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迎接2007年"两会"的召开,2007年2月1日,全国妇联办公厅和中国妇妇女研究会办公室联合召开"和谐社会与性别平等政策论坛",邀请在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工作的妇联领导听取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及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的专家汇报研究成果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中国妇女十一大的工作部署,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于2013年12月28-29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讨会"。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部、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全国妇联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同志,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13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7月7-8日,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与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妇女解放:文化想象与社会实践"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开幕式上,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恒和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妇女研究论丛》执行主编杜洁分别致辞。来自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  相似文献   

4.
《妇女研究论丛》2020,(1):F0002-F0002
2020年1月14日,全国妇联十二届二次执委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传达了中央书记处关于群团工作的重要指示。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各级妇联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团结动员广大妇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半边天作用。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做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是继"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是一项具有广泛牵动性的战略决策。为推动三孩生育政策落实落细,6月19日,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举办"解读三孩生育政策推动构建包容性配套支持措施"学术论坛。  相似文献   

6.
正12月3日至4日,2019年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暨研讨会在京召开。全国妇联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会长沈跃跃在开幕式上讲话并参加专题研讨,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加强制度理论研究作为中国妇女研究会和广大妇女理论工作者的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政治课题,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全  相似文献   

7.
同志们: "中国妇女参政研讨会"经过两天紧张而热烈的研讨和交流,取得了重要成果.全国妇联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会长彭珮云和全国妇联副主席、第一书记、妇女研究会副会长顾秀莲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书记处全体书记到会听取讨论.与会者以战略性的思维和求真务实的精神,思考和研究妇女参政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会议开得很有价值,很有成效.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30,这预示着中国已步入"极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为深化低生育率背景下生育与育儿问题研究,促进相关学理探讨,2021年9月19日,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举办"低生育率背景下的生育和育儿问题研究"学术论坛。  相似文献   

9.
全国妇联     
《中国妇运》2009,(8):46-47
中国妇女杂志创刊70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 《中国妇女》杂志创刊70周年纪念会于2009年6月30日在京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纪念会由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晴宜主持。1939年6月1日,《中国妇女》杂志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毛泽东主席曾在创刊号上题诗一首表示祝贺,并两次为杂志题写刊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运》2013,(11):4-5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1日下午在中南海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做好党的妇女工作,关系到团结凝聚占我国人口半数的广大妇女,关系到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力量,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必须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充分发挥我国妇女伟大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高度重视开展妇女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一直是全球妇女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在2023年2月20日召开的全国妇联十二届六次执委会议强调,“各级妇联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凝聚广大妇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而团结奋斗。”[1]加强全球妇女事业合作,促进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2020年10月1日,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2月18-19日,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主办、福特基金会资助的"中国妇女健康促进:政策与措施论坛"在北京召开.国内妇女和生育健康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妇女组织和政府部门有关代表及妇女工作者近50人与会.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6月28-29日,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在北京召开"妇女与中国革命:延续与变迁"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8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新革命史视域中的‘妇女与革命'""妇女劳动与男女平等""婚姻、家庭与生育""革命中的妇运领袖""妇女组织与组织妇女:历史回顾""妇女组织与组织妇女:当代回响""革命文学、文化再现、女性话语"7个议题展开深入热烈的研讨,推进了关于"妇女与中国革命"的思考。为进一步拓展研究视域,深入探讨如何理解当代中国社会中的革命遗产,主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究竟如何?继1990年进行第一期中国妇女社会地痊调查之后,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日前再次携手合作,进行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本期调查,在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将重点调查国有企业女职工、有过流动经历的农村妇女、企业高层女性管理者和女企业主、少数民族妇女四个典型人群。妇女地位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全国妇联副主席  相似文献   

15.
第二期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妇运》2001,(10):18-23
以2000年12月1日为时点,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了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并于2001年9月4日在京发布了主要数据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彭珮云在发布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她指出,这次调查主要数据的发布,对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妇女发展状况,对于促进2001至201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实施和监测,对于在实施十五计划的过程中进一步使妇女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刊摘发了数据报告的主要内容,供广大读者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6.
关注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平等--"中国妇女就业论坛"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完善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促进妇女就业"为主题,在为时1年的有组织调查研究的基础上,2002年12月15-16日,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研究会联合举办了"中国妇女就业论坛".  相似文献   

17.
秋风送爽,盛装的北京迎来了来自中美两国的各界姐妹。10月11日—10月14日,为增进中美两国妇女之间的交流,继1990年之后,美国环球交流公司和全国妇联第二次联袂举办“中美妇女问题研讨会”。美国和中国各地的280多名各界代表就共同关心的妇女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妇女参政:打破玻璃屋顶妇女参与领导和决策是衡量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也是妇女的一项基本权利。有代表认为,由于中美两国政治体制方面的不同,中国妇女参政主要是自上而下推动的,而美国则是自下而上进行。不过大家一致认…  相似文献   

18.
2019年11月21-22日,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主办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妇女权益保障的制度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华女子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全国妇联相关部门工作人员50余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9.
崔卫燕 《中国妇运》2003,(11):15-16
为期6天的全国妇联系统妇女发展部部长研讨培训班9月9日至14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举办。来自全国26个省区市妇联发展部部长和业务骨干参加了研讨培训。 这期研讨培训班是在中国妇女九大胜利闭幕后全国妇联举办的第一个培训班。培训班的目的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同志在接见中国妇女九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运》2008,(10):19-21
中国妇女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妇联外事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5年来全国妇联共接待外国代表团198个1419人次,其中部长级以上团组40个,先后在法国、俄罗斯、英国、巴西、泰国、韩国举办了中外妇女文化周活动,为促进中外人民的友好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部分外国友人对中国的评述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