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不只是事物与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之间关系的范畴,即外在的和谐,更体现出“质”或“力”的属性,是确证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内在的和谐。在社会领域中,社会和谐也表现出和谐的这种属性。依据这一属性在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及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可以得出新的社会和谐历史观,即从“自然的和谐”到“制定的和谐”最后到“自在的和谐”社会。通过对“自在的和谐”社会的展望与分析使我们能看到一个与共产主义美好愿望相比较更加可望可及的人本化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理想信仰的重铸一直是人们思考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再次使这一问题凸现出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切入点。本文对第三代领导人新社会历史观的论述做了深入的挖掘并将其中蕴含的真理价值和信仰价值做为我们培育科学信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墨子有明显的天命观和英雄史观,他认为,天命和鬼神决定着历史的发展,顺天者生,逆天者亡;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一乱一治”、“治乱交替”;名君和贤臣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4.
祖国强盛的先决条件之一,是民族心魂的重筑;重筑民族心魂的当务之急,是昂扬起时代精神,呼唤出一种无与伦比的巨大凝聚力。我们看到,无论是从其实事求是的哲学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伦理思想、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等诸多丰富内涵的探究中,还是从其英勇献身、严守纪律、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其理论是唯物史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新的实践基础上的运用和发展.邓小平的历史观是应用性、发展性的历史思想,与前人的历史观相比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务实性、开放性、人民性等特点,为发展唯物史作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6.
近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法学历经大起大落和多次与相邻学科的猛烈碰撞,已进入相对成熟的平稳发展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法学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经济法的基本理论方面,已产生了一些赢得共识的成果。学者们都试图在诸如经济法的概念、性质、调整对象、及经济法体系等基本问题上有所突破。早日为经济法学科奠定一套完整而坚实的基础。由此提出了诸如经营协作关系说,市场经济关系说,国家主体关系说,辅助价值规律作用,调整人的行为和人际关系说等一系列理论学说。本文作者也为前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从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点和国情与党情的现实基点出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观,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继承和发展,为新时期历史研究指明了方向。习近平的历史观主要包括历史功能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历史研究原则、领导干部读历史、运用历史诗文、典故等。习近平的历史观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推动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深入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早年历史观的演变刘自强毛泽东同志早年历史观的演变过程就是从圣贤创世的唯心史观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过程。正如毛泽东后来自己所谈到的:“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 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1920年夏天,...  相似文献   

9.
本文力图以新历史的观点,结合先锋小说文本来谈先锋小说历史观的流变。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是德国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他在西方哲学史上创建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尤其是他的历史观,虽然形式是唯心主义的,但内容却是现实的,其中包含着许多辩证法的珍宝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本文着重介绍黑格尔历史观中所包含的唯心主义形式下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辩证法运用于对社会历史现象的研究,从而把对历史的研究从以往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并提出论证  相似文献   

11.
人道主义历史观以抽象的人性论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专制、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起过进步作用。但这种以不变的人性为历史出发点和历史主体的解释模式,其本质是唯心史观和超阶级的价值普遍主义。对人道主义历史观的解读,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代国际社会中西方国家的人道主义干预之虚伪本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提示了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历史特点,指出了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趋势分析的理论创新和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从地理因素之于中国历史的影响、间架性结构以及官僚政治这三条线索出发来解读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涉及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明朝为例来进一步阐明他的大历史观。  相似文献   

14.
刘颖 《工会论坛》2008,14(5):139-141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新社会运动的产生、发展及兴盛,在欧美社会相继出现了一些解释新社会运动的理论模式,如现代化的矛盾理论、后物质主义理论、资源动员理论和政治机会结构理论。这些理论模式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新社会运动的产生和动员进行了阐释,但作为单一性理论它们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仅靠一种理论模式难以对新社会运动的发展和动员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因此,需要几种理论模式的综合运用,才能更清楚地解释当今的新社会运动。  相似文献   

15.
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历程为视角,用非正式社会控制(社会资本)解释童年时期、青少年时期以及成年时期的违法犯罪行为的一种理论.同时,该理论认为刑事政策应当注重犯罪预防而不是剥夺犯罪人的能力,应当重申预防性的社会政策.该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以及研究结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关注.  相似文献   

16.
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运用大历史观从文明逻辑、理论逻辑和发展逻辑三个维度把握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在大历史观视域下,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共同富裕在两种制度的较量中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两种现代化并进中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在人类文明多样性中展现了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因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 ,价值是人类所持有的一种绝对的超越指向 ,具有超越性、目的性、理想性和批判性等特征。因此 ,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观的价值取向就是否定和批判实然社会 ,建构应然社会 ,从而实现对现实社会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青年毛泽东的历史观受着中西文化和特殊历史时代的影响,明显带有青涩的痕迹。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毛泽东接触的思想理论逐渐让他的历史观转向成熟,在先进的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他的思想逐渐系统化,实现了由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由英雄史观向人民史观、由改良史观向革命史观、由狭隘的历史观向大历史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讲话中贯穿大历史观的思维。从正确的党史观出发,从历史方向、历史方位、历史使命、历史规律四个层面理解百年历史,以大历史观阐释百年党史,知古鉴今总结经验,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走好未来的路。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光辉的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它不仅是高屋建瓴的政治报告、博大精深的理论报告,而且是一部宝贵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教科书。报告闪耀着科学把握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真理光芒,彰显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深邃力量。报告中蕴含的历史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认真学习历史、正确认识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继续书写好新的历史的根本指导和光辉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