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简论《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妇女权益的保障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权益保障法》全面保障妇女权益,促进了妇女事业的进步与发展。面临市场经济带来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妇女权益保障法》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论证了妇女在政治地位和人身权益保障方面若干有待提高和有待深化的问题,对目前妇女参政中普遍存在的女代表必须同时具有双重或多重身份之降低妇女参政质量的通行作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障妇女权益必须着眼于保障妇女的发展权利,它是妇女获得一切权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刘延东 《法制与社会》2011,(13):251-252
各国宪法在促进妇女参政方面主要采取以下路径,即首先确定男女平等权或男女平等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明确公民的选举权、被选举权、担任公职权等参政权利;制定最低比例、保留席位等积极措施,提高妇女参政机会;赋予宪法司法适用效力、设立宪法审查制度,推进宪法规定实施,保障妇女行使参政权,以实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将于1995年9月在北京召开,妇女与法律是本届世界妇女大会的主要议题之一。为了迎接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作者撰写了此文。该文从中国妇女平等的法律地位、中国妇女法律地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两个方面谈了个人的看法。中国妇女的法律地位是提高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核心问题。本文拟从中国妇女平等的法律地位和中国妇女法律地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两个方面作一分析。一、中国妇女平等的法律地位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律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妇女享有与…  相似文献   

4.
北欧妇女参政影响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女权运动出现以争取妇女选举权为主题的第一次高潮,此后,北欧五国的妇女一直以高涨的参政热情和斐然的政治地位为世人瞩目。本文旨在通过对北欧妇女参政的影响因素分析,试图找出"北欧模式"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 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逐步完善对妇女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成都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已于最近正式施行。《条例》在防止家庭暴力和保障妇女健康方面作出了细化规定。其中,对妇女土地权益作了详细规定,比如,“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土地征收或者征用补偿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妇女未婚、结婚、离婚、丧偶等理由剥夺妇女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妇女的法制保障陈小君妇女的社会地位以法律确认和保护为起点,又以法律确认和保护的妇女权利、地位被社会化并转变为现实的社会关系为归属。妇女在法律上享有哪些权利、法律又如何保障这些权利得到正常实现以及当权利被侵犯时如何给予矫正和补救,是妇女法律地位的...  相似文献   

8.
一、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妇女的合法权益,是指妇女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妇女和男性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二是法律赋予妇女的特殊权利,如女方在怀孕期间和分娩一年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离婚后分割共同财产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女方的利益予以照顾等.对男女都享有的权利,在适用法律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妇女的利益。在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的某些问题,也应按照保护妇女利益的原则予以妥善处理.我国宪法第48条明确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在《婚姻法》、《继承法》、《企业法》等各项法律中,也都制定了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特殊条款。现在,全国绝大多数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还相继公布了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地方性法规。这些法律规定,为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有关农村妇女参政问题的探讨从未间断.对于农村妇女参政的内涵,有多种不同的认识:一种是指农村妇女的参政意识;一种是指农村妇女直接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影响力或掌握决策权;还有一种是指农村妇女作为一个群体对政治事务的参与,但不论从哪一个角度看,目前农村基层妇女参政的状况都表现出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0.
林鹏 《特区法坛》2004,(1):53-55
海南省中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运用法律武器纠正和制裁各种漠视妇女权益、侵害妇女权益的行为,为树立尊重妇女、重视妇女权益的良好社会风气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2年审理了涉及女性当事人的案件437件(其中刑事案件51件,民事案件386件),均充分考虑到妇女当事人应享有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去年被海南省妇  相似文献   

11.
妇女权益是妇女享有并为国家所保护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的总和。本文即是从政府行为、法律完善、两性文化观念的转变和社会协助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更好地对妇女权益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  相似文献   

13.
百年探索奋斗,几代理想追求。在刚刚过去的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妇女勇立时代潮头、展现巾帼风采,成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发展妇女事业,维护妇女权益,关心妇女疾苦,热忱帮助妇女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特殊困难,尤其要千方百计为城乡困难妇女排忧解难,坚决消除歧视妇女现象,依法打击侵害妇女权益的行为,积极为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妇女作为人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初却没有取得与男子同等的权益,为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女性率先掀起了争取权利的运动,最终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保障机制,并且对其它国家及其地区的妇女维权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极大地提高了这些国家及其地区的妇女的社会地位。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历史、传统的不同,在有关妇女的受教育权、劳动权和参政权益等方面的规定,不尽相同,可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中较为成功的做法,以便对我国的妇女权益保障工作有所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一切政治文明的最终标准,都基于对现实中的人的权利的判断。妇女的法律地位最能表明文明程度。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妇女为法律上的人格平等对待和享有人权进行了长期斗争,联合国已通过若干有关保护妇女权利的公约和宣言,大量学者也对于妇女人权进行关注和探讨,对妇女人权的发展、妇女人权的国际保护乃至中国妇女人权状况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妇女权益司法保护是关系妇女生存、发展与权利救济的重大问题。司法过程既能反映妇女的社会地位、生活水平、享有与行使权利的现实状态,也能反映现行法律在实现妇女权益方面的实际作用,透视妇女权益保护的整体水平。为总结湖北省妇女权益司法保护方面的情况,省高级人民法院组成课题组,运用座谈、案例研究、统计  相似文献   

17.
论表达自由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作为宪法自由权的表达自由指公民享有的受法律规定、认可和保障的 ,使用各种媒介手段与方式公开发表、传递自己的意见、主张、观点、情感等内容而不受任何他人或组织干涉、限制或侵犯的权利。主要包括 :言论、新闻出版自由、艺术表现自由和集会自由。表达自由具有广义的政治自由权利属性 ,但不是政治自由权利的核心 ;是属于外在的精神自由 ,具有广义的精神自由属性 ;表达自由不属于思想自由 ,而是思想自由的外在表现 ,它确证着人们思想自由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18.
论表现自由的保障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表现自由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上是指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包括以报纸、杂志、绘画、服饰、照像、电影、音乐、唱片、收音机、电视机、电脑等一切手段发表思想的自由。广义上还包括报道采访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等。在当代人权法上,通常将思想言论自由与集会结社等自由区别开来加以规定。《世界人权宣言》即采用此种规定方式。该宣言第19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第20条第1款规定:“人人有权享有和平俯和结的自由。”后来的《欧洲人权公约》和《美洲人权公约》也都采用了此种规定方式。在各国人权法上,通常将表现自由的诸种内容采用列举式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19.
李继红 《法制与社会》2011,(10):298-298
民初随着西方法文化和男女平等思想的传入,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从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理论考察中国妇女问题。虽然法律上没有赋予民初妇女平等的政治地位,但辛亥革命的爆发、五四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使觉醒的妇女开始为争取平等的政治权利而斗争。  相似文献   

20.
(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5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修正2005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0号公布自2005 年12月1日起施行)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政治权利第三章文化教育权益第四章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第五章财产权益第六章人身权利第七章婚姻家庭权益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法。第二条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