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中敬 《法学论坛》2022,37(1):55-63
不抵触宪法原则是我国宪法上国家法制统一原则的一项重要内容。该原则对于贯彻宪法精神和原则,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以及确定合宪性审查的对象范围,具有重要作用和指导意义。根据宪法第5条第3款、第67条第7项第8项、第100条第1款第2款的规定,不抵触宪法原则的适用范围包括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而根据《立法法》第72条第1款第2款、第87条、第97条第2项、第99条第1款第2款、第100条第1款第3款的规定,不抵触宪法原则的适用范围"被扩大"了,还包括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规章。从合宪性审查的制度逻辑出发,宪法之所以将部分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纳入不抵触宪法原则的适用范围,是因为它们存在着直接依据宪法制定的情形。而《立法法》将不抵触宪法原则的适用范围扩展到所有的法律规范,遵循的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制度逻辑,其所谓的"不抵触",不应当被解释为不抵触宪法原则适用范围的"扩大"。  相似文献   

2.
《政法学刊》2016,(6):26-32
地方人大立法是地方权力机关表达和实现人民意志的重要途径。从地方人大立法的宪法依据来看,地方人大立法虽有宪法表达上的不足,但宪法"不抵触"原则所体现出的宪法精神的开放性足以构成对地方人大立法的包容。地方立法存在着扩张的趋势,既有现实性的映照和需求,也有挑战和困境的并存。面对地方人大立法权扩张带来的诸多挑战,其关键在于对"不抵触"原则的理解与运用——既要把握"不抵触"原则的核心要义,也要充分考量到各具特色的地方实际。  相似文献   

3.
阳李 《法制与社会》2013,(29):23-24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精细,我国地方立法活动日益频繁。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1年10月发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白皮书: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随着法律、法规数量的日趋庞大,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地方性法规与法律、行政法规之间的冲突也日益频繁,地方立法与中央立法的冲突及协调成为不能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法学家》2021,(5):57-69
  相似文献   

5.
柳炳福 《政法学刊》2011,28(4):92-96
我国的刑事不起诉制度虽然在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订时作了重大修改,使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大步向民主化、法制化的迈进,但不起诉制度经过长期的司法实践已经显现出一些缺陷和不足,出现,了诸多问题,阻碍其应有价值和预期功能的发挥。通过比较、研究我国澳门地区的不控诉制度,来完善大陆的不起诉制度,对于教育感化、改造犯罪人,为我国即将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提供必要参考,增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保安处分立法化的根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康 《河北法学》2004,22(5):91-97
我国学界对保安处分应否立法化问题尚未达成共识 ,笔者赞同我国保安处分立法化。在归纳并评析我国保安处分立法化反对论的立论及其根据的基础上 ,论证保安处分立法化的实践必要性根据和理论必要性根据 ,以及理论可行性根据和实践可行性根据  相似文献   

7.
8.
9.
从宪法“不抵触”原则透视宪法与其他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宪法》第5条的规定,宪法与民法及其他法之间是"不抵触"关系。中国立法中"依宪法制定"的表述不仅没有宪法依据,而且存在诸多实践和逻辑上的弊病。宪法的"不抵触"原则,是宪法的本质特征及其功能决定的。宪法作为控权法,是其他法的底线,也是最后的救济法。"不抵触"原则具有对世性、绝对性的特点,并以统一性和多样性、禁止性和开放性保障宪法权威和法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关于行政立法“根据”的次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宪法和组织法规定,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要以宪法、法律或法规为根据。由于行政立法可以有多个“根据”,因此有必要把握行政立法“根据”的次序。一般说来,除依授权立法外,各行政立法应当先以其上一位法的规定为根据;具体些说,制定行政法规应当以法律的规定为根据,制定部门规章应当先要以行政法规的规定为根据,制定地方规章应当先要以同级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为根据;这是我国立法体制决定的,也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介绍了规章从新中国成立伊始至2000年《立法法》制定这段时间的历史沿革,叙述了规章制定权从无到有的过程。然后,通过对"根据原则"和"不抵触原则"这两个限定立法权限的主要原则的阐述来讨论规章制定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介绍了规章从新中国成立伊始至2000年《立法法》制定这段时间的历史沿革,叙述了规章制定权从无到有的过程。然后,通过对“根据原则”和“不抵触原则”这两个限定立法权限的主要原则的阐述来讨论规章制定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3.
沈广明 《中外法学》2023,(1):260-279
判定地方立法是否抵触上位法的核心是价值判断。实践中,有权机关进行相关判定时运用的价值判断方法是原则权衡,法制统一、有效治理、权利保护是权衡考虑的三个重要原则。不同有权机关由于自身职权、立场等差异,在权衡时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偏好。就法制统一与有效治理原则的一般权重而言,基于国家治理之立场,在坚守法制统一原则的三条底线之基础上,宜赋予有效治理原则更大权重。有权机关在抵触判定时依次经过以下四个步骤可得出抵触与否之结论:事实判断、法制统一原则的三条底线判断、有效治理与法制统一原则之权衡、权利保护与有效治理(或法制统一)之权衡。  相似文献   

14.
论前科消灭制度的正当性根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科消灭制度的存置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与正当性根据。从人性的维度来考量,前科消灭制度是人性的可变性与发展性以及具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必然要求;用哲理的眼光来审视,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都为前科消灭制度的存置奠定了理论上的支撑;从法理的立场来观照,前科消灭制度乃是公正性与功利性的题中应有之义;以刑理的视角来省察,报应与预防亦为前科消灭制度的存置提供了证成的理由。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专利法第102条涉及对发明专利申请(Utility)的新颖性的要求,包括(a)、(b)、(c)、(d)、(e)、(f)和(g)共七项条款。其中第(e)款(下文称作102(e)条款,2000年11月29日生效)的规定非常复杂。本文对该102(e)条款及中国专利实践中的"抵触申请"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外商投资合同争议国内法适用抵触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国1979年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后,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以三部外商投资企业法为主的,以政府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为辅的,调整外商在华投资各个领域的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2000年10月31日和2001年3月15日,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TRIMs协定和我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作的承诺,分别对三资企业法进行了修订。这样从形式上看,无论外商来华进行投资,还是中、外投资者因各种原因发生争议时,①基本上可以做到有法可依。然而,我国涉外仲裁机构在实际解决外商投资争议时,却往往发现在法律适用方面存在诸多矛盾,这一现象表明,在我国的外资法基本符合WTO规则的基础上,外资法体系在新世纪进行重构和完善有其迫切性。本文从实证方式探讨解决外商投资合同争议法律适用的抵触问题。  相似文献   

17.
根据《刑法》第270条第1款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构成侵占罪。但学者们对代为保管的根据仍然争论不休。代为保管的根据应包括基于事实等原因产生的非委托关系,应包括不当得利,同时代为保管不必然是合法持有。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法定的刑罚消灭事由中,超过追诉时效就是其中之一。但终其原因、适用始终存在着一定的争论,其利弊更是许多刑法学家着力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就其利弊,综合主要学说,对我国刑法追诉时效制度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从宏观比较的角度着重探讨了累犯制度的立法模式、制度类型和体系地位 ,并对不同的立法例进行了评价 ,进而得出了采用混合累犯制把累犯制度作为一种刑罚运用制度规定在刑法总则中的刑事立法比较科学可取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根据、特征与功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依据民主法治的宪政原则加以设置,由职权机关和相关组织遵循规则推举选任的人民监督员,按照一定规范与程序,对法律监督机关管辖的职务犯罪案件行使自由裁量权进行程序性监督,以规制职务犯罪侦查权、侦查监督权以及起诉权,保障其有序、公正、廉洁地运行,维护公平正义的一种新型社会监督制度。人民监督员制度具有制度根源的基石性、路径依赖的渐进性、选任主体的授权性、监督客体的确定性、制度运行的程序性和目标价值的多元性等特点,符合权力禀赋论,拥有宪法等法律上的依据,遵循权力制衡原则,契合司法现代化价值,其功效主要是对检察机关业务部门建议权的请求启动审查规制、对处于比较优势地位的检察长决定权请求启动团队决策规制和对处于比较优势地位的检委会团队决定权请求启动上一层级的组织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