇的宏观背景;我国改革的新突破,为江西提供了大发展机遇的制度保证;我国亟待建立新的经济增长核心,是江西大发展的战略良机;而丰富的资源、低成本和区域优势,是江西大发展机遇的有利条件。我们要把握和利用好孕育着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通过大机遇促进江西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30年,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解放思想实现伟大觉醒的30年.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继往开来不断地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改革开放30年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路标.  相似文献   

17.
利用帕森斯行动系统论,从我国权力运行模式内在弊端,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价值观转变以及法律体系的不完善等方面入手,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探析我国权力腐败日益严重的根源,从而对防治腐败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十二五”期间,要实现“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需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积极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发展;加快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社区在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城市社区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作为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南京鼓楼区在社区建设中以其突出的特点,为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运行机制及模式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及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特殊的作用。在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正面临着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和党自身状况变化的严峻挑战,需要解决西方文化强势传播与文化民族化、本土化的冲突等矛盾。为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在全社会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