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唐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和兼容性最强的时期,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和市民生活极大丰富都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沃土。侠义类的《谢小娥传》和神怪类《周秦行纪》就是中唐传奇的两颗明珠。《谢小娥传》以其独特的叙述方法成功塑造了替父报仇的英勇机智的谢小娥这一形象,并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周秦行纪》则作为牛李党争时期作品选用冥遇这一题材抒发作者政治观点。  相似文献   

2.
范昕 《学理论》2010,(26):183-184
在中国诗歌发展流变中,唐代大历诗歌不应被看做是盛唐诗歌由高峰急转直下的倒退与衰落,而是有意谋求对先代诗歌成例的突破革新,是"宋诗突破唐诗"之变的先声。这种突破精神贯穿中唐至韩愈、孟郊、李贺。而晚唐诗可看作是"突破"的中止与盛唐诗风的回潮。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27)
唐人在诗歌中多次提到对杨贵妃之"恨",不同时代的诗人虽心态各异但都可以用"恨"来概括。盛唐的杜甫极力批判杨贵妃的祸国殃民,他的恨缘于儒者的使命感。中唐白居易之恨更多的是一种遗憾,为爱情遗憾,为由爱情引发的政治悲剧而遗憾。晚唐的小李杜之恨更多的是借古讽今,对国家将亡的恐惧和无奈。  相似文献   

4.
华庥 《瞭望》1996,(38)
这些天,美国导弹袭击伊拉克(美谥之为“惩罚”),闹得全球风雨。 美国大选四年一度。大选临近,竞选双方互相攻讦,无所不用其极。外交经常成为大选赛场中攻打对方的牌。“惩罚”伊拉克就是美国外交事务受制于国内党争的宿疾的又一次大发作。通常说“外交是内政的继续”,是指外交一般要服从国内政治和国家利益的要求。但,这句话在美国已经变形,变成“外交是党争的继续”。不仅大规模袭击伊拉克如此,美国对待其他国际事务,如波黑战争、对华政策等,都曾经成为党争中的筹码。 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刚刚开过。多尔和克林顿正式摆开争夺总统宝座大战的架势。多尔在内政外交多方面找岔儿,  相似文献   

5.
若何 《侨园》2012,(2):47
也只有晚唐这样的时代能够孕育出李商隐了.李商隐一生,于进退沉浮之间耗尽心血,却始终只能寄身幕府,沉沦下僚.如果不是因为他的笔,他所有的得意与失意,恐怕会与高居庙堂之上决定他命运的大人物们一样,在时代的大幕落下之后,很快湮没无闻.因为他的这支笔,也让我们得以窥见在晚唐的无限夕阳中,人们曾经演绎过怎样的滑稽荒诞和凄凉悲壮.  相似文献   

6.
谁都没有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之世,会冒出一个唐宣宗。  相似文献   

7.
在唐传奇《郭翰》篇中,大众认知中一向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织女,其形象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试从《郭翰》篇展开,分析唐传奇以至唐代文学中女性意识崛起的倾向,并进一步论证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总的来说,唐代科举制度选拔了大量人才,为唐政权的巩固与国家的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唐代科举制度尚文学的取士标准不仅有违传统“以德为先”的取士取向,而且在实际过程中表现出对入仕者德行考察缺乏健全有效办法的弊端,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追求浮华、世俗化、实用化及舍本逐末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官不得人,对即将入仕的官员道德考察不力。  相似文献   

9.
晚唐作家裴铏的文言小说集《传奇》是一部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著作。书中多写神仙诙谲之事,具有浓郁的仙道色彩,从仙道方面论述了成仙人物的各种类型:豪侠之士;崇道之士;痴情之士。  相似文献   

10.
杜甫是盛唐向中唐转折过程中出现的伟大诗人,对中唐及其以后的文学影响深远。柳宗元作为元和时期著名的诗人,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杜甫的影响。柳宗元诗歌不仅受到了杜诗的史诗品质的影响,其诗歌的风格、创作手法、语言等也都与杜诗有着一定的承继关系。  相似文献   

11.
唐璐 《瞭望》1998,(12)
人才印度软件业悄然崛起的秘密武器唐璐近几年,随着本国软件设计师的日益匮乏,越来越多的西方公司已经把印度的计算机软件和服务公司看成是首选的对象,以期得到维持和提高自身竞争力所需要的信息技术。这其中就包括上百家被美国《财富》杂志列为世界前500名的大公...  相似文献   

12.
独揽朝纲     
万历帝后期,党争的主角是浙党、齐党和楚党三党。后来东林党崛起,浙齐楚三党停止纷争,联手对付东林党。泰昌帝刚登基时,东林党人周嘉谟出任吏部尚书,提拔了大批东林人士填补万历晚年以来的职务空缺,给东林党的掌权和壮大提供了充分保证。  相似文献   

13.
王丽 《学理论》2011,(27):79-80
晚唐苏子矜夫妇合葬墓于2003年在河北宣化发现,墓中出土有二者的墓志。河北宣化在唐朝为武州,与志文中的幽州,属于北部边远城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据墓志中记载,苏子矜及其儿子都为唐雄武军或幽州节度使要员,所以苏子矜夫妇墓志为研究宣化及其周边地区唐代晚期的历史、军事制度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泽平 《各界》2008,(6):53-56
一   唐代才子众多,如繁星满天,但在风流倜傥这方面,有一个人可谓是先知先觉,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就是晚唐杰出诗人--杜牧.……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24)
《焦湖庙祝》出自志怪小说集《幽明录》,是一篇简单短小的笔记体小说;《枕中记》是唐传奇,叙述详细。可以说,《枕中记》的故事原型正是脱胎于《焦湖庙祝》,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就这两篇小说从多个角度进行对比,进而探索志怪小说到唐传奇的嬗变,以及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从7世纪到9世纪,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期间又带回具有唐朝特色的物品即唐物。所谓的唐物具体是指唐宋时期传入日本的香料、陶器、琉璃、纸、测量工具、书籍、药、茶等物。这些物品作为媒介由遣唐使带回日本从而传播了以唐宋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同时构成了日本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唐绍仪每到总统府,袁世凯的侍从宫们议论纷纷:“唐总理又来欺负我们总统了。”袁怀疑“唐挟同盟会以自重,有独树一帜之意”。他多次暗示唐“有所为,有所不为”,劝唐退出同盟会。唐斩钉截铁地回敬说:“宁愿不当总理,断不牺牲党性。”袁世凯酸溜溜地对唐说:“少川,我老了,你来当总统吧!”  相似文献   

18.
满凤 《学理论》2010,(26):173-174
李商隐作为晚唐著名诗人,一生郁郁不得志,穷愁潦倒,但他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后人读之,晦涩难懂。张尔田的《玉溪生年谱会笺》则将李商隐行年事迹,一一钩沉,知人论世,诗史互证,确有起列发凡且集大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引入了"切换"的概念,试图通过论述说明,唐王朝从始至终一直处于一种"被动"或"主动"的权力"转让"过程中.而这种权力的"转让"过程,也正是政治代理者不断被"切换"的过程,也同时是中央权力不断削弱的过程.由此唐王朝走到了它的尽头.  相似文献   

20.
在毕生的革命实践中,孙中山形成了超越狭隘阶级界限的,旨在为民谋利、为国奋斗的政党观.孙中山认为政党是巩固国家、代表民意的政治团体,要素包括党纲、党人、党势、党魁、党见与党争.关于政党的使命,孙中山认为它是建国之基和人民福利的谋取者.关于政党建设,孙中山指出当与时俱进、锤炼党德、管理有序、加强执行力与主义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