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国运兴衰、文化安全、民族精神独立性三个方面阐述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之源泉和底气的重大命题。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之“根”、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之“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之“源”。做到文化自觉与强化文化担当、做好文化传承与推动文化创新、加强文化传播与保持文化定力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正确认识中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必须抵制左的思潮和自由主义思潮,必须高度重视解决我们社会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必须不断完善发展我们的理论,必须努力完善优化我们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道路问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关系到青年一代的前途和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时代发展规律,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战略性发展道路,是青年实现理想抱负的根本保证和必由之路。当代青年毫不动摇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实现理想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进程中,青年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于自觉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在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中实现理想信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下实现青年个人理想和社会共同理想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4.
培养高度的理论自觉自信、政治自觉自信、文化自觉自信和实践自觉自信,是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自信的主要着力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以高度的自觉自信,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坚定方向、理论自信彰显特色、制度自信体现本质,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内涵,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核心内涵,其坚持和发展亦取决于坚定这三个自信。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心理认同,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性上的深刻认知、情感上的深切认同、信仰上的坚定执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源于科学的理论指导,基于中国道路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利于坚守政治防线和思想防线,为发展中国家创新发展提供良好借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共识、积聚力量。新时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合理应对国际形势新挑战。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三个自信”对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抵御风险、攻坚克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影响。深入分析“三个自信”,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内涵,正确评价“三个自信”探索历程与成就经验,探索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途径必将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四个自信"具有深刻的内涵,四者之间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对"四个自信"的提出和"四个自信"的阐释,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丰富,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9.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后,较短时期内,理论界围绕"三大自信"的内涵及相互关系做了不同层面的阐述,讨论了"三个自信"得以确立的170多年的历史文化基础,9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以及国际环境基础,并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若干重要观点和路径。现有研究的不足表现在,论断多于论证,政治宣传色彩较浓;抽象的理论分析较多,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相对欠缺。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思路和方法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党面对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时,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只有在坚定“三个自信”的同时,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干好自己的事业,我们的道路自信才不是固步自封,我们的理论自信才不是夜郎自大,我们的制度自信才不是骄傲自满。有了这样的底气和精神状态,我们就一定能完成党确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艰辛探索和成功实践的两条道路,也是党在90年发展历程中的两大关键性抉择和历史性成果,在本质上是一种殊途同归的关系。本文对两条道路进行了比较研究,既从目标内涵、方式路径、国际环境、基本国情、党的实际情况、时代使命等方面分析了其差异性,又从领导核心、本质属性、终极目标、价值取向、根植土壤、探索过程等方面归纳了其一致性,并从发展的视角对其历史启示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各有其独特内涵。四者有机联系、不可分割。旗帜为制度指明根本方向,制度为旗帜提供制度基础;道路为制度提供实践基础,制度是道路的集中体现和首要标志,并为道路提供重要载体;理论体系为制度提供思想指导,制度为理论体系提供基本内容,开辟广阔前景。四者统一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过程中,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苏联模式所提供的经验与教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发展的目的、方式、理念、动力、视野、主体方面实现了对苏联模式的全面超越,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迅速发展,成就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一个月的培训,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2008年第一期县委书记培训班全体学员对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建设的认识。全体学员增强了弘扬井冈山精神的自觉性;增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坚定性;增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增强了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作为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路径选择,是数代中国人不断努力的结果,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现代化潮流的自觉认识,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对当代中国国情的正确把握。不但实现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基本稳定,也为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国家或后发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参考的发展范式,为人类文明发展道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目的是使中国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现代化。这条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它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有别于西方的发展模式,为社会主义国家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同时还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从而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展现了社会主义无限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相对于欧美模式、苏联模式以及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而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对于欧美模式的特色,主要体现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对于苏联模式的特色主要体现为:"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对于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特色主要体现为:"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不仅在中共十七大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作了简洁明快的理论概括,而且于2012年7月2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理论命题。为了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7·23”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我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涵”为主题,系统回顾和总结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探索中所作出的具体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实现社会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不断追求的目标,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经过建国61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断探索,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顾这条道路在中国的形成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与教训,有利于破解当前发展遇到的难题和迎接时代的挑战,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着力点,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系列观点、主张所体现出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精髓、真意。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