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法制新闻     
法制新闻,是新闻学中的一个新的分支。伴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制新闻作用日显。在理论研究上,这还是块空白,本文目的就是抛砖引玉。 一、广阔的题材和新闻的价值取向 法制新闻是以法制生活为题材的新闻,它的本质是法制活动的新信息,其定义应当是:对法制生活中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法制的健全,法律调整范围的不断扩大,使法制生活的内容十分丰富。法制新闻  相似文献   

2.
新(当代)公案文学与旧(古代、近代、现代)公案文学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种文学范畴。新公案文学不等同于时下所说的法制文学或公安文学,它是法制文学或公安文学在内容上的本质化。新公案文学是一种类型文学,有其鲜明的性质,特定的范畴、意义,及自身发展历程和相对稳定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副刊是报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内容和形式同新闻版既联系又有区别,是新闻版的延伸。其表现方式具有吸引力,能收到更好的社会效益。副刊能培养读者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素养,它能通过图文并茂、诗歌、散文、漫画等各种体裁的运用,活跃报纸的版面等等。因此,作为一名副刊编辑,除了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思想素养以外,还必须具有专业较高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4.
法制文学具有独特的普法作用。其通俗特性、审美特质使众多的读者能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法制教育。法制文学的形象性使法律宣传更加生动 ;而其道德教化作用又使之具有远比法律条文更为宽广的普法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闻监督权的本质属性是属于人权范畴之表达自由,其制度形态经历了“习惯下的自由”、“法制下的自由”、“法制权利”到“宪法权利”。我国的新闻监督权还处于“法制下的自由”状态。新闻监督权应该入宪,以使得其由“法制下的自由”成为“法治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法制新闻摄影是以反映法制建设为目的.用形象来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新闻摄影。法制新闻摄影是新闻摄影的一部分。是新闻战线中异军突起的一支新军。法制新闻摄影只拍摄与法制有关的具有形象要素的新闻事实。而且是正在进行中的事实。如此说来,法制新闻摄影的面似乎很窄很小.其实不然,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日趋完善和健全.法制几乎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从国家的立法、执法到人民群众的学法、守法,以及婚姻.家庭、教育、消费等等,都是法制新摄影的范围。法制新闻摄影同社会新闻一样,同样具有广泛性。一、法制新闻摄…  相似文献   

7.
法制新闻是社会生活各方面新近发生的与法制相关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其报道的目的和传播的社会效果表现为:疏导社会矛盾,规范受众的行为,引导受众遵守  相似文献   

8.
法制文学作为宣传法律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普法工作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法制文学的审美特质使受众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律教育,法制文学的形象性使法律宣传更为直接和生动;法制文学的审美取向和通俗特性使其拥有众多的读者,体现了法制宣传的广泛性,法制文学的道德教化使用使其具有远比法律条文更为宽广的普法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法治新闻的写作中,必须坚持客观性的原则。坚持这项原则,就是坚持了新闻的真实性的要求。客观、准确地报导发生的事实,既有利于司法公正,又有利于宣扬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 ,受众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受众审美诉求的研究 ,有助于新闻的创作和传播。为了把握新闻发展的契机 ,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审美需要 ,新闻工作者要了解受众对新闻的基本审美诉求 ,即对新闻求新、求真、求奇的审美诉求以及把握受众审美诉求中的角色个性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1.
1.法制新闻对报道事实的基本要求 法制新闻的首要任务是向社会各界报道生活中新近发生的法制生活事实。为了成功地进行法制新闻报道,增强法制报纸的可信度,更好地为广大读者服务,对法制生活事实的报道须采取极为慎重和负责的态度。为  相似文献   

12.
从新闻分类角度谈新闻自由的保护与合理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自由是新闻媒体满足公民知情权的一项特殊权利。其不同于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它不仅是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领域的特殊表现,同时又具有其特殊的内涵。从社会学新闻角度和新闻职能角度出发,新闻自由的合理限制规则应包含报道事实与建议评论相分离规则和四类报道性新闻合理限制规则。  相似文献   

13.
法制新闻的舆论监督现状不容乐观。为更好地实现法制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新闻媒介必须做到新闻自由和媒介自律;新闻工作者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新闻职业道德;采访报道遵循事实;通晓报道权限,遵守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4.
加强传媒对侦查工作的监督符合现代法制的潮流,但是侦查工作与传媒人介入之间又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冲突。鉴于新闻传媒与侦查工作的特殊关系,以及我国的现状,应当完善我国的传媒对侦查工作的监督机制,规范其运作,保持两者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左传>记载的战争充分体现了春秋时期的贵族风度.贵族风度有其道德性,因为它符合礼的道德;它又具有审美性,因为它是外在感性的并超越了功利性,所以具有了审美的意味,是"礼"的外在的感性显现.它不像魏晋风度,完全是个人的,而是具有特定阶级与阶层的文化浸染、显露其文化特质并且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论司法文书及法制新闻语言的准确性陈天恩司法语言,关系到当事人的荣辱得失,甚至生杀予夺,其表达必须十分准确。稍有差错,或与事不符,或与法不合,都会有碍于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既影响当事人权益,又影响政法机关的威信。这是一个必须慎而又慎的严肃问题。下面举一...  相似文献   

17.
新闻媒介是党、国家和人民的耳目喉舌。随着法制的逐步健全 ,民众法律意识的日渐增强 ,新闻与法律的关系已越来越密切。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要防止新闻侵权 ,避免新闻官司 ,必须强化法律意识 ,并将法律意识自觉地、充分地运用到舆论监督中去 ,维护新闻舆论监督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18.
东南亚国家是一个具有相当特殊性的法域,古老的习惯法、古代中国法、伊斯兰法、印度法在这一地区奇怪地混合,殖民地时期又受到欧美法的影响,从而完成了从古代法制向现代法制的转变。但比较而言,东南亚国家古代法制的产生及演变对其现代法制的形成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因而,研究其古代法制的产生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亲亲相隐"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这一制度的长期存在表明,其存在既有合理性,又有深厚的社会根基.它是解决"情法冲突"的方法或手段之一.西方法制中的"期待可能性"理论与其有相同之处.我国刑事法改革应建构在本国法制土壤之上,对"亲亲相隐"的合理之处予以采纳.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平民化的创作方式,由于其所具备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已经成为现代电视新闻制作的发展趋势。新闻平民化的宗旨是大众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其栏目定位、内容采编、播报方式等方面的设定都与百姓喜好息息相关,以服务百姓、帮助百姓为目标。反映出新闻平民化的构成要素更趋于新闻角度的平民化;新闻题材的平民化;新闻稿件的平民化。强调的是受众的个性心理需求和审美心理需求,这种受众心理正是电视新闻平民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所在。因此,必须正确解读电视新闻平民化现象,寻找一条电视传媒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