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炎迅 《各界》2011,(10):28-30
墓穴被挖开,孔子第76代嫡孙、衍圣公孔令贻的尸体跟着被拖了出来。孔令贻是孔林掩埋的最后一位“衍圣公”,这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的封号,自宋代起就世袭爵位。尚未腐败的47年前的脸,以及身体,此刻被划破,在1966年冬目的空气中,迅速氧化,变黑。  相似文献   

2.
宋洪斌 《侨园》2011,(5):24-25
齐白石是世界文化名人、20世纪中国画坛的旗帜。齐可来作为齐白石的嫡孙,谈起祖父、父亲以及自己,如数家珍,感触良多。我们沉浸到齐白石的传奇世界,也见识了白石老人第三子齐良琨之子齐可来。让我们听听他的叙述——  相似文献   

3.
《瞭望》2010,(32)
<正> 毛新宇:毛泽东嫡孙升将军8月2日媒体报,中国军事科学院宣传部日前证实,八一前夕,毛新宇已晋升为少将军衔,成为全军首位"70后"将军。毛出生于1970年,是毛泽东次子毛岸青之子,是毛泽东唯一的孙子  相似文献   

4.
张伯驹和末代皇帝溥仪的族兄溥侗、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并称"四公子".除诗词学家而外,张伯驹还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京剧艺术研究者等身份于一身. 张伯驹在盐业银行任总稽核,每年到上海分行查账两次.在上海"花界"遇上潘素,成就了一段姻缘.婚后在张伯驹的大力栽培之下,潘素成为著名的青绿山水画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先秦儒、法、墨诸家均重视治吏及其治更理论的异同,谈到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结合史实记述,比较全面地总结我国古代的治吏理论,尤其是儒家的治吏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德治经济;市场经济需要法治,同时也需要德治。胡怀应的“构建‘法德合治’体系”一文指出:法德合治的关键是既要立法,又要立德;法、德合治的基础是确保民权,劝导公益;法、德合治的核心是权出于法,力以德行;法、德合治的实质是爱民安民,富民教民;法德合治的实践是法主德辅、法德并举;法德合治的模式是国家推进、民众推进、养德为民、以德勤政。  相似文献   

7.
史学界对因俗而治的理解大多关注其地域性、民族性,很少有人以动态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它不但具有民族地域性而且在历史长河中体现出明显的时代性。这一点多不为人所发。清政府对伯克制度的调整表明,因俗而治理念下允许制度改革,以此推之,新疆建省理应是因俗而治的时代性要求和表现。而近代新疆动乱是因俗而治的“恶果”,还是因俗而治遭到破坏的表现。这也是十分值得学界探讨的。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市、依法治区是“依法治国”方针的区域化、具体化,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部门,是一项综合性、全方位、多层次的政治社会系统工程。如何做到依法治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副重担。一、福田区在依法治区中存在的问题1普法力度不够,法盲普遍存在“有法  相似文献   

9.
论“治吏”     
论“治吏”中共山西省委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淳坚持从严治党,这项工作的核心、关键、落脚点,就是“治吏”。所谓“治吏”,就是选好、用好、管好、教育好干部,并严肃处置那些不合格分子和腐败分子。尤其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解决好存在问题。“治吏”是借用...  相似文献   

10.
毛志成 《民主》2005,(2):46-46
一“文以载道”的口号是否值得去听姑且不论,单是那个“载”字就有大道理。载道、载事、载情、载理,以及载善或载恶,载是与载非,载美与载丑等等,都说明“文”仅仅是工具,没有无前提的独立存在价值。换句话说就是:无论是什么具体事都不做,只是当“专业作家”、“专业诗人”,或是专门以舞弄文字本身为业为趣,都是世上最无用的人。越是出名,越说明世界已经贱得可以。  相似文献   

11.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的性质决定了它在依法治市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发挥检察机关在依法治市中的职能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检察机关在依法治市中的地位、作用及需要解决的几个具体问题作~些探讨。一、检察机关在依法治市中的法律地位依法治币是依法治国、依法治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要求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最终完成由"人治"到"法治"的彻底转变,使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在这场伟大的制度性变…  相似文献   

12.
“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治理有效的重要途径。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外因理论出发,结合鄂西W村“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形成的地方实践,探索“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形成机理,可以发现“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形成实际上是乡村社会内部发展需求的内因与外缘之间互动互构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社会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即乡村自身发展需求是内因;党委政府领导、社会力量参与是外缘。未来促进“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提质增效,需遵循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基本原理,即党委政府领导与社会力量参与须因地制宜契合乡村社会自身发展的内部需求,才能够真正解决乡村治理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加大治懒治庸力度。落实这一要求,既是回应人民群众强烈诉求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张载的<诗经>学体现出"心性义理"的价值取向,通过解读<诗经>来获得"治心途径和天地之道".作为理学家,探讨"理"或"天理"的特点,指出"理"或"天理"的普遍性、根本性、伦理性,乃是张载<诗经>学思想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进程中,国家、市场、社会篓重力量的共同作用是村治制度产生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成为村治制度向前运行的重要约束条件。经过二十一多年的实践,村治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实践绩效,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然而其历史局限性也不容置疑.随着市场及社会,力蒙的发展壮大,原有国家、市场及社会力量的格局发生了显著交化。由于自身的限度,当前村治制度已经花法将由社会发展所造就的新经济、社会力量全部吸收进其中。面临着制度转型。多元主体共存下的协同、合作治理是其转型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09,(24):13-13
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什么意思?就是不要等病了再去治。已经晚了,要在未病之前就要搞好预防。  相似文献   

17.
薛凡 《学理论》2009,(20):129-130
陈寅恪学术成就的取得,学术地位的确立与乾嘉学派之影响关系甚密。陈寅恪治史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广读博证的考据学风,善于疑古善于发现问题的史学思维和他的研究方向都是渊源与乾嘉学派。  相似文献   

18.
这次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四位一体、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有机统一。其中,“照镜子”是前提和基础,只有照准、照透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才能有的放矢、不放空炮,教育实践活动才能不走过场,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10,(24):36-37
未来数十载,亚洲的地缘政治格局将如何演变现在还难以预料。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未来几年,亚洲至少可能出现四种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各地城市党委、政府也提出了依法治市的目标。依法治市有许多方面的工作要做,而依法强化城市管理,则是一个需要经常予以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