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君贵 《学理论》2012,(27):208-209
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的分析,给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主导价值取向,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区别,系统设计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6)
在推进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时期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情况下,面向国家和社会的重大战略需求,高校要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业人才。本文结合实际提出,要以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为契机,正视专业学位硕士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完善培养模式并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马强  刘锋 《学理论》2013,(29):349-351
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在应届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将日益增多,由于他们社会认可度偏低、学习动机相对缺乏、心理素质欠佳、价值观更加多元化等因素,导致他们的思想教育显得多样与紧迫。紧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脉搏,针对性地从认知、就业、资助、日常管理等措施改进全日制专业研究生思想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杨月伟  石凤伟 《学理论》2012,(28):209-210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是农业推广硕士领域较新发展的领域,旨在培养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鉴于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的要求,细观我国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学位研究生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探讨该专业研究生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的建设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36)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改革需要致力于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协同培养,通过建立"学科—企业—导师—研究生"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培养体系,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为抓手,通过课程与实验体系和"双导师"制度建设,规范专业学位评价体系和标准,实行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和评选,建立服务平台等措施,加强过程管理,全面落实确保产学研联合培养长期、稳定、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昊 《学理论》2013,(30):300-301
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起步晚,规模小。以会计硕士为例,探讨了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在培养目标、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和质量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9,(11)
经济社会发展使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变得更加重要。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有一定机遇:满足地方人才发展的需要;集中资源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能提高办学层次;化解工作、生活与学习的冲突;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创新人才培养。此外,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面临一定挑战:需要创新有本地特色的培养方案;高校转型期背景下如何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衔接问题。必须应对好这些挑战,从而积极发展专业研究生学位教育。  相似文献   

8.
梁莹 《学理论》2012,(35):253-254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保证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从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的角度,阐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质量保障的特点,并结合实践案例论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生源质量保障的措施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白君贵 《学理论》2012,(26):166-167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构建质量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其原则是:突出的导向性,代表性和完备性,可操作性,可行性与层次性,动态性。  相似文献   

10.
陈宇 《学理论》2010,(17):181-182
当前,研究生培养在全国党校系统中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大量的教学管理实践证明,有效的管理机制是确保党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采取灵活自主的研修方式;实行学分制;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完善和加强导师制等,均为优化管理体制,提高党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蒋明  杨文选 《学理论》2012,(24):206-207
针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要求,解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和本质,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从程序、过程、资源和组织结构四个要素提出构建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点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对全日制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目前在管理类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学术论文质量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全日制管理类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即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调整培养方案;实施个性培养与弹性学制;加强导师指导力度;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建立多元化的质量标准,健全评估制度,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培养。  相似文献   

13.
杨军伟  李卫东 《学理论》2010,(21):299-299,30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的方案进行比较,着重对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认为全日制体育硕士课程设置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实践突出、内容恰当。  相似文献   

14.
何英惠  王子怡  李媛 《学理论》2011,(32):221-222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较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实习是实现上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由于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学校管理及学校学情的影响,使教育硕士专业的教育实习活动变得复杂起来,并且影响着教育实习的质量和水平。提高教育硕士教育实习质量的对策有四:加强教育硕士实习的管理;提高教育硕士全面掌握教材的能力;重视教育硕士标本研究;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教育硕士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英文原著教材在研究生专业课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英文原著教材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研究生专业学位课教学中应用,立足于以研究生的发展为本,提出了用英文原著教学以“用英语学会知识”与“用英语表达知识”为双重目标;分析了英文原著教材在研究生专业学位课教学中应用的优势;探讨了英文原著教材在研究生学位课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对策;最后,通过几年来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关于今后英文原著在研究生专业课教学应用上的要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在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中也逐渐提升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重视。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在研究生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影响到专业硕士教育的质量。也使得在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时出现许多难点,本文试图找出这些难点并提出相应破解策略,以期为加强新时期研究生的教育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9,(12)
专业学位较之学术学位有很大的差异,其旨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更加注重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但对于各高校而言,紧靠自身的实验条件和经费很难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均衡发展,基于此,采取校企协同培养的模式,这样既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又能构建更好的产学研平台,实现校企双赢。但是目前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政府、高校和企业角度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29)
研究生扩招、跨学科招生以及导师队伍不足等现象,给研究生培养带来一系列问题,为了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各高校在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改革,高校之间、高校与研究院所之间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是一种趋势。为此,提出对策如下:要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完善管理监督制度;实行双导师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08,(1):F0002-F0002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拥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理论(行政管理方向)、国民经济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七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经国家批准.从2004年开始招收攻读全日制硕士学位的研究生,2007年7月首届毕业生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目前在校硕士研究生52名。学校努力建构合理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行导师与学生“一对一”培养的方案,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及其成果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黄良仙  顾玲  安秋凤 《学理论》2011,(11):327-328
本科生导师制是完善新时期因材施教、关注人文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融教学改革和学生培养于一体的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结合作者担任本科生导师几年来的经验,指出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