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娅 《理论月刊》2006,14(12):103-105
短期自由刑的发展经历了萌芽、繁荣、争议与改革各阶段,在不同的适用语境下,可分别指法定刑、宣告刑、执行刑。我国的短期自由刑之内涵应界定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及拘役。因为这与我国法律传统、现行法典、司法现实、刑罚执行措施相契合。  相似文献   

2.
论行刑法治     
随着我国法治理念和法治事业的深入推进,尤其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定,监狱行刑领域的法治问题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和国家治理创新议程。依法治国在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凸显,其对于监狱活动的影响也日益加深。"行刑法治"既是对于行刑活动规范化要求和法治化构建的重要概括,也是我国现代监狱实践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前提。因此,我们有必要立足于监狱行刑的基本理论,着重从学理层面探讨行刑法治的基本内涵、具体内容和重大意义,为监狱领域贯彻法治思想和法治理念寻求理论支撑和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3.
《细雨中的阳光》通过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南方小城的爱与被爱的故事,表达了一个严肃的政治话题:自由。这正切合了当下“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题。好在我们开始进入法治社会、现代社会,并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现代法学的思想告诉我们,人的自由,不仅是整体人类的自由,我们更要个体的自由。自由和权利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个体的自由,权利就无从实现和落实;即使有了权利,没有自由的支撑,权利也不会牢固和持久,并且,权利会最终丧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4.
合理的刑罚结构是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础,文章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了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下,如何完善我国刑罚体系中的自由刑:一、无期徒刑;二、有期徒刑;三、管制;四、增加社区矫正刑。文章并针对刑罚制度的弊端,提出了修改的建议和措施,以更好地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实现刑罚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以商务、就业、学习等为目的的在华外国人口逐年递增。在这一背景下,外籍人员犯罪及其监管改造工作形势也日益严峻。而其中,外籍犯的刑罚执行制度和工作现状,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关于学术自由 ,中外学界有理性主义真理观说、为了人类福祉说、宽容说、出版自由说及思想自由、良心自由、精神与信仰自由说等。学术自由权应是精神自由权 ,具有非政治性和消极否定性。  相似文献   

7.
何谓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是衡量个人以及人类社会的价值尺度,古今中外的学者对自由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各色各样的自由理论。自由作为一种理念、原则和制度,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特定社会领域内获得按其各自意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按照法律规定,我国现行的刑罚执行体制,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权力系统的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和监狱所组成。但这一分散、多元的刑罚执行体制,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指出,应当将现由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承担的刑罚执行职能剥离出来,同监狱的刑罚执行一样,统一划归由全体的或者完善的刑罚执行职能部门———司法部行使,以实现刑罚执行一体化和专门化。  相似文献   

9.
执行和解既是民事诉讼法赋予当事人处分实体权利的一种诉讼权利,也是人民法院执行案件的一种结案方式,在执行中因其具有便于履行、有利于缓解当事人之间的冲突、节约执行成本等良好功能而为世界多数国家的执行立法所青睐.我国法律中的执行和解缺乏制度的特点,存在着种种弊端,尤其是和解协议的履行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使执行和解应有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完善执行立法,使执行和解在我国执行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放逐刑     
放逐作为一种古老的刑罚,中西皆行之久远.不过,从各国实践的情况看,放逐的发生、发展至最终的消亡是有其深刻原因的.结合到刑罚总体的发展史,刑罚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死刑、肉刑时代,自由刑时代,自由的刑时代.而从刑罚的主要表征看来,现时正是"自由刑"向"自由的刑"过渡的交接阶段.  相似文献   

11.
再论少杀慎刑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将是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指导全党、全国各方面工作的指针。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多种手段并用,坚持“以人为本”更要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从倚重“严打”转向“宽严相济”是一次重大的政策调整。少杀慎刑是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少杀慎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