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战争与和平"问题是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始终高度关注和思考的事关国家安危全局的战略问题。在新近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一书中,约有40多篇文稿程度不同地论述了战争与和平问题,包括战争与和平是对立统一的,要和平不要战争,争取比较长的和平时间是可能的,爆发世界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如果战争无法阻止我们也不惧怕,全世界人民应共同反对帝国主义等重要观点,对于我们正确判断世界形势、有效遏制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此原文发表李尔重同志于1985年9月20日写成的《我为什么写〈新战争与和平〉》一文。当时,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 当今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趋势如何?尔重同志以一个革命老战士的忠诚与敏锐,以一个人民作家的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了有力的回答让我们从他的这篇文章以及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长篇小说《新战争与和平》中汲取信心、勇气和力量吧。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对当代国际形势呈现的新情况、新特点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观察和分析 ,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远见卓识的重要思想理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带有全球性、战略性和关系全局的突出问题 ;战争危险虽然存在 ,但世界大战可以推迟和避免 ,世界仍不安宁 ,霸权主义是构成世界和平的新威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最好方式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的国策等  相似文献   

4.
托夫勒在《未来的战争》一书中,从新的视角分析和预测了当今及未来有关战争与和平的诸多问题,提出了现代文明冲突根源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知识是未来军队战斗力的核心资源和知识可以成为未来维护和平的因素等重要论断,但他把战争限制在不同文明之间的“民主和平论”、把知识视为未来战争的源泉和主权观上的“西方中心论”,则是片面的和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本刊创始人宋庆龄(孙中山夫人)诞辰一百周年(1993年1月27日),发扬她竭诚为和平与儿童福利事业服务的可贵精神,增进中外的了解与友谊,《今日中国》杂志社与上海锦江集团合作举办“锦江杯”中外摄影比赛。一、主题与内容: 主题:为了和平与儿童。内容:为了下一代的幸福,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反映在和平阳光下,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和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战争阴影和灾害威协下的少年儿童的艰难生活; 面向21世纪,中外社会、学校、家庭对下一代的关怀、爱护、培养;  相似文献   

6.
论江泽民的战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战争存在的社会条件、经济基础、政治内容、文化科技背景的深刻变化,战争的动因、形态、地位、战争力量的构成、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战争与和平的关系等都表现出新的特点。面对种种变化,江泽民与时俱进地发展了毛泽东的战争观,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见解。  相似文献   

7.
<正> 《新战争与和平》是当今众多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作品中一部引人注目的佳作。这部多卷体长篇巨构(共分六部,已出五部),从历史唯物主义高视点对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作了全息性审美观照,弘扬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维护和平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同时,也表现出对战争文化的深邃思考、对史诗意识的深刻把握和对美学品格的深挚追求。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6,(3)
正《生存与命运》瓦西里·格罗斯曼中信出版集团定价:98.00元前苏联作家瓦西里·格罗斯曼,在中国并非妇孺皆知。他的伟大作品《生存与命运》,很多人可能也并没有将其列到名著之列。但是,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严永兴却赞其为"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相似文献   

9.
孙冬雪 《两岸关系》2008,(12):64-65
凝聚客家亲情,弘扬客家文化。 由国务院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福建省台办和龙岩市委、市政府主办,龙岩市台办、闽西客家联谊会、龙岩市客家文化研究会、龙岩学院客家学研究中心承办的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于11月13日至15日在福建省龙岩市成功举办。研讨会以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互动为主题,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10.
《人权》2001,(1)
格劳秀斯(Hugo Grotius,1583-1645):17世纪荷兰法学家、政治家、外交家和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有:《论海上自由》(1609)、《捕获法》和《战争与和平法》(1625)。 格劳秀斯信奉自然法理论,认  相似文献   

11.
作为日本侵华战争时期重要的时事摄影期刊,《支那战线写真》记录了1934年至1941年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华战争中的具体军事战线、战役和战况。《写真》在营造中国妇女、儿童与"解放者"日本军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中日两国妇女、儿童互帮互助等生活场景方面费尽心机。日本军国主义者利用妇女儿童特定的性别年龄符号虚构和平友好场景,营造舆论攻势,为其发动侵略战争涂脂抹粉,但是最终仍旧不能挽回其失败的命运。《写真》等时事摄影期刊上刊登的炫耀武力、破坏和平的照片,反而为后人留下了难得的历史证据,使日本军国主义者不得不接受历史的公正审判。《写真》还呈现出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跨国、跨文化性别关系的别样图景。  相似文献   

12.
《友声》2005,(6):8-9
昨天, 六十年前,我们作为军人,亲历了一场世界大战; 今天, 六十年后,我们作为幸存者,是那场战争的最后见证人; 明天, 为了子孙后代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郑重留言: 热爱生活,珍惜和平。 ——《北京和平宣言》  相似文献   

13.
科学分析国际形势,正确判断战争与和平的发展趋势,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制定战略决策的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正确分析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对战争与和平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和论断,为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和我军战略指导思想转变提供了重要依据,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 一、时代特征的新概括: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根据世界上存在着三大矛盾,提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理论,认为战争与革命是当时国际政治的主要内容和时代的基本特征。这一理论在很长  相似文献   

14.
<正> 当前,伊拉克、朝鲜问题成为世界各国关心和平与战争问题的焦点。《观察与思考》发表张昆生同志撰写的《老美为何打伊不打朝》,《世界不太平的背后》两文,对这一焦点问题的现状、背景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作了精辟的论述和分析,读后很受启发。下面也谈一点看法。由于布什政府的作梗,使伊拉克和  相似文献   

15.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但影响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依然存在 ;2 1世纪人类社会还将面临战争的严峻考验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所作的战略判断 ,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提供了前瞻性指导。  相似文献   

16.
"和平共处"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和谐世界"是"和平共处"思想的新发展。这一思想最初作为一种策略,来自于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并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从被动的策略到积极的策略,从积极的策略到策略与战略相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罗成翼  黄秋生 《求索》2012,(1):79-81
作为20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国际关系学家,雷蒙.阿隆(Raymond Aron,1905-1983)在《和平与战争:一种国际关系理论》一书中,详细列举了核战争的鹿特丹型、有限报复型、传统战争型、弱国威胁型、毫无顾忌型和终极灭绝型等六大类型,全面探讨了核战争的开战正义与交战正义,深入分析了核时代国际政治道德核心——审慎。  相似文献   

18.
关键词     
《台声》2015,(18)
<正>纪念抗战胜利今年是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70周年。近日,包括论坛、展览等在内的多场纪念活动在台举办。9月9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学术论坛暨《中国抗日战争真相》新书发表会"和"从战争到和平: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七十周年纪念特展"分别在台北举办。  相似文献   

19.
陈筠 《两岸关系》2008,(11):F0004-F0004
11月13日至15日,由国合办《两岸关系》杂志社、福建省合办、龙岩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客家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研讨会”在福建龙岩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近200名客属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就客家文化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精神价值,客家文化与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闽合客家文化渊源、传承与发展,客家文化与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等主题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之初,时刻面临着国外势力干涉以及蒋家王朝颠覆政权的威胁,年轻的共和国只能选择与热爱和平与民主的国家站在一起,维护新生的人民政权。这完全符合新中国巩固与发展的要求,也符合中国政府与人民维护和平、反对帝国主义以及殖民主义战争的意愿。这一时期奉行革命的和平外交只是一种策略,目的则是为了促进世界和平,制止战争的爆发,捍卫新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