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社会现代化的转型与变革中,人的精神生活获得了巨大进步,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矛盾。这些矛盾集中体现在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平衡性、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协调性,以及精神生活系统自身发展的全面性上,表现出来就是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失衡、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冲突,以及精神生活系统自身发展的片面性和不协调性。引导与调适这些矛盾需要物质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价值取向的全面与协调、法律与道德的双重调控和个人精神生活发展的自觉。  相似文献   

2.
工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供了衣食和住所,还扩展了个人与世界之间的联系。农民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是我们研究的关注点。研究一采用电话访谈的方式探究了农民工工作状态、疏离感和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发现大部分个人背景因素与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如性别、收入、教育程度等,而工作状态与生活满意度无显著相关,工作状态在生活疏离感和生活满意度间起到调节作用。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探究了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社会认同和工作倦怠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构建了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模型。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的生活,就出现了生活价值观。但是,把生活价值观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进行研究则是近两年的事。过去人们往往把生活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简单等同起来。实际上,生活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是有区别的,前者只是后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0,(2)
<正>游牧文化是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下产生的一种文化。一种文化得以形成并发展,有赖于与这种文化特质相一致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我们说,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存在会孕育与之相应的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推动了与之相应的文化的发展;而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肯定也会影响到与之相应的文化发生变化。当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游牧产业已经深刻受到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当代商业文明的影响,草原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也早已发生了变  相似文献   

5.
《探索》2016,(2)
当代中国价值观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根基。价值观与人的精神生活是内在统一的。随着中国价值观的发展变化,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发展的历史转换过程。在这一历史转换过程中,不同价值观之间的激烈博弈,带来了社会信仰的动摇与缺失、社会道德的失范与滑坡、价值追求的纠结与迷失等现实困境。伴随着中国社会实践的发展与时代环境的变迁,广大人民群众日益迫切需要新的精神生活。鉴于价值观与精神生活变化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必须以当代中国价值观整合当代中国政治信仰、重凝当代中国价值共识、重塑当代中国社会公德、重置当代中国生活方式,以此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6.
杨启光  曹艳彬 《探索》2016,(4):139-144
在全球化、工业化与城市化等力量作用下,不同国家或地区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经历重大变迁,家庭功能日渐式微。以早期干预与预防为理念,通过增强与改善家庭成员家庭经验的家庭生活教育专业化实践,将有效恢复家庭功能与提升家庭生活质量。近年来,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大陆地区家庭生活教育专业化发展明显滞后。台湾地区通过实施《家庭教育法》,完善家庭生活教育的制度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台湾地区家庭生活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学习台湾地区加强家庭生活教育专业化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对于推进我国大陆地区家庭生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他与法律打交道将近20年了。他严谨而不严厉,随性而不随意。他也是老师,鼓励创新,引导个性。他也享受生活。他说:“须每天不停地开拓生活与自由,才能有生活与自由的享受。”  相似文献   

8.
"政治"是一个理论内涵无比丰富的概念和范畴,它与"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政治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呈现出生活转向。生活政治与政治教育同样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都立足于日常生活世界,都致力于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将生活政治引入到政治教育中,必将为当前的政治教育增添新的活力。个体反思意识及能力的增强、社会生活中大量的政治议题、已有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以及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对话民主,都为生活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古典政治哲学的思想主题是:关于人类美好政治生活的哲学思考。围绕这一思想主题,古典政治哲人在理想与现实、哲学与政治之间展开了深刻的反思,将两种层次的理想社会模式呈现于他们的政治哲学设计当中:最美好的政治生活,现实性的美好政治生活。认为古典政治哲学倡导与追求的是现实性的美好政治生活,而对于最美好的政治生活只将其定位于为人类政治生活的提供精神支撑,并不考虑其如何实现的问题。与现代政治哲学相比,这种建立在理想与现实、哲学与政治的张力性关系之上的古典政治哲学表现出了实践性、现实性、政治性与形而上学性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0.
今天的生活与古人有了一个重要的差别:增添了许多机器。机器给我们带来的一个重要感觉是,生活速度越来越快了。偶尔翻一翻唐诗宋词,顿时感受到古人生活速度的缓慢。夜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育与发展,我国的整个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社会生活关系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在社会主义精神生活中的表现,就是它正在向人们以往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等方面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和冲击,嬗变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例如,在社会道德观上,发生了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冲突;在社会价值观上,发生了义和利的冲突;在社会心理上,发生了封闭和开放的冲突;在社会生活方式上,发生了传统生活习俗与现代生活需求的冲突;在社会教育上,发生了传统教育与现实、宣传教育与现实、学校教育与现实的冲突等等。这些矛盾冲突,如果我们能认真审视并加以积极引导,是可以解决的。但在前几年,人们普遍重视抓住经济建设,强调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就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出全面部署,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了基本遵循。"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既要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制度和规定,也要结  相似文献   

13.
生活儒学与当代哲学的关系是:在当代西方哲学的三大思想运动中,生活儒学更接近于海德格尔现象学,但对后者进行了根本性批判,由此重新获得孔孟儒学的"生活"观念;生活儒学的"生活"观念与马克思的"实践"观念之间既有可对应性,又有非等同性;生活儒学承认现代新儒学的现代性转换,但解构其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而还原到生活存在的本源视域。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间美术源于老百姓生活的日常,受到当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农耕文明在艺术文化上的反映,刻画出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与信仰世界。如果说人类的生产生活始于制造工具,那么人类的精神生活就始于有意识的绘画与舞蹈。  相似文献   

15.
夏琦 《理论建设》2009,(2):30-33
社会保障制度与人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但因社会保障不完善,出现了收入增加而生活质量没有同步提高的现象,对人民生活造成一定负面影响。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必将有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世界理论已经成为现代西方思想的中心议题与主题形态,许多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都积极探讨生活世界理论,并将其作为哲学本身的前提基础与反思对象加以认真考察。事实上,正如张汝伦先生所言:“哲学不可能将生活世界悬置起来,试图悬置生活世界的哲学必然会被生活世界悬置。”对于生活世界的立场和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其哲学本身的思维范式、研究路径和解释空间。哈贝马斯批判性地继承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从“体系——生活世界”的二元架构出发,用交往行动理论充实和改造了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观,直接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在消费社会繁荣消费的幻象背后,人们的生活价值与意义迷失了方向;现代社会节约观的践履为其矫正提供坚实支撑;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重新高扬节约在消费生活中的价值地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扬弃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走可持续消费的道路,重构人们的生活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市民人文素养的提升在推进生活与创业和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生活与创业和谐”作为杭州“和谐创业”模式的基本内涵之一 ,要求一方面将创业精神和内容寓于生活 ,使生活成为创业的生活 ,另一方面注重以生活的方式、生活的心态来创业 ,从而提升创业档次和境界。在推进生活与创业和谐的过程中 ,生活和创业的双重主体———市民的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 ,随着杭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杭州的市民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和谐创业”模式的提出 ,杭州发展要凸现自己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就必然对市民素质尤其是市民…  相似文献   

19.
节约是一种生活方式节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解决大多数人的温饱并使之过上富裕的生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奋斗目标。在当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提高,多数人的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人们在生活方式上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这些变化有好的一面,如人们更主动地追求生活的幸福,更自觉地享受生活,更讲究生活质量,更注重健康和休闲,更看重生活的个性化和多样性等等。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  相似文献   

20.
作为对当今时代中国人的生活现状进行反思的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必然以现实主体的生活处境、生活状况为基本研究旨趣。文章通过对近代主体地位的确立过程的梳理,阐述了现实主体是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逻辑起点。根据主体自由度的不同,可以将现实主体分为群体主体、个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存在形式,因而主体自由与解放成为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基本价值旨趣。在当前,劳动大众是我国最大的生活主体,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法治与反权力异化的推进以及个体的主观努力为劳动大众的自由与解放创造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