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南方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经验,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分析了南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原则、任务重点、面临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南方集体林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从多方面深化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晓燕 《前沿》2014,(19):183-185
内蒙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从2004年开始试点,到2009年全面推开,改革成效初显。本研究探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问题及下一步深化改革的对策,进而为内蒙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和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对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本文梳理了近年来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对林权制度改革探索的文献,就林权的内涵和特征、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阶段划分、集体林权经营形式、林木资产评估、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观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卞吉 《政策》2007,(5):32-35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件大事,也是省委省政府今年抓的一项重要工作。最近,本刊记者走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18个问题,请他们作政策上的解答——问:什么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答:所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借鉴农村家庭联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办法,在保持农村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要求,分解落实到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5.
我国林权纠纷解决机制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林权纠纷是新时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我国在法理和实践层面都存在着林权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包括民间性、行政性和司法性纠纷解决机制。但这些机制在观念认知、制度安排和方式方法上都还存在诸多问题,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多元化、法治化和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村级群体性决策失误:"新集体林改"的一个解释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开始试点、2008年正式全面推广实施的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被认为是我国农村改革走向深入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按照国家的林改制度设计,此次林改的基本目标是仿效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实施的耕地承包制,让农民平等享有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不过,以福建为代表的试点省份的林改实践表明,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并没有完全实现改革的初衷,不少农村地区在林改后出现了林权过度集中的现象,而许多农民却因之失山失地.这种情况主要与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设计及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村级群体性决策失误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7.
3月21日下午,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关于林权制度改革情况和森林法修改的情况汇报会,会议由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何述祥主持,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金山、  相似文献   

8.
刘伟 《今日浙江》2013,(3):56-56
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扶林政策的陆续出台。2012年2月1日,《浙江省林权流转和抵押管理办法》出台.吸引越来越多的浙商参与林权投资。  相似文献   

9.
为林兴惠     
《今日浙江》2013,(9):F0002-F0002,I0001,I0002
为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10年12月6日,经省金融办批准,省工商局核准登记成立了省内唯一全省性林权交易平台——华尔林业产权交易所,主要从事林权交易、  相似文献   

10.
7月14日正式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内容,国家林业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对《意见》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社会公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对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一个初步的探讨,认为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虽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但有些地方却没有很好地兼顾到社会公平。目前我们急需从理论上建立一种农村林权制度改革的新论述,这些原则包括处境公平、民主治理和法律平衡,以此处理其公平正义问题,并将其稳妥地运用于地权改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我受国务院的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我国现有林地45.6亿亩,其中集体林地27.37亿亩。新中国成立后,集体林权制度经历了四次变动:一是土改时期的分山到户,二是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山林入社,三是人民公社时期的山林统一经营,四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林业“三定”...  相似文献   

13.
闵法 《人民政坛》2010,(1):30-31
林权登记发证工作不仅是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巩固林改成果的法律保证,关系到林业是否持续发展、农民是否得到实惠、林区是否实现和谐。2009年11月25日,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林权登记条例》,这是全国首部规范林权登记发证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的出台将为我省林权登记发证工作构筑一个基本的法律依据,必将对我省乃至全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已经国家林业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国家档案局同意,现予公布,自2013年6月22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地方相继启动了新一轮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2008年6月8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为全面推进林改工作,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有益成果,对根本解决我国历次林改中产权不明晰、经营机制不健全、利益分配不合理的历史遗留问题,全面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见证     
新野县在推行林权制度改革中,城郊乡郭营村的县政协委员郭贵良率先响应。他在村委会村支部的支持下,在全县第一个把集体的400亩林场承包了过来,但是在办理林权证过程中,一些不了解林权改革政策的村民受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的挑唆,使用手段横加阻拦,郭贵良苦口婆心进行说服也无济于事,只好向县政协常委会反映,  相似文献   

17.
林权抵押为林权改革搭筑起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有效地推进了林权制度的改革。我国现行关于林权抵押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对林权抵押权设定及其实现设置过多的限制,导致在实践层面上的操作受到极大影响。顺应林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现行法律关于林权抵押的规定应当拓宽林权抵押物范围,取消对林权抵押设定过多的限制,建立健全林权流转机制,调整国家林木采伐限额制度,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8.
黄照良 《今日海南》2008,(12):38-38
海南省省长罗保铭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切实抓好林权制度改革。由于海南省林地的承包、流转、开发利用起步较早,故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较多,要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林权改革工作任务,任重道远。笔者从参与澄迈县林权改革试点工作的实践中认识到,做好林权改革工作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9.
卞吉 《政策》2006,(10):54-55
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200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中央确定的今年重点工作之一。这项继农村土地承包后在土地使用制度上的又一重大改革,至关重要,意义深远,必将推动整个农村生产力又一次大解放。本期《政策聚焦》栏目,围绕这一改革的重大意义、内涵、应把握的原则以及有关政策等问题,组织了一组文章,希望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把握这场势必影响深远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去年以来,全国掀起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是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轮调整生产资制的、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革命”。2003年1月18日,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南平率先启动。这项被称为新中国“第二次土改”的林权改革所创造出的福建模式,得以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