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29年4月(一说1931年秋天),毛泽东率红四军从井冈山突围,转战赣南闽西.一路上风餐露宿、疲惫不堪地来到江西兴国县.中共兴国县负责人陈奇涵、胡灿等凑钱请毛泽东打牙祭,吃兴国县的蒸笼粉鱼.  相似文献   

2.
更正     
1929年4月(一说1931年秋天),毛泽东率红四军从井冈山突围,转战赣南闽西.一路上风餐露宿、疲惫不堪地来到江西兴国县.中共兴国县负责人陈奇涵、胡灿等凑钱请毛泽东打牙祭,吃兴国县的蒸笼粉鱼.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共和国地少人稠,资源匮乏.总面积587.6平方公里,仅为兴国县的18.3%;总人口420万,却是兴国县的6倍.然而只用了40年的时间,其首都新加坡市就发展成为一座举世公认的"伟大而卓越的城市",它的建设"花园城市"的成功经验,具有十分宝贵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兴国县是全国闻名的将军县、红军县、烈士县和苏区模范县.在县城建设中,兴国县以规划为先导,立足优势,突出特色,按照弘扬先进文化的要求,用美学规律塑造县城,并强化措施落实,使县城建设充分继承了传统文化,体现了自然特色和现代文明,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实现了地方特色和城市美的相互辉映.……  相似文献   

5.
陈赛 《党史博览》2021,(11):28-31
1931年11月,李富春到达中央苏区,不久被苏区中央局任命为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江西省委机关最初设在兴国县牛坑塘李家祠堂,李富春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整整一年.在这一年里,李富春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把兴国县建设成为闻名中央苏区的模范县.毛泽东曾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称赞道:"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这"第一等的工作"包含着李富春倾注的大量心血.  相似文献   

6.
65年前,在江西省兴国县流行着一首山歌:“哎呀来!要想工农大翻身,必须壮大俺红军.红军就是子弟兵,同志哥,快快报名当红军.”1932年发展红军时,兴国县要组织一个“模范师”,各乡都积极组织青少年报名.报名时,一边组织人敲锣打鼓,一边有女青年唱着这首山歌,气氛十分热烈.小伙子们纷纷报名参加红军,有些十四五岁的青年,因年龄小而未被批准.为此而情绪低落.但不久,他们参加红军的机会就来了.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兴国县是个名副其实的将军县、烈士县和红军县,每天都有许多人前往该县祭拜红军烈士.该县还广为流传着3位留守后方的坚强女红军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钟循仁1905年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高兴乡高湖村一个农民家庭,1929年春参加革命。由于他积极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分田抗债斗争,不久即加人中国共产党组织,以后又担任了兴国县第五区(高兴区)区委书记。  相似文献   

9.
正在兴国县委党史办档案室里发现了一封1985年6月13日王功贵寄给兴国县委党史办的信。王功贵于1916年10月1日生于兴国县长冈乡小坑村,1931年5月走进工农红军队伍。1985年初,兴国县为举办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五十周年发  相似文献   

10.
霞飞 《党史博览》2007,(2):42-45,56
搞后勤的好手,受到林彪重用 1914年4月15日,邱会作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9年,邱会作参加了红军.这一年,他仅15岁. 1930年,邱会作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邱会作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原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中顾委委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杨尚奎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杨老从青年时参加兴国县农民暴动闹革命,之后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卓著功勋.建国后,为建设江西,杨老呕心沥血,历尽艰辛.  相似文献   

12.
兴国县紧紧按照"三抓一创"的总体思路,根据"三个围绕,一个抓紧"工作要求,切实加快了十大体系纵深推进步伐,全力开创了十大体系建设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正>陈奇涵,江西兴国人,开国上将,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从军旅人生开始到万里长征结束的这一时期,陈奇涵的军政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为其成为一代名将奠定了基础。本文特选取这一段经历,以飨读者。积极投身民主革命陈奇涵,1897年出生于江西省兴国县坝南区竹坝村,少时家境尚可,遂能潜心向学多年,曾就读过兴国县城北汇高小、赣州府立中学堂等。1918年秋,他怀着“教育救国”之志,在兴国县城明伦堂创办了忧道小学,  相似文献   

14.
那是1929年4月,红四军从闽西回师赣南,分兵发动群众。红四军第三纵队在司令员伍中豪、党代表蔡协民的率领下,来到兴国县的古龙岗。毛泽东带着一个警卫排首次进入兴国县城,受到兴国县委领导陈奇涵、胡灿等人的欢迎。当时,红军从井冈山突围出来,转战数月,风餐露宿,相当憔悴。于是,陈奇  相似文献   

15.
在2003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凌成兴副省长称赞兴国县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建设成果、工程质量、组织管理上的"三个了不起",号召全省学习兴国农村公路建设经验.在几年的公路建设实践中,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要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就必须做到四个坚持.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说: “兴国模范县,事实上是在钟循仁手上创造出来的.” 1926年9月,北伐军进驻赣州城后,共产党员陈奇涵等人以国民革命军政治部特派员身份,回到家乡兴国县开展工农革命运动.他们在公开建立工会、农会的同时,还在县城、城郊及长冈、高兴等乡秘密发展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7.
马前托孤     
在江西兴国县革命烈士馆庄严肃穆的展览大厅中,陈列着一尊雕像:一位蓄短发、系皮带的女红军,骑着一匹高头骏马,旁边有位老态龙钟的妇女双手托着一个褪褓中的婴儿,像给她送行。这冰清玉洁的雕塑,蕴含着一个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故事——马前托孤。故事的主人公是中央苏区鼎鼎有名的巾帼英雄——江西苏区少共省委组织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候补中委李美群。李美群,江西省兴国县人。年轻时投身革命,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历任村赤卫队员、乡文赤卫队长、瓦解敌军“兵运”工作组长、兴国县妇女部长。后来,在江西省委妇委书记蔡…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兴国县,是毛泽东亲自培育的苏区模范县。当他在许多地方看见欢迎他的人群时,都会感慨地说:“就象当年兴国县一样。”他的著作中有大量篇幅涉及兴国。他称赞“兴国的干部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授予兴国模范县的称号,并亲笔题写“模范兴国”的红匾。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兴国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我家在江西省兴国县.1934年10月,27岁的我因工作需要从地方再次回到红军部队.长征时,我所在的八军团增加了许多新战士,来不及赶制军装,我就穿着自己那套老百姓衣裳踏上了长征路.进入湖南后不久,八军团解散,我又被分到三军团五师十三团机枪连当战士.  相似文献   

20.
钱江 《党史博览》2007,(4):56-56
江西兴国县高兴乡有这样一个村庄,那里的村民几乎都姓邱,邱会作就出生在这里.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个村庄位于红军的根据地内,数以百计的青年参加了红军.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战争中牺牲,活下来的几乎都成了高级将领.在建国后被授予将军衔的将领中,邱会作是中将.至今与乡人谈起邱会作,总会引来无限感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