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沙市蔡锷中路有座著名古祠.是祀奉我国古代“医圣”张仲景的。汉灵帝时,张仲景被举为孝廉.后官至长沙太守,人称“张长沙”。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约150-219),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相传他曾担任过长沙太守,故人们又称他为“张长沙”。张仲景行医多年,写下了著名医书《伤寒杂病论》。此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经典医学著作,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仲景(约150-219),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相传他曾担任过长沙太守,故人们又称他为“张长沙”。张仲景行医多年,写下了著名医书《伤寒杂病论》。此书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经典医学著作,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抗战烽火燃遍中华大地的时候,我们都还只是一些十二三岁的竹马少年,但抗日救亡的激流也把我们卷了进去。我们的团体就是育英儿童抗敌工作团。半个世纪过去了,但当时生活、战斗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追忆往事,我们深深地怀念那难忘的岁月。光荣的母校在长沙保节堂街,有一个纪念“医圣”张仲景的祠堂,我们的母校——私立育英小学就设在这里。1937年春,共青  相似文献   

5.
《学习导报》2013,(19):1-1
长沙有句流传甚广的民谣,叫做“长沙沙水水无沙”,出自对城南白沙古井清冽清澈、至纯至净水质的赞美。“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中的“长沙水”,即是白沙古井之水。千百年来,长沙人民对这一“江南名泉”深怀崇敬,呵护有加,以“长沙沙水水无沙”而倍感自豪。从执政理念上思考,这句话蕴含着更深刻的内涵和更美好的愿景。  相似文献   

6.
现在有些出版物说,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一日长沙发生“马日事变”之后,曾有过“十万农军围攻长沙”之举①,有人还“提议号召三十万农军进攻长沙”②;总共只有八百军队(另一说是二千军队和一千支步枪)的许克祥  相似文献   

7.
程庸 《学习导报》2010,(10):57-58
长沙窑地位特殊 唐代诗人刘言史咏茶诗中有一句:“湘瓷泛轻花”,“湘瓷”指的是湖南陶瓷,其中自然也包括长沙铜官镇的长沙窑。唐朝诗歌描绘陶瓷的不多,这一句“湘瓷泛轻花”却宇字珠玑。  相似文献   

8.
程庸 《新湘评论》2010,(10):57-58
长沙窑地位特殊 唐代诗人刘言史咏茶诗中有一句:“湘瓷泛轻花”,“湘瓷”指的是湖南陶瓷,其中自然也包括长沙铜官镇的长沙窑。唐朝诗歌描绘陶瓷的不多,这一句“湘瓷泛轻花”却宇字珠玑。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0,(7):23-23
湖南省省会长沙,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楚汉名城”,自古舟揖便利,形势险要,素有“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之称。因中国古天文学关于宿星的记载中有“长沙星”,故长沙又称“星城”。湘江水穿城而过,哺育了长沙六百多万人民。厚重的湘楚文化让这座城市文人名士辈出,不仅因屈原、贾谊等历史名人入选历史文化名城,还因毛泽东、  相似文献   

10.
长沙是一座驰名中外的“历史古城”。“长沙”之名最早见于3000多年以前的西周。此后历朝历代,长沙均为湖湘首邑和南方重镇,是国务院首批颁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里陆续出土了大量历史文物,其中尤以马王堆西汉古墓和走马楼三国孙吴简牍震惊中外。长沙是一座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城”。这里人杰地灵,群星灿烂。世界文化名人屈原、汉代杰出政治家贾谊、唐代大诗人杜甫等曾“一为迁客去长沙”,在湘江之畔留下了光耀华夏的杰出篇章;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张曾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开坛讲学,并逐步形成了以“经世致用”为核心…  相似文献   

11.
肖茜 《湘潮》2022,(11):22-23
<正>文物源起在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内,有一个略显破旧的公文包,长32厘米,宽23厘米。公文包的主人是曾任中共长沙特别支部书记的刘晴波。这个公文包因装载过长沙市“迎解联”(长沙市各界迎接解放联合会)党组向人民解放军传送的进城方案,而成为长沙和平解放的“亲历者”与“见证者”。2019年4月,刘晴波之子刘士明将这一公文包捐赠给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  相似文献   

12.
1938年11月10日,日本侵略军第六师团侵占了岳阳。虽然岳阳距长沙还有140公里,但当时长沙的国民党军政要员,在听到谣言“敌人已打过新墙河了”后,“奉命”下令纵火烧了长沙,将有30多万人口的文化古城付之一炬。据不完全统计:大火毁房5万余栋,约20万居民无家可归,死2万余人,伤残者和财产损失无法统计。然而,长沙是被烧了,日本人却没有到长沙来。一场虚惊。火烧长沙成了可笑的“焦土战”例。 周恩来、叶剑英和郭沫若、田汉、洪深、张曙等目睹了长沙大火的全部过程,并亲自组织、亲自参加了救灾善后工作。本文追叙数十年前中国抗战史上震惊中外的长沙大火,让读者诸君听一听先辈们的抗战历史足音。  相似文献   

13.
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一日晚,国民党反动派指使其反动军官许克祥在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许多革命机关被捣毁,大批革命同志遭杀害。长沙近郊区的土豪劣绅密切配合反动武装势力,向共产党人和农民协会积极分子进行猖狂、残酷的反扑。顿时,“宁可错杀三千,不许放走一个”的白色恐怖充斥长沙城乡和全省各地。面临大革命失败的惨痛形势,省农协特派员、长沙近郊中共区委书记兼农民协  相似文献   

14.
简讯十则     
《湘潮》1985,(12)
原“汉口基督教女青年会战时服务团”团史座谈会在长沙召开在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之际,原“汉口基督教女青年会战时服务团”的十四位老大姐,会聚长沙,回忆总结当年的革命斗争历史。  相似文献   

15.
一、正确处理“先机”与“转机”的关系,以强烈的机遇意识来统一思想抢占了发展先机能为捕捉新的发展机遇创造条件,但是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后发战略会拥有后发优势。更重要的是,在产业升级转型、发展模式转轨、体制机制转换的大转变中,如果以“先驱”自赏,不能审时度势,不能把握“转机”,就可能丧失新的发展机遇。“十五”时期,长沙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到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坚持“以文立市”,做到早规划、早改革,文化发展在全国一度处于领先位置。在品牌发展上,长沙歌厅、长沙休闲、长沙卡通、长沙影视具有全国性的广…  相似文献   

16.
抗战初期,北大、清华、南开三所著名高等学府被迫离平、津而“南渡”,合组长沙临时大学。后离长沙而西移,在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8年间造就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写下了中国教育史上极其辉煌的一页。其中由长沙出发的西迁征程,亦堪称一出可歌可泣的新“西游”。  相似文献   

17.
夏远生 《新湘评论》2008,(12):55-57
长沙决策 1974年10月13日凌晨,毛泽东乘专列抵长沙,住省委九所六号楼,在湘休养了114天。曾观看湖南电视节目,五次到省游泳馆游泳,六次接见外宾,会见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强调“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并批评“四人帮”,支持邓小平,与周恩来一起研究商量作出了重大的“长沙决策”。  相似文献   

18.
夏远生 《学习导报》2008,(12):55-57
长沙决策 1974年10月13日凌晨,毛泽东乘专列抵长沙,住省委九所六号楼,在湘休养了114天。曾观看湖南电视节目,五次到省游泳馆游泳,六次接见外宾,会见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强调“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并批评“四人帮”,支持邓小平,与周恩来一起研究商量作出了重大的“长沙决策”。  相似文献   

19.
长沙是全省的“窗口”,长沙东区又是长沙的“窗口”,长沙“东区形象”如何,关系省、市全局。如何强化“窗口”意识,争创样样工作第一流,在全省城区工作中起示范作用,是东区全体党政干部日夜琢磨的大任务。我们是从五个方面来塑造“东区形象”的。l、抓基础技育,创“五名”学校。东区基础教育体系完备、实力雄厚、后劲充足,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建设,争创一流的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名学生、名经验。工作中切实注意:一、重特色。巩固发展外语、计算机、心理健康、体育、艺术等特色教育,培养大批全面发展更具特…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23,(2):39-40
<正>2019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以下简称“长沙党史馆”)正式开馆。如何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如何在宣讲教育中展现风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贡献力量,是长沙党史馆一直思考与实践的课题。经过3年多的探索和实践,长沙党史馆理论宣讲团推出“长沙党史线上宣讲”,这是宣教工作的一个重要创新,它不仅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