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北江公学(以下简称“北江公学”)是解放初期,根据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粤赣湘边区党委“培养革命干部,接管城市政权” 的指示精神,由中共北江地委创办的一所革命干部学校。 为了培养大量的革命干部,以适应解放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早在1948年9月就强调指出:“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要求我党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的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战争的第3年内,必须准备3万至4万下级、中级和高级干部。以便第4年内军队前进的时候,这些干部能够随军前进,能够有秩序地管理大约50…  相似文献   

2.
李梅  揭冰 《世纪桥》2021,(3):38-40,57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干部培养工作.在解放战争时期,湖北随州洪山镇创建的江汉公学被称为革命干部的摇篮,党育人才、桃李芬芳,在湖北干部教育史具有重要地位.深挖历史资源,从江汉公学办学实践中汲取经验智慧,传承优良作风,对新时代干部的培养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董恒峰 《湘潮》2011,(10):24-27
1944年7至11月,张藩担任苏中公学专职副校长5个月时间,为新四军和苏中解放区培养了一大批军地人才。苏中公学的学员毕业后分布在各条战线。后来有的担任军师职干部,有的担任地方司局级和地、市、县级领导职务,还有的成为作家、艺术家、教授、研究员和其他专业人才。张藩桃李满天下,当年的学员亲切地称他为“咱们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1,(24):24-24
为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适应现代培训新趋势,全国干部教育培训网在线学习平台——公学网于目前正式开通。  相似文献   

5.
学者型官员:不只是标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一大批学有所长的专家型干部相继进入党政领导机构,学者型官员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强调革命资历的“革命官员”以及在改革开放初期较为倚重的“技术官员”相比,这些专家型干部在知识结构上无疑更加牢固。  相似文献   

6.
翁泽生(1903-1939),祖籍福建省厦门同安,出生于台北。台湾共产党重要创始人之一,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工会联合会宣传干部、台湾共产党驻上海联络员、共产国际远东局联络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全总)党团秘书长和中共中央巡视员等职务。1914年9月,翁泽生进入家乡的太平公学读小学,因不满日本推行的“奴化教育”,于1920年7月到厦门同安陈嘉庚办的集美中学读书。来到魂牵梦萦的故乡的翁泽生,如饥似渴地吮吸先进思想和文化知识的养份。在这里,他聆听过孙中山、鲁迅、蔡元培、马寅初、林语堂等的讲座,了解了“五四”运动中中国青年的奋起抗争,接触到了《新青年》、《向导》、《先驱》等进步刊物,翁泽生的人生信念发生了激烈碰撞。深受进步思想沐浴的翁泽生,表现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成了革命的初生牛犊。1924年6月,翁泽生考入了厦门大学。学习之余,  相似文献   

7.
1923年以后,中国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中共确定了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年,孙中山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共产党帮助下,改组国民党。1924年创办了共产党参与领导的黄埔军校,建立了革命军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形势迅速发展,国共双方深感革命干部力量不足,要求苏联在原东方大学培训干部的基础上增加培训人数。在这种要求下,苏联于1925年建立了“中山劳动大学”,专门招收中国学生。其目的在于,用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共产主义群众运动的干部,培养中国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干部”。第一批学生118人于1925年10…  相似文献   

8.
早就听说过何俊才老前辈的一些感人事迹,对他不寻常的革命经历和正直的为人十分景仰。何老1938年参加革命,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国民党第七战区北江挺进纵队中共特派员兼党支部书记,中共清远、三水、花县边区工委书记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粤赣湘边纵队北江第一支队司令员兼政委、翁江地委书记,建国后任北江专员公署专员、广东省卫生厅厅长、省文教办主任和省科委党组副书记等职,离休后仍不辞劳苦地为老区建设奔忙,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出力。  相似文献   

9.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早期就曾强调:“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他还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当前,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把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  相似文献   

10.
人生算术     
文书写作自古以来就是“政事之先务”和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因而历来受到政治家的重视。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毛泽东同志就在全党提倡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强调“革命干部必须能看会写”。新的形势对革命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有些领导却依然不善于拿起笔杆子,对于自己领导范围内的  相似文献   

11.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饭包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点灯笼访贫农。”  相似文献   

12.
周其鉴是广东农民运动的四大著名领袖之一,是我党早期开展武装斗争的先驱者之一。他为北江地区的农民运动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促进了广东以至全国的农民运动的发展。 北江地区包括由江、英德、清远等15个县,粤汉铁路纵贯南北,韶关是北江地区的政治中心,历来是兵家重地。1924年1月,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促进了广东农民运动的开展。这时,共产党员周其鉴遵照党的指示,出任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1924年,广东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周其鉴、阮啸仙、罗绮园等先后到北江进行革命活动,为开展北江农民运动打下思…  相似文献   

13.
《红岩春秋》2008,(1):10-11
1月7日,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同志参观了刘伯承元帅纪念馆,就“充分发挥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等革命传统教育阵地作用,切实加强全市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作了重要指示。最近,市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革命传统教育阵地作用,加强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市革命传统教育阵地建设,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提出了总体思路、具体部署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福建公学校史审订暨建校四十周年纪念会,于1989年6月16日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召开。原闽浙赣省委领导和有关老同志、福建省委党校和省闽浙赣党史办负责人,福建公学干部、校友共  相似文献   

15.
“骆驼”、“被子”、“党内的妈妈”。这是任弼时同志的三个绰号。十分形象。好记也好懂,把一位老党员的革命情怀和优秀品质刻画得细致入微。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党的新生力量精心培养,对革命的同志细心关怀,任弼时的人格力量对今天的各级干部是很好的镜鉴。  相似文献   

16.
要俊秀 《先锋队》2014,(10):49-49
为进一步树立廉洁家风,建设幸福家庭,不久前,沁水县纪委开展“当好贤内助、建设廉洁家风”主题教育活动,旨在通过开展“四个一”活动使各位家属认清贪之害、廉之爱。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县直部分单位“一把手”家属共51人参加了活动。一是观看一部警示教育片《管好“身边人”》,增强反腐倡廉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二是发放一份廉政倡议书,动员干部家属争当廉内助,共筑家庭廉政防火墙;三是签署一份廉政承诺书,组织每名家属履行承诺,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四是接受一次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干部家属到沁水县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先烈,接受传统革命教育。  相似文献   

17.
闽南公学是在1949年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建设新闽南急需人才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1949年9月下旬,漳州一解放,从太行山随军南下的地委与坚持原地斗争的闽南地委在漳州会师,立即成立了中共福建省第六地委(后改为漳州地委).面临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地委成立的第二天,就把支前、剿匪、接管新解放区、建设新闽南的重大任务提到了首要议程.地委认为,针对南下干部不懂当地方言的特殊情况,迅速培养一批精干、通解闽南语的干部是适应当时迅猛发展的形势的需要.地委全体委员果断决定创办闽南公学,承担培养政治、经济、文化各类干部的使命,并决定由卢叨(地委书记)兼任校长,我(时任地委青年工作部部长)兼任副校长,同时指定由我主持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8.
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席卷神州大地的“四清运动”,持续时间达四年之久。运动期间中央领导亲自挂帅,指导“四清”;数百万干部下乡下厂,开展革命;广大工人和农民参与其中,积极响应;“四不清”干部纷纷检讨,“洗手洗澡”,从而上演了共和国历史上特殊的一幕。这场运动在农村被称为“四清”,在城市被称为“五反”,统称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来又改称四清运动。  相似文献   

19.
中央苏区是我们党在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中华苏维埃政府,简称中央苏区。苏区时期是党的群众路线孕育产生的重要时期。当年,面对敌人残酷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苏区干部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用“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的好作风排除万难,赢得了苏区人民的信任和拥护。苏维埃政府紧密联系群众,真心实意为苏区人民谋利益,广泛发动群众干革命,筑成了真正的“铜墙铁壁”。  相似文献   

20.
《新长征》2008,(9):1-1
省委关于开展“继续解放思想、推动吉林振兴”大讨论活动的意见中明确强调,实现吉林发展振兴“关键在班子、关键在干部、关键在人才”。总结我们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思想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自开展“继续解放思想、推动吉林振兴”大讨论活动以来,之所以能在全省上下普遍形成大讨论的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