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扩大就业应成为当前我国的优先政策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一般指向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这些目标相互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与互补性,同时又有矛盾和冲突,各国政府在选择宏观政策目标时往往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侧重。这在我国近些年的经济运行中也表现得非常充分。譬如,1993年我国经济出现过热,抑制通货膨胀成为其时首要的政策目标,于是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直到1996年底实现“软着陆”;1997年下半年后出于应付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缓解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之需要,我国又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的持…  相似文献   

2.
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无业可就"而是"有业不就",而"有业不就"的根本原因是就业岗位的低待遇和低保障造成的。所以,普遍提升就业岗位尤其是蓝领工作岗位的待遇和保障水平,从而普遍提升工作岗位的就业价值,是扩大就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就业,是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大学生分配难、农民进城找工作难……就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大难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分重视就业问题,第一次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并把增加就业与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一并列为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还进一步提出了扩大就业的思路、措施和要求,对此我们应该深刻领会。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民生之本”。预计未来五至十年,我国劳动力供求矛盾趋于尖锐,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相似文献   

5.
《宁夏党校学报》2012,14(6):77-81
实施重点项目建设,不仅要发挥固定资产投资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发展的作用,更要着眼于提升就业水平。提高就业水平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宁夏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谢昌荣  华阳标  叶小兰 《求实》2001,(12):23-25
针对目前我国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 ,本文提出了扩大就业的几点理性思考 :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 ,大力发展经济 ;加快建立和完善两个基础设施 ;加强劳动力市场与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 ,努力扩大就业。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多种矛盾交织的焦点。宁夏为扩大和稳定就业所采取的政策已显示出了实效,就业结构逐步优化,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就业总量呈稳步上升趋势。重视第三产业,改善就业结构;缩小二元经济,城乡联动就业;选择适合自治区区情的工业化技术路线,适当兼顾就业;坚持市场导向,适度政府调控无疑成为宁夏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就业是民生之本”。预计未来五至十年,我国劳动力供求矛盾趋于尖锐,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通过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劳动者就业在我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过程中,必须坚持效益与就业并重的方针,抓住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机遇,将劳动力数量优势转化为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在外贸领域走出一条类似于新型工业化那样的道路:既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高外贸的质量与效益,又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实现劳动者比较充分就业的两全其美目标.  相似文献   

10.
扩大就业的制度导向与约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就业主要是政府的责任,也只有政府才有这样的能力。政府在扩大就业问题上一般有两种办法:一是事前安排,重在治本;另一是事后补救,重在治标。但是,南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比如:人口多、底子薄、国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低,经济增长的优先地位及其紧迫性,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及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02,(9):25-26
首先,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位,既不同于“以官为本”,又不同于“以人为本”。其次,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基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2.
高健鹏 《学习月刊》2013,(16):38-38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我国目前正加快实施城镇化战略.从全国各地发展情况来看.进展不一.政策也有差异.实践中发现不少问题.其中最为突出和带有共性的问题是本地就业难,集镇房子建(买)好了.农民(工)却依然摆脱不了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被迫赴大城市谋生的现实。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有效解决本地就业问题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2011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42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5914万人。全国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34.8%;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占29.5%;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35.7%。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5863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21万人,有553万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  相似文献   

14.
李传良  李景祥 《奋斗》2010,(6):54-55
利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优势,发展小额担保贷款,支持下岗失业职工及各类弱势群体创业就业,对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指出,2004年以来,我国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初步成效,经济运行避免了总体上经济过热,国民经济在高速运行中实现了平稳、协调发展。但经济运行中旧有的突出矛盾并没有根本解决,同时又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城镇就业矛盾日益突出。针对这一矛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认真学习领会这一决策,对于全面推进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在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量出口加工型企业,因海外订单减少而关闭,导致一些人失业。国家适时推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应对方针。而要“保增长,扩内需”首要的是保证人们的就业岗位,十分注重充分的就业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最大的难题之一。中国就业的整体形势可以这样概括:总量上压力大,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首先,总量上压力大。近几年是我国劳动力供给的高峰期,每年新增劳动力1200~1300万人。即使只计城镇人口。2004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已达4.2%。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980万个,  相似文献   

20.
《求贤》2013,(2):40-41
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引起了社会极大关注。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2年就业工作的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什么是“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质量提高是否意味着劳动密集型岗位的减少,“中国制造”是否会因此丧失成本优势,大学生和农民工在其中又有哪些机遇?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