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企业文化伴随着企业的诞生而诞生,然而企业文化的形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本文针对企业文化建设中止于知而疏于行或只“知”而不“行”或以“说”替代“做”的“知行不一”的通病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如何实现企业文化由“知”到“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拒腐防变不仅关系党的执政地位,也关系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发展进步,还关系着党员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因此,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明白人”;坚持秉公用权,做一个兢兢业业的“老实人”;纯洁个人交往,做一个清清醒醒的“社会人”;倡导以俭养德,做一个坦坦荡荡的“正直人”;加强监督制约,做一个自觉接受监督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3.
钱国宏 《人事天地》2010,(25):32-32
《大清稗史》中记载着这样一则轶事: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因在朝堂之上直言进谏惹得龙颜大怒。乾隆皇帝当堂做了两个“纸阄”——名日“生死阄”。两个纸阄上分别写着“生”和“死”两个字,刘墉抽到“生阄”便可以活命,抽到“死阄”便会被处斩。其实这两张“纸阄”写的都是“死”字,这是乾隆皇帝有意为难刘墉。  相似文献   

4.
公安“三基”工程建设是系统解决长期困扰公安工作机制性、体制性、保障性问题。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工程。在“三基”工程建设中,“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基层公安机关必须做实做强“六大软件基础”,即信念坚定的思想基础、扎实过硬的素质基础、灵敏高效的信息基础、底蕴丰厚的群众基础、上下贯通的组织基础、和衷共济的社会基础,以全面提升公安工作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及其弟子多次提到“君子”、“小人”的字眼。在不同的时代,“君子”、“小人”有着不同的含义。孔子又对学生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到底何为“君子”、“小人”,何为“君子儒”、“小人儒”。关于这两个问题,几千年来无数学者一直争论不休、看法不一,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这里也尽力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君子”与“小人”、“君子儒”与“小人儒”、“义”与“利”稍作论述。  相似文献   

6.
至圣先师孔子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孔子的教育思想紧紧围绕着“学”的观念,“好学”成为孔子教育思想中一个具有核心意义的基础性观念。以“学”为本,孔予强调不仅“学文”更要“学道”;特别指出在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由己的主动性,好学乐学的学习心态,以及里仁为美的人文环境的重要性,最终达到“学为君子”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7.
郭晨星 《工会论坛》2005,11(3):103-104
通过类比的方法,将社会学研究中的“菱形”社会模式借鉴、拓展成为国际社会管治中的“立体多面体”假设,并结合生态环境治理的状况做个例分析。文章的第一部分提出了一个由超国家权威层面、主权国家层面、市民社会层面组成的“立体多面体”模式的理论假设。第二部分以生态环境的全球治理为实例,对其构成角色和作用机制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论是,生态环境全球治理的实例在一定程度验证了“立体多面体”的假设,而“立体多面体”理论可以成为全球治理进一步研究中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从传统文化感悟企业管理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军 《工会论坛》2009,15(1):76-77
传统文化中中国式管理追求的境界为“道、法、势、术”,操作的精华集中在“摄”、“御”、“方”、“圆”上。本文以《西游记》为例,感悟企业管理之道,即:企业领导应勇于承担风险,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凝聚人才、善于用才以及具备塑造企业文化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9.
在当下众多关于“法治”的论题中,理论家们热衷于讨论“宪政”、“自由”、“民主”和“司法独立”等宏大的符号式话语来满足这个时代对所谓的法治精神的需要,因此而不愿或来不及追问,在这些口号盛行之前人类是否曾经存在着与此截然不同的另一种精神。加之现代法理学将法学的问题转化为“法律是什么”之后,人们遗忘了在法律的逻辑含义之外,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校存在着“80后”与“90后”大学生并存的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这两个群体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生活交际”、“娱乐消费”、“恋爱与婚姻”以及“新媒体手段”等热点问题的认识,并对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比较性研究,以便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80后”作为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在享受时代眷顾的同时,也承受着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痛”。“80后”在成长道路上所面对的重重困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为人之惑”,亦即如何“为人”。像韩寒、郭敬明等虽为“80后”中在某一方面有成就的代表,但他们大多并不明白中华传统美德(如孝悌)是他们走向未来、是中国走向现代化之“根基”的“根基”。对“孝悌”二字的认知与践行,是“80后”及其以后几代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强国重任的人必须具有的“上岗证”。  相似文献   

12.
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与社会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司法行政机关根本职责是为人民服务。云南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该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要求,自觉把中央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部署的社会管理创新的“规定动作”做准、做优、做精,把结合自己实际创新开展的“自选动作”做好、做特、做亮,把抓好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组合动作”做强、做实、做出成效,为促进云南科学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说:群众是“铜墙铁壁”,是“眼睛”,是“上帝”,是“水”,是“土地”。李瑞环也曾说:群众最可敬,群众最可爱,群众最可怜,群众最可畏。做好群众工作,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是否重视群众工作,是否善于做群众工作,是衡量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工作上是否称职、领导能力强不强的一个基本标准。掌握以下十把“金钥匙”,能顺利开启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和谐之门,增强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国家公务员在社会生活中,担负着代表人民和国家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重大责任。国家公务员道德建设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进步,乃至国家的兴衰存亡。当前,按照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要求,加强国家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97年台湾地区的“精省”工程改革,使得台湾省的地位、组织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由原来的地方自治团体性质的公法人变成了不具有地方自治团体性质的公法人。省虽然不再是地方自治团体,但仍具有地方制度层级的地位。较之台湾省在1997年“精省”工程改革后才被虚级化,福建省则早巳被虚置,所以虽经1997年“精省”工程改革,福建省的地位仍不受影响。精省”工程改革对台湾纵向行政体制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敬”是《论语》中一个内涵丰富的道德范畴。在“执事以敬”方面包含着“君民互敬”、“敬孝亲师”、“虔敬鬼神”的要求;在“修己以敬”方面包含着“敬慕圣贤”、“敬重友人”的要求;在“为礼以敬”方面。包含着“恭敬礼节”的要求和对“为礼不敬”的反对。在儒家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敬”范畴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充实。“敬”作为儒家道德修养的价值追求之一,其中的精华也是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一范畴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儒家致力于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实现一种“大同”社会,其思想已经蕴含着着我们当下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在先秦儒家思想中有着集中的体现。先秦儒家以“仁”为源头,探寻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内在根基;以“礼”为扩展,为人与人相处提供规范依据;以“大同”为目标,建立一种“群居和一”的社会秩序。先秦儒家思想中天然地蕴含着一种“共同体”思想,将人类命运联系在了一起,通过深入发掘先秦儒家思想,能够为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在与时代课题的回应与超越的互动关系中实现“与时俱进”的,“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内在发展机制,又是维护、体现和完善它的本性的内在需要;“三个代表”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因其能够更精确、更深刻地从理论上表征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未来走势,因而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实际上就是以“三个代表”作为时代旗帜,导引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向深层推进并赢得更加辉煌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骂孔子”,是鲁迅的原话。鲁迅一登上中国现代新文坛就开始了“骂孔子”。鲁迅“骂孔子”集中于三个时间段即1918-1919年、1923-1926年、1933-1935年。鲁迅在这三个时间段写的小说与杂文中有七八十篇涉及“骂孔子”。鲁迅“骂孔子”是因“厌恶和尚,恨及袈裟”,骂的重点对象是打着倡导尊孔读经旗帜而心怀别样目的的“权势者和想做权势者的圣人”。意在“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诉求“立人”之终极关怀。重读鲁迅“骂孔子”,拟用鲁迅的批判精神,对鲁迅“骂孔子”重新加以审视,抉择出“必将保留的和不必保留的”,以提升善于传承孔学——国学人文精神的本领,汲取于今建设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所需的养分。  相似文献   

20.
冯猛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2,(3):80-91,127,128
在地方政府研究领域,既有研究成果通常包含着研究者对价值关怀、理论、经验事实三者之间关系的权衡和技术性处理,笔者以这三个侧面作为评述维度,区分了地方政府研究中的三条路径:即“参照-评估”路径,“视角-呈现”路径,“抽象-推导”路径,并以近年来关于中国地方政府问题的若干研究为例,讨论了这些路径的特征、优缺点及研究应用情况。笔者总结的这三条路径都是理想类型,在具体应用时,研究者可选择的路径是多元的,在地方政府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按照研究取向及研究需要选择与之匹配的路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