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宋哲元守土华北功不可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哲元守土华北的主要功绩有五个方面:牢牢掌握冀察政务委员会的决策大权,决不让实权落在北洋余孽及汉奸亲日派手里:顶住日本要冀察政务委员会与冀东伪政权合并的图谋,镇压汉奸武装和取缔各种伪自治组织:坚持“抢口不对内”,拒绝与日方签订中日共同防共协定;服从中央训令,不与日方正式签订华北经济提携协定:在日本军事威胁面前针锋相对,不甘屈服。  相似文献   

2.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底占领北平和天津。日军沿平绥、平汉、津浦三路扩大对华北的进攻。为了求得“速战速决”,迫使国民党投降,日军集中兵力进攻国民党统治中心京沪地区。南京,是国民政府所在地,又有孙中山总理的陵墓,南京的得失,事关士气民心,亦为国际所注目,对  相似文献   

3.
张启祥 《各界》2013,(1):28-29
1932年,根据天皇的饬令,日本军部组建了最初的细菌武器研究机构——“细菌研究班”,对外称“防疫研究室”。随着侵略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帝国主义的细菌战活动也更加疯狂。1936年,日军在其占领的哈尔滨、长春成立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100部队。此后,日军又在北京、南京和广州等地先后成立了多个细菌部队。1942年,新加坡“冈字9420部队”的成立,标志着日军的细菌部队已形成了具有一定作战能力的完整的细菌战体系和指挥系统。  相似文献   

4.
李明 《各界》2010,(12):21-22
张自忠上将是二战中牺牲的军衔最高的军人,在今人看来,他毋庸置疑是决死抗战的肝胆忠烈,是威震敌胆的民族英雄。然而让人想象不到的是,正是这样一位伟人竟曾被公众舆论痛骂为“华北特号汉奸”,并最终无奈地以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相似文献   

5.
“小汉奸”三字对他的刺激 1922年10月20日,日本鹿儿岛山间一幢农舍里,一个男孩呱呱坠地。孩子的父亲是中国湖南沅陵的留学生周佛海,母亲是湖南姑娘杨淑慧。周佛海为新生的幼儿取名“周幼海”。  相似文献   

6.
读传记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哪怕是坏蛋的传记也不例外。最近读了当年大汉奸陈公博的传记,就有了一点有趣的发现,那就是他并不是一开始就铁了心想当汉奸。他不但顾虑重重,还劝汪精卫暂时不要与日本人来往。汪精卫与日本人勾结他并不赞成,发“艳电”向日本示好更不赞成,但又说服不了汪精卫,因为汪精卫地位比他高,资历比他老。到香港以后,他以侍奉老母为名,隐居起来,闭门不出。他早年丧父,母亲多年守寡,现在尽孝,谁也说不出什么。  相似文献   

7.
《各界》2010,(4):F0002-F0002
1、“九一八”事变爆发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对中国东北地区发动了武装进攻。19日凌晨4时,日军向长春发动总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相似文献   

8.
美国众议院7月30日通过口头表决方式,通过一项谴责日本在二战期间强征亚洲其他国家妇女充当日军“慰安妇”的议案,要求日本政府以正式、明确的方式承认“慰安妇”阿题,就这一问题进行道歉,并承担相应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9.
周惠斌 《各界》2011,(12):67-68
周作人的一生可谓大起大落、错综复杂、充满矛盾。周作人既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功臣,是对日本军阀深恶痛绝的清醒之士,又是出任日据时期教育督办的民族罪人。他在日伪时期充当了为国人不齿、为士林所共愤的落水汉奸,不能不说是他一生难以回避的最大的耻辱所在。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教育讲座⑥──创造太行山根据地的最初几次战斗(役)文/杨晓安1937年11月上旬,日军侵占太原之后,又继续南犯,华北大部地区相继沦入敌手。50万侵华日军中,在华北即达9个师团又5个旅团约30万人。国民党在华北虽有兵力60万众,却因执行消极抗战...  相似文献   

11.
1999年4月28日新华社发出一则消息:中国学者苏智民经过6年调查研究指出,中国是日本侵略军实行的慰安妇制度的最大受害国,在40余万各国慰安妇中,有20万是中国妇女。上海是日军慰安妇制度的起源地,日军的第一家慰安所就在上海。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有80余家慰安所。慰安妇制度是日本在侵略战争中强迫各国妇女充当日军性奴隶的制度,是人类数千年文明史上找不到第二例的对女性进行集体奴役、摧残的现象,充分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残忍和暴虐。战后数十年,日本政界一直企图掩盖、否认这一事实,苏智民的研究,彻底揭露了日本在侵略战…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有的学校在假期里,将中学生”关”进集中营,以便通过亲身经历,重温新加坡沦陷时期的历史,体验当时人们生活的苦难。整个活动的高潮,是让学生到福康宁公园的战场里度过一天。届时空袭警报响起,轰炸声连天,日军大屠杀的片断就在他们面前再次“演出”。学生们也从“日军”手中领到一些“日本香蕉钞票”和配给卡来购买或领取生活必需品、饮用水和粮食。为了使这项模拟活动更为逼真,学生还穿上那个时代的衣服,一尝那个战乱时代的食物,如蕃薯粥、炒蕹菜等,并能读到当年报纸的报道。负责策划和筹备这个历史学习营的教育部历史与社…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揭露自己亲身经历的战争犯罪需要勇气,尤其在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翻案之风愈演愈烈之际,承认并揭露南京大屠杀罪行,就更需要勇气。然而,有一位原日军士兵则无所畏惧,公开站出来,这位勇敢的老兵就是东史郎。东史郎生于1912年4月27日C1937年8月26日应征入伍,参加侵华战争。他有记日记的习惯,在作战期间,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部记录下来。他先后参加了侵占华北、南京、徐州、汉口、襄东等战役,在(阵中日记)中如实地记录了日军所到之处杀、烧、淫、掠等暴行。战后的几十年来,东史即不断反省自己在侵华战争中的罪行…  相似文献   

14.
有“万金油大王”、“报业大王”之称的胡文虎,由于1943年一趟“东京之行”,多年未被背上了“汉奸”的黑名。胡文虎到底是爱固的侨领,还是媚敌的汉奸?经过历史学家们半个世纪的考证,现在终于水落石出,并促进了他的千金胡仙去年的大陆之行。  相似文献   

15.
宫文婧 《学理论》2011,(30):81-83
美国国家档案管理局(NARA)于2000年、2007年先后两次解密有关日本细菌战档案资料,10万页的解密档案揭示了二战后一直被掩盖的日军发动生物战和细菌战的罪行记录,以731部队的文件、电报、照片、日记、报道、证词、审讯记录等确凿的史料证实了日军进行细菌武器研究、实验、生产以及发动细菌战争的历史事实。在对美国解密的日本细菌战档案进行筛选、整理、翻译的基础上,结合以往调查研究掌握的相关资料,从日军对细菌战攻击方式的研究入手,以日军在江西发动的细菌战为例,揭示了日本公然违反国际公约进行细菌战的罪行。  相似文献   

16.
最近,日本政界和舆论界的某些人,悖历史,逆潮流,又刮起一股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翻案的阴风,主要表现是: ——否认侵华日军在南京进行大屠杀的惨案。日本众议员石原慎太郎11月10日对日本共同社记者发表谈话说:“我不认为发生过所谓(南京)大屠杀,请去问问自民党的政治家”,“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相信有过‘南京大屠杀’这回事”。在此以前,石原还在美国杂志《花花公子》10月号上发表谈话说,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屠杀了30多万中国人(1937年),是“中国人制造的谎言”。  相似文献   

17.
张恺新 《侨园》2020,(2):22-24
这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九·一八"事变后,为避免辽宁全境沦陷,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政集团做出过一番努力,重要标志就是在锦州设立东北军政行署和加强以锦州为中心的辽西地区的防卫。其间,发生了日机轰炸锦州、痛歼汉奸武装、"锦州中立区"外交努力破产等事件,最终于1932年1月在日军大举进攻下,在辽西铁路沿线和锦州外围激烈交战后,东北军被迫撤入关内。锦州抗战展现出辽宁爱国军民对日本侵略的不屈不挠抗争精神,在中国十四年抗战史上谱写了悲壮的篇章。  相似文献   

18.
今年4月2日,上海师范大学成立了一个“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由该校教授苏智良先生任中心主任。从此,中国慰安妇研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慰安妇研究是一个敏感问题。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军到达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就随之而来,南京沦陷之后,被日军奸杀的中国妇女就达8万人之多,因此后来就产生了慰安妇制度,日军所到之处,即设立各种慰安所,强征当地  相似文献   

19.
陈斌华 《侨园》2002,(2):12-13
幽灵,一个“台湾独立”的幽灵,正在台湾岛内游荡。“台独”最早的历史渊源还应该追溯到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清廷战败后,1895年被迫到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神圣领土台湾省被割让给日本。日本军国主义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后,中国将依据《开罗宣言》光复台湾岛和澎湖列岛。在听到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消息后,日本驻台湾“总督”安藤利吉策动部分军国主义分子和收买下的台籍汉奸分子,在台湾建立起密谋“台湾独立”的地下组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蒋介石率领国民党军队的残兵败将退踞台湾。美国、日本一方面与做着“光复大陆”迷梦的台湾当局继续保持所谓的“外交关系”,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军并把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把台湾作为对新中国形成包围圈的“不沉的航空母舰”;另一方面又扶持台湾士绅廖文毅等人搞“台独”活动。1950年廖文毅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了所谓“台湾民主独立党”,公开树起“台独”旗帜,开始了分裂中国的阴谋活动。这一事件被视为“台独”这一历史“怪胎”的呱呱落地。 1951年“旧金山和约”在海峡两岸均未参加的情况下,违背  相似文献   

20.
蒋建国 《团结》2005,(5):37-39
我的父亲蒋光鼐,他的名字永远和十九路军,和中国抗日历史上那次彪炳史册的战役——“一·二八”淞沪抗战联系在一起。这场战役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刻,打响了中国正规军队抵抗日本侵略军的第一枪!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吞并整个中国的野心。他们在上海制造事端,借此提出无理要求。1932年1月28日晚11时30分,日海军陆战队向上海闸北驻军进行突袭。淞沪抗战在日军不宣而战情况下爆发了!战争爆发前不到两个星期,当时任驻守淞沪的中国军队第十九路军总指挥的父亲洞察到了日军的侵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