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岑燮钧 《各界》2014,(6):53-54
大宋国的老百姓都替皇帝着急。皇帝你再这样闹下去,一旦沦为亡国之君,会有好果子吃吗?可是,赵佶一点也不着急,该踢足球还是踢足球,该画画还是画画,管他前有狼后有虎,该玩还得玩。大不了让儿子做皇帝,自己做太上皇,岂不更惬意?等到金人逼近,他果然撂挑子,做他的太上皇了。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4,(34)
我国大中城市的危旧房负载着太多的问题和怨言,不改造不行.改造当然离不开钱,可又不仅仅是钱.拆迁补偿费低了居民不乐意,高了政府负担不起;新房的价格太低赔本,高了老百姓买不起;迁得远了,又有人说:莫非有钱的住城里,没钱的就城外“请”!解决矛盾,究竟靠什么?  相似文献   

3.
押沙龙 《各界》2011,(2):62-66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符坚决定倾注全国之力,征服东晋王朝。这个消息对东晋政府来说,当然是个噩耗,但是对前秦的老百姓来说,也是个灾难性的消息。符坚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每十个男丁抽一个的比例征发军队,而且要把全国的马匹,不管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一律征发供远征军使用。  相似文献   

4.
历史无奇不有,皇帝和外戚的身份,有时候还会转换。曹操杀害伏皇后之后,就把女儿曹节嫁给了汉献帝做皇后,从这个意义上说,曹操和曹丕父子都是外戚。曹丕篡汉成为魏文帝后,汉献帝还活了很久,他从皇帝变成了皇帝的妹夫,标准的外戚。当然,皇帝成功转型外戚的难度很大,倒是外戚转为皇帝,史上不止一例,很有励志意义。  相似文献   

5.
完者忽都是元顺帝的第三任皇后,高丽人。元顺帝名叫孛儿只斤·妥催帖睦尔,是元朝的第十一任皇帝,也是元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在完者忽都之前,顺帝先后立了答纳失里和伯颜忽都为皇后。在答纳失里为皇后时,完者忽都还只是皇宫里的一个小宫女,  相似文献   

6.
专家也误人     
吴志实  韩一民 《民主》2008,(10):45-45
大凡专家说话.老百姓一般都深信不疑。既是专家.差不多都是某一领域的权威,权威是什么?就是他那个专业里顶尖或是一言九鼎的人物。对这样的人,你有什么可怀疑的?相信不是白痴或是傻瓜.只要思维正常就不该对此有什么匪夷所思。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对专家抱以信任,对权威给予尊敬。专家是了得的人物!所以古往今来,人们都想成专家.当专家.崇拜专家。  相似文献   

7.
小议"官话"     
“官话”,是指官场上流行的一种官员特有的话语系统,据说,它肇始于清代雍正时期。当时,有一批广东、福建籍的地方官被召见,南方官员的粤语和闽语令皇帝在听完一番冗长的汇报之后一无所知。雍正皇帝敏锐地发现。如果老百姓连官员的语言都听不懂,何以治理?此外,上下级官吏说话相互听  相似文献   

8.
刘诚龙 《各界》2011,(1):3-3
据说,道光皇帝是个好皇帝,别的不说,他很富有中华民族的节俭美德,“观国史所载,帝节俭之德,亦不可及,至暮年尤甚”。这话说的是道光皇帝之节俭美德是没人可比得上的。“然帝或思食一物,而知其价甚昂,则止而不索”。他想吃东西了,都要先问个价,如果价格很高,他就不吃了。比如他想吃鸡蛋,内务府给的价格是每枚七八两银子,道光皇帝就常常省着不吃。  相似文献   

9.
让家门→校门→机关门的干部到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一线挂职实战,树立战场选马的导向 2005年被安排到一线挂职参与征地拆迁工作后,沈翔才真正走进过老百姓的家门,亲耳听到群众的抱怨和骂声。  相似文献   

10.
陆士华 《民主》2009,(7):52-52
2009年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发表社会蓝皮书.公布城镇调查失业率是9.4%,而政府工作报告报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6%。老百姓就产生疑问了:是不是政府工作报告不说实话?这个问题反映给温总理,温总理当时说:“今后各部委都这样.只要网上出了个什么东西是需要解释的。你们不用请示我,你们赶紧上网去解释,别把问题拖成一个不得了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旧城改造强制拆迁中应注意的几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城改造拆迁中,往往会遇到个别或少量拒不拆迁的“钉子户”。这些“钉子户”,成为影响拆迁建设大局的“拦路虎”,因而拆迁人、拆迁主管部门、当地人民政府往往将其列入强制拆迁范围。但是,在最终确定强制拆迁对象时,应当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拆迁人依法办妥拆迁手续。  相似文献   

12.
王浩 《各界》2012,(11)
明朝抗倭的故事,得从太祖朱元璋说起。开国皇帝就是有气派,直接派使者下国书到日本,喝令“日本国王”:不取缔倭寇,就发兵把你抓起来!  相似文献   

13.
岑燮钧 《各界》2011,(12):44-46
元善见大概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做皇帝,因为他的父亲只是北魏的一个亲王而已。可是,偏偏这样的好事落在了他的头上。那一年,他只有11岁。11岁,本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可是,做了皇帝,大概再要无忧无虑就难了。谁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度过青春期的。  相似文献   

14.
李开元 《各界》2011,(7):52-56
秦始皇的一生,迷雾重重。重重迷雾当中,隐藏得最深的疑案之一,就是他的后宫是谁?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后宫都有记载,特别是皇后,那是母仪天下的第一夫人,按制度,是必须树碑立传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皇后,也就是始皇后是谁,史书上却完全没有记载,两千年来没有人知道,  相似文献   

15.
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是大规模拆迁赢得社会支持和实现多元共赢的前提五年内使1500万平方米棚户区内的100多万居民住上新房——今年,由吉林省委书记、省长挂帅启动的庞大工程,写下了老工业基地吉林的历史之最。在首先保证群众居住利益的政策前提  相似文献   

16.
城市拆迁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过程,但在拆迁过程中由于利益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钉子户"现象。在尊重与保护私有财产的时代背景下,对城市拆迁问题从法律、政府与公民三个维度进行审视,有利于促使城市拆迁工作顺利开展,也使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得到有效的尊重与保护。  相似文献   

17.
韩小博 《各界》2014,(9):50-53
东汉、唐朝和明朝是中国宦官危害最严重的三个朝代,但东汉的太监经常受到外戚的制约,明朝的太监即使跋扈如魏忠贤,也是皇帝一句话就可以办掉的。所以,这两个朝代的太监终究还是奴才。唐朝的太监们就大不一样了,自唐肃宗时期的李辅国开始,朝廷大臣的任免、皇帝的废立,甚至于皇帝们的生杀大权全部都由他们一手把持,真正实现了“翻身奴才把歌唱”,着实令前世和后世的同行们眼红一把。  相似文献   

18.
倪万英 《学理论》2009,(18):106-107
人们通常熟悉的都是汉武帝的法律思想,认为他是西汉繁荣的功臣,而不认为汉文帝是个因循守旧的皇帝,或是一个无所作为的皇帝,其实汉文帝才是一个脚踏实地的改革家,一个西汉王朝的忠实维护者。正是在他的清静无为的法律思想指导下,汉朝才得到了休养生息,为西汉王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从而把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顶峰。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核心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怎样“代表”?可以说出一千条、一万条,如果拣要紧的说,实际上就是一句话:为老百姓办实事。 为老百姓办实事,一句普通的话里至少包含着这么几个不容忽视、也不能更改的要素:第一,是为百姓办事,而不是为个人、为家庭、为朋友、为亲属、为上级领导办事;第二,所办的事是老百姓想办、要求办、急于办的事情,而不是跟老百姓的需要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事情;第三,办的必须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而不是虚假浮夸、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事。 为老百姓办实事,要实事求是,要有一个从实际出…  相似文献   

20.
千里马     
千里马是大臣从草原上找来献给皇帝的,皇帝对千里马很满意,特地为它量身定做了一辆新马车。这天皇帝出游,决定试试新马车。 马车走了不到一里地,皇帝就不满意了。千里马脚力太好,速度很快,马车里坐着很抖,皇帝坐得很不舒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