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华民族凝聚力与社会和谐程度之间成正比例关系,互相渗透且密不可分.核心群体的吸引力是提升社会和谐程度的关键,社会群体之间的亲和力是提升社会和谐程度的基础,遏制民族离散力是提升社会和谐程度的保证.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凝聚力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只有大力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才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民族凝聚力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一种精神力量,民族凝聚力的强弱会对和谐社会的各个层面产生一定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当前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面临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挑战.本文力图在进一步提升民族凝聚力的基础上,通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创新权力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凝聚力与社会和谐程度之间成正比例关系,互相渗透且密不可分。核心群体的吸引力是提升社会和谐程度的关键,社会群体之间的亲和力是提升社会和谐程度的基础,遏制民族离散力是提升社会和谐程度的保证。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凝聚力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只有大力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才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构建上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精神当代构建的实践基础:顺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与要求,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创新精神、竞争精神等是中华民族精神当代构建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功能: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为和谐社会提供价值导向、为和谐社会提供文化支撑、为和谐社会增强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5.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要把实施凝聚力工程作为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要把实施凝聚力工程与统一战线各项工作有机统一起来;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把凝聚力工程不断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6.
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是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结构、功能,深入研究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努力探索统一战线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作贡献的途径,对于巩固、发展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应主要通过以下四条途径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发挥重要作用:1.以多党合作制度为载体,团结凝聚各种社会政治力量;2.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夯实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3.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为中华民族复兴不断增添新力量;4.加强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与大陆的团结,增强他们对祖国的向心力。  相似文献   

7.
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诚信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立身之本、立业之本,也是立国之本。它是民族成员之间产生亲和力的基础,是建立和谐民族关系的基本准则,执政党和政府的诚信能增强民族成员的向心力。因此,诚信友爱是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坚实的政治保障,又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挖掘、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0.
统一战线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都集中到一点,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是凝聚中华民族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主要形式和手段,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出发点与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