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2008年朝核问题通过六方会谈在曲折中取得了一定进展。六方会谈的主要价值在于,既是促进对话、控制危机的渠道,又是通过国际协调施加压力迫使朝鲜弃核的强制手段。因此,六方会谈不仅将解决朝核问题,也将促成朝鲜半岛和平,最终将推进地区多边安全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后朝核阶段东北亚安全合作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进行核试爆,并以明确的语言宣布已经成为"有核国家",引起朝核问题、六方会谈以及东北亚安全合作的重要变化。这标志着朝核问题进入了"后朝核阶段"。朝核问题存在着朝鲜半岛无核化、朝鲜拥核现实化、朝核问题长期化三种可能前景,对六方会谈和东北亚安全合作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2010年以来,朝鲜半岛局势风云迭起、动荡加剧,成为朝核危机的又一场续曲.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朝核问题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冷战、爆发、升级和僵持固化四个阶段.朝核问题是冷战遗产、安全保障和朝鲜国家发展战略三位一体的宏大工程.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朝鲜依然愿意选择在关键时刻做出重大让步.但从长远看,朝鲜核战略已经明显呈现双轨化倾向.未来朝鲜半岛安全形势将受朝核问题的发展、美国的对朝政策、朝鲜国内政局以及国际社会的应对等要素的重要影响.中国与朝鲜半岛利益攸关,在朝鲜半岛新一轮危机到来之前应该调整好外交政策,做好应对.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国家利益、作用和前瞻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各方的努力下,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取得明显进展,通过<9·19共同声明>、<2·13共同文件>、<10·3共同文件>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朝鲜弃核"路线图"日趋明朗.在朝核问题上中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坚持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积极劝和促谈,与各方保持良好合作与沟通,使半岛无核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六方会谈中,中国发挥着主动积极、协调斡旋、平衡制衡、灵活机智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认同和赞赏.朝核问题的解决不容过分乐观,依旧任重而道远,但在中国努力斡旋下,朝核问题已经并将继续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5.
美智库有关解决朝核问题方案摘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核问题是美国无法回避的现实难题,也是美推进地区及全球战略的芒刺。自2002年10月朝核危机爆发以来,美学界围绕解决朝核问题纷纷提出各种对策建议和方案。现将美主要智库提出的方案摘介如下: 一、传统基金会提出集安全、经济制裁和利诱为一体的方案。 布什政府必须和日韩两国进行协调以迫使朝鲜履行国际义务,停止核武器的研发,并采取一系列步骤改善半岛的安全环境。美应要求朝鲜做到: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年朝核问题的发酵及朝鲜半岛局势不断升温,奥巴马政府时期实施的对朝核问题的"战略忍耐"政策走向终结。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对朝核政策做出较大调整,在操作层面更具灵活性和时效性。特朗普政府把抑制朝鲜的核与导弹能力的发展列为最迫切和最主要的外交议程,对朝鲜实施"强制接触"政策。通过强化"实力"加大对朝鲜的接触,以极限施压和次级制裁行动的升级,迫使朝鲜主动与美国接触,尽量避免军事冲突的发生。为实现迫使朝鲜重回外交谈判渠道的目的,美国新的朝核政策加大了与中国协调合作的力度。从当前形势看,朝核问题的解决需要新的思路和办法,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机制与实现半岛无核化可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7.
六方会谈:"朝核"背后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锋 《和平与发展》2005,23(2):44-48
"朝核问题"是东北亚区域冷战的产物.多年来,朝鲜一直游离于东亚区域安全环境之外,其自身"不安全感"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美国从其全球战略出发对朝鲜施压,是爆发危机的直接原因.问题的解决,仍然应当在"六方会谈"的框架下,建立"朝核问题"与"朝鲜安全关切问题"合而为一的机制,最终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  相似文献   

8.
王俊生 《东北亚论坛》2013,(4):19-27,128
中美作为对朝鲜半岛局势最具影响力的两个大国,两者没有实质性合作是包括朝核问题在内的朝鲜半岛问题久拖不决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为通过和平对话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进行了持之以恒的努力。但由于朝鲜所要的安全保障与良好的国际环境只有美国能满足,没有美国的合作,中国的努力只能体现为劝和以及在危机爆发时"降温"。美国不仅推卸应承担的责任,渲染所谓的"中国责任论",甚至宣称中国对朝政策本身就是问题的一部分。背后的原因不仅在于半岛的适度紧张能服务于美国东北亚其他的广泛安排,而且也在于中美在半岛问题上的目标优先性、政策手段选择等方面的区别。从未来看,朝鲜期待的摆脱国际社会孤立彻底获得国家安全,以及发展经济解决民生问题获得更大政权安全,必须与中美合作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在体会与解决朝鲜关切的基础上,中美合作促使朝鲜"两利相权取其重"实现"弃核"并促使其调整经济,仍是解决问题之道。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与调研访谈分析了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来的对朝政策。美国国内在对朝政策上存在巨大争议,但普遍支持特朗普政府的"极限施压"政策。美国各界对朝政策基本共识为:优先解决朝核问题,目标是无核化;先聚焦于对朝施压、再考虑实质性对话;优先和平解决、武力选项为后盾;2018年3月8日,特朗普接受与朝鲜举行首脑会晤,金正恩随后多次明确表示致力于半岛无核化,半岛局势出现缓和势头,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也迎来重要历史机遇。当务之急是美朝两国应相向而行,朝鲜应推进实质性弃核,美国应回应朝鲜合理安全关切,并回到多边合作轨道上解决朝核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问题上,存在着基本的共同立场,都反对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发展核武器,都主张通过六方会谈、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朝鲜核问题。但在如何以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的措施与路径上,中美存在着诸多分歧。这给双方在朝核问题上合作带来极为复杂的影响。在朝核问题深陷僵局的形势下,如何按照六方会谈"9·19共同声明"规定的"承诺对承诺,行动对行动"原则,通过一揽子方案,在推进落实无核化相关措施的同时,采取措施逐步终结朝鲜半岛的战争状态和冷战状态,是中美两国在朝核问题上进行有效合作的切入点,也是双方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发挥各自积极作用的共同基础。  相似文献   

11.
自去年10月以来,朝美核危机日益升级。美要朝放弃核计划,朝要美提供安全保证。2003年8月29日,关于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在北京结束。鉴于朝鲜核问题有着十分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因素,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不可能轻易实现。它的解决将经历重重困难,而且很可能是一个曲折和漫长的过程。本文试对美朝核问题再起的过程进行回顾,对未来美朝谈判中的核心难题进行分析,并对朝核问题对于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安全局势将会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乐山 《东北亚研究》2009,(1):F0002-F0002
观察近期东北亚地区安全局势,最吸引世人眼球同时也最令人忧虑的恐怕莫过于朝鲜半岛局势。4月5日,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进行了“发射活动”,紧接着又宣布退出朝核问题六方会谈,重启核项目,同时还强硬地表示,将“把一切制裁视为宣战”。  相似文献   

13.
朝核危机管理与中国的外交抉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集中探讨第二次朝鲜核危机以来中国有关朝核问题的政策,认为中国之所以打破常规,积极参与朝核危机的“国际管理”,主要受历史感情、经济政治与安全等方面的多重国家利益及中国应负的“国际责任”所驱动。在参与管理朝核危机过程中,中国排除困难,坚持半岛无核化、坚持和平与多边协商解决,反对激化矛盾,促成并主持了多轮“六方会谈”,推动有关各方在朝鲜半岛无核化及和平解决朝核问题等方面达成了原则协议,缓和了紧张局势,外交成就有目共睹。今后随着局势发展,中国将不断适应形势,调整有关朝核问题的政策,但仍将坚持半岛无核化及和平解决等原则,并将继续推进“六方会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朝鲜拥核的内外部因素分析,重新评估了朝鲜的核政策,反驳了目前西方学者在朝核问题上的6种观点,对朝鲜拥核的动机、强制弃核的效果、朝核问题解决的程序悖论、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作用、朝鲜经济变革的可能性以及六方会谈的未来等进行了论证。本文认为朝鲜弃核进程必须与安全关切紧密联在一起,弃核的实现又与朝鲜的经济改革存在相关性。必须强化六方会谈其他五方与朝鲜的立场和政策更为有效的协调,以多边模式整合碎片化的地区安全局面。  相似文献   

15.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是专门为解决朝鲜核问题而设计的,从2003年8月开始,六轮正式会谈创造了一个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新的案例经验,使朝鲜免遭美国的打击,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开辟了一条新路。但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迄今仍未得到解决,未来的出路是尽快说服美国、朝鲜回归六方会谈,在“谈”的过程中加强各方之间的政策协调与共识。  相似文献   

16.
张慧智 《东北亚论坛》2020,(3):30-42,127
2017年的朝核危机实质上是特朗普政府实施边缘政策而带来的一场危机,即,通过极限施压迫使朝鲜在战争和让步之间做出选择,以推动半岛无核化进程。然而,特朗普政府对朝核问题的危机管理因朝鲜的外交对冲、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的制约以及国际合作的缺失使双方谈判陷入僵局,美国国内甚至出现是否会默认朝鲜有核的争论。若要真正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特朗普政府的现实方案仍是设定有限目标,并由联合国安理会制定可逆条款,约束美朝不信守承诺的行为,以国际社会的担保减少美朝互信缺失带来的消极影响,加快推进半岛无核化的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17.
朝鲜不顾国际社会反对,于2009年5月25日进行第二次核试验,主因是第六轮六方会谈之后,朝外部安全环境变化及内部需要使其不安全感上升.这表明,迄今围绕朝核问题的外交努力药方不完全对症.要彻底解决朝核问题,中国外交似宜更加务实理性,在坚持和平协商大原则的前提下,适度调整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促进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持久和平、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朝鲜半岛局势与东北亚可持续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伊始,朝鲜进行了第四次核试验,美韩联合军演规模扩大,朝鲜半岛局势再度出现"痉挛性紧张",东北亚安全蒙上一层阴影。联合国安理会通过2270号决议能否促使朝鲜重返"六方会谈"难以预料,而美国欲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系统则遭到中俄坚决反对,东北亚安全与地缘政治格局增加了新的复杂性与变数。朝核问题的关键是美朝双方都坚信只有拥有足以毁灭对方的军事威慑力量才能获取本国的安全。然而,这种相同思维逻辑事实上已导致朝鲜半岛无核化与和平稳定的努力屡受挫折,一旦发生战争将是整个朝鲜民族的一场浩劫。在历史的重要关头,有关各国应该树立可持续安全观,寻求新的努力方向。在东北亚构筑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与可持续安全的安全共同体,或许才是朝鲜半岛无核化与和平稳定的未来出路。  相似文献   

19.
朝鲜半岛安全问题:中国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中国对朝鲜半岛安全的作用主要由中国因素、国际因素及二者相互作用来决定。过去,中国对朝鲜半岛问题奉行不主动介入的政策,但自2002年朝核危机再起后,中国开始介入朝核危机,推动了“六方会谈”。中国对朝鲜半岛的基本政策目标是维护和平与稳定,在半岛安全中主要发挥战略平衡作用。中国这一目标是通过中朝关系、中韩关系和中美关系等几方面外交政策来贯彻的。中国对朝核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政策目标,以及中国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中国扮演的是“诚实的调解人”角色,未来中国将继续为推进“六方会谈”进程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俄两国是促进和实现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的重要积极力量。冷战结束后,中国与朝鲜、韩国进行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俄罗斯则因综合国力的一度衰退及对外政策的起伏不定而丧失了曾经的巨大影响力,朝核问题和经贸合作是其目前的关注及介入重点。总体来看,中俄两国在朝鲜半岛保持着合作与协调的良好态势。其中,中俄在朝核问题上的互动比较频繁,两国持有相似或相同的立场;在经贸议题上,中俄发生激烈竞争与密切合作的机会相对较少。不过,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并不能完全掩盖中俄两国在朝鲜半岛所面临的潜流和暗流。一旦当前的合作背景发生了巨大改变,涌动的暗流便可能在一定时期、一定领域内给中俄关系造成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为了不断保持并持续增进中俄在朝鲜半岛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两国需要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塑造相互认同的价值观,协力合作解决朝核问题,从而共同促进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