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初主要从事单纯本外币兑换业务的“地下钱庄”,目前已发展成为为洗钱犯罪提供流动性服务的市场化金融平台,是国内庞大地下财富流失的主渠道。据估计,我国每年通过“地下钱庄”“洗”出去的黑钱至少高达2000亿元人民币,占我国GDP的2%,其中,走私收入洗黑钱约为700亿元人民币, 官员腐败收入洗黑钱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其余的是一些外资企业和一些私营企业将收入转移到境外,以逃避国家监管和税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洗钱罪的立法背景 1979年在制定刑法时,由于当时实行计划经济,国家对金融活动实行严格的监管,未发现洗钱活动,因此,1979年刑法未规定洗钱罪。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和金融领域的逐渐开放,我国开始出现了洗钱活动,而且发展、蔓延速度非常快,不仅洗钱案件增多,而且洗钱犯罪活动的范围、手段也在不断变化。据相关报道.我困“围内每年仅透过地下钱庄外流出境的黑钱即高达2000亿元人民币,整个数字大体相当于2001年我国的对外贸易顺差(225亿美元)”中国的“资本外逃”数额居世界第四位,仅次于委内瑞拉、墨西哥和阿根廷。  相似文献   

3.
洗钱作为一个全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全球经济的正 常发展。有人甚至将洗钱列为外汇、石油之外的世界第三大 "商业"活动。在我国,洗钱这种犯罪现象开始于20世纪80年 代,特别是近10年,洗钱犯罪不断发展并出现严重化趋势。据 《亚洲周刊》透露,中国大陆每年通过地下钱庄洗出去的黑钱 至少高达2000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占2001年中国大陆国内 生产总值95533亿元的2%,几乎相当于225亿美元的全年对外 贸易顺差。因此,尽快完善我国的反洗钱机制,加大对洗钱犯 罪的打击力度,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万亿保险市场惹得境外保险公司眼馋,近10年来一些境外保险公司未经批准非法侵入内地市场,每年“抢单”超百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5.
中国反洗钱法律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雷  师永彦 《法人》2005,(3):54-5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全球每年非法洗钱的数额在1.5万亿到3万亿美元之间,约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GDP)的2%至5%。亚洲开发银行保守评估认为,中国洗钱数量每年不少于2000亿元人民币,约占到中国GDP的2%左右。遏制洗钱活动已经成为国家稳定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我国在反洗钱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囿于经验和实践,尚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国反洗钱工作还存在法律和制度建设方面的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试述掩饰、隐瞒出售毒品所得财物的非法性质和来源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洗钱”活动在国际贩毒集团的走私贩毒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所谓“洗钱”,就是使毒品交易等牟取的“黑钱”通过金融中转等手段变成合法收入的活动.进行毒品犯罪活动,都是为了牟取巨额利润,如没有“洗钱”这个程序,贩毒集团就不能把走私贩毒的利润拿到手,其贩毒活动也就失去了作用.为了彻底剥夺犯罪分子的所有违法收益,打击“洗钱”活动,《联合国  相似文献   

7.
金融机构反洗钱的数据挖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开发银行评估我国洗钱数量每年不少于2000亿元人民币,约占我国GDP的2%。金融机构客观上最容易成为洗钱活动的主渠道,金融机构掌握先进的反洗钱技术十分重要。解决洗钱问题的技术难点在于:海量的数据操作、众多离散的系统、过去缺乏对支付的控制以及事后分析与预先分析系统的割裂,为此,急需建立并完善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数据  相似文献   

8.
洗钱犯罪是一种新型的犯罪,它掩饰、隐瞒了黑钱的性质和来源,保有和使用了犯罪所得及其收益,干扰了司法机关查处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和走私犯罪的活动。我国洗钱犯罪增多的原因,既有国内的原因,也有境外的原因。认定洗钱犯罪,要注意把握洗钱罪的四大特征,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要采取切实有效的侦查对策,制止和打击洗钱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单独规定了一个新的罪名:冼钱罪,该罪名在我国刑法典中尚属首次出现。鉴于人们对洗钱罪的认识还比较陌生,本文试图就洗钱犯罪简要概述。一、洗钱犯罪的概念洗钱一词是英文“Money Laundering”的译名,字面意思是“钱(货币)的漂洗”,它是人们对“黑钱”(违法犯罪所得)“洗  相似文献   

10.
洗钱(Money Laundering)一词于本世纪20年代初期最先在美国使用,它是指隐满犯罪收益并将该收益伪装起来使之看起来合法的活动及其过程.由于将犯罪收益称为“赃钱”、“黑钱”,对犯罪收益进行清洗,使之披上合法外衣的活动就称之为洗钱.洗钱是许多犯罪活动的派生物,是从许多“上游犯罪”衍生  相似文献   

11.
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黑手党一个金融专家购买了一台投币洗衣机,开了一个洗衣店。每天晚上结算当天洗衣收入时,他将非法所得的赃款加入其中,再向税务局申报纳税,税后款就全部成了他的合法收入,由此而出现一个“洗钱”的名词。被专家称为“隐形经济”的洗钱活动,20世纪80年代登陆中国,近10余年来,这种现象不断发展,并出现严重化的趋势。有资料显示,中国每年洗出黑钱2000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周内生产总值的2%,国家每年因此受到财政损失高达近个亿元。洗钱已向中国经济发出了挑战,已到了非反不可,非打不行的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12.
毒品犯罪的法律适用──简析关于执行《关于禁毒的决定》的司法解释(下)郭群,熊选国关于掩饰、隐瞒毒赃性质、来源罪掩饰、隐瞒出售毒品获得财物的非法性质和来源,主要是指目前国际毒品犯罪中危害严重的“洗钱”行为。“洗钱”一般是指将毒品犯罪所得的“黑钱”通过银...  相似文献   

13.
毒品犯罪的“洗钱”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毒品交易尤其国际贩运的巨大利润驱使贩毒集团及贩毒分子们施展各种手段,不惜挺而走险。在全世界毒品每年交易额达5000亿美元以上的交易额中,纯利润约占五分之一,即1000亿美元。由于毒品交易为非法,毒品贩运属走私,所以如何得到并持有这一巨大的毒品收益,对于贩毒者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罪恶的毒资“洗钱”活动,便由此而兴起,其形式多样,冲击着各国的金融机构,造成了新的犯罪和社会问题。 一、“洗钱”——毒品交易的怪胎 用于毒品交易的费用,即毒资,其本身具有四大特征:一是以流动资金为存在形式,在现实中多数表现为现金或支票交易:一是其非法性质,必须采取隐秘方式,俗称“黑钱”:三是数额巨  相似文献   

14.
我国行政性规范预防洗钱活动之现状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萍 《犯罪研究》2002,(3):29-34
洗钱是指隐瞒犯罪收益并将该收益伪装起来使之看起来合法的一种活动和过程。洗钱犯罪具有隐秘性,没有人确切地知道每年究竟有多少数额的金钱被清洗。联合国在1987年估计每年全球范围的毒品交易的价值高达3000亿美元。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the 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在1990年2月6日的报告中对洗钱的范围也进行了估算。它估计每年在美国和欧洲的可卡因、海洛因和大麻的总价值大约有1220亿美元,其中50%到70%,约850亿美元的脏款被清洗或再投资。然而这种方法是基于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袁晓彬 《政府法制》2014,(34):51-51
近日,媒体称前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家中搜查发现现金折合人民币2亿余元,现代贪官在藏钱上煞费苦心,殊不知在古代,贪官们的洗钱方式早就炉火纯青. 买卖古玩当洗钱中介 在晚清的琉璃厂,一些古董店的老板专门充当官员行贿、受贿的桥梁,也就是“洗钱”中介.  相似文献   

16.
人称“中国烟草大王”的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玉溪卷烟厂厂长褚时健,利用职权,疯狂吞噬国家、集体财产,贪污、受贿数额特别巨大,被检察机关依法立案侦查。诸时健案件再次向人们敲响警钟:警惕话时健式的“富届阔方丈”。应该承认,玉溪卷烟厂的固定资产从1978年的几千万元发展到1996年的70亿元人民币,每年创利税近200个亿,“红塔山”品牌价值高达332亿元人民币,多年保持同行业装备技术水平、出口创汇、利税等7个第一,该厂今日的辉煌业绩和话时值的努力密切相关。他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全国十位改革风云…  相似文献   

17.
洗钱浊流     
《法治与社会》2006,(8):4-6
上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以阿里&#183;卡彭为首的黑帮组织称霸一方。为了掩饰通过赌博、走私、勒索等“赚取”的暴利,该黑帮“财务总管”开办了一家洗衣店,每天歇业后计算当日洗衣收入时,将黑钱混入其中,再向税务部门申报纳税,税后所得则摇身变成了合法收入。 洗衣店中隐藏的黑色秘密,衍生出了一个新的犯罪名词——“洗钱”。相对于这个极为形象的洗钱故事,犯罪学意义上的洗钱概念是:采用各种手段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以使犯罪所得表面合法化。 洗钱,这一起源于芝加哥黑帮洗衣店的犯罪新词,在短短数十年时间里,已蔓延成侵蚀世界的犯罪浊流。  相似文献   

18.
国际社会反洗钱一直以来都是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的,即一方面通过修改刑事立法将洗钱行为确立为犯罪并追究刑事责任,另一方面通过制定与修改金融行政监管立法与加强金融监管执法,对有可能为“黑钱”提供转移、转换、转让渠道的相关行业与职业领域中的经营主体施加越来越严格的反洗钱义务,促使他们配合执法机关,预防洗钱发生。我国反  相似文献   

19.
洗钱罪初探     
一、国外对洗钱犯罪的认识万立法近几十年来,伴随走私、贩毒、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恶性犯罪的肆虐,洗钱犯罪活动在世界范围内日益猖狐,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为有效预防和打击洗钱,越来越多的国家或颁布专门法令或修改刑法典,加大打击力度。同时,广泛的、多层面的国际合作也在积极开展。洗钱是指犯罪分子将走私、贩毒等犯罪所获得的"黑钱"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运作,使"黑钱"变成合法收入而重新进入流通领域的行为。洗钱犯罪活动之所以受到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重视,在于它极大的社会危害性。首先,洗钱为犯罪者安…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被法院判处极刑的广东省化州市委原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曾胜的犯罪过程很特别,有一点值得一提,即其索贿受贿捞取的数百万元黑钱中,有超过一百万元的黑钱是在组织上审查其问题、上级领导找其谈话后捞取的.这实在是有点异乎寻常.古往今来,在世上捞足黑钱者,大抵有两种选择:一类是金盆洗手、弃恶从善;一类是伸手不止,为恶至死.曾胜就是后一种人.他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死到临头仍伸手的贪婪成性的愚蠢之徒,其索贿受贿捞黑钱之疯狂,就像马克思当年形客某些“资本”一样,有巨额利润,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这种人的愚蠢就在于,只知爱钱不知爱身.曾胜之辈捞黑钱何以如此胆大,不能自己呢?从有关报道看,恐怕就在于他自恃有一个近似“护身符”的“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