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维 《欧洲研究》2012,(4):137-149,8
国内研究一般认为,卡莱基"泛欧"联合思想的政治价值观属于欧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本文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奥匈帝国贵族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不仅孕育了卡莱基的"泛欧"联合思想,还培养、共生出保守贵族的政治价值观念。卡莱基认为民主是一种现代的、物质化的、大众的政体形式,贬斥民主是"数量原则",是大部分庸人在统治社会。他向往的是未来的、精神化的、精英专制政体,渴望的是少而精的"质量原则"。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卡莱基在与欧洲民主势力保持合作关系的同时,坚持保守贵族的政治价值观,认为欧洲统一的前景是"新贵族"的专制,而非西方意义上的自由民主制,这明显地暴露出"泛欧"联合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准备,在日本文部科学省、外务省、有关大学及国内外教育机构的协助下,财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协会于2002年6月16日在日本15个都道府县和印度尼西亚等地举办了首次“日本留学考试”,共有16,291人报名参加此次考试,其中日本国内为7,777人,海外为8,514人。2002年11月17日,举行了本年度第2次“日本留学考试”,有90所国立大学、46所公立大学、185所私立大学以及2所国立短期大学、11所公立短期大学、69所私立短期大学加盟,通过这一考试录取大学本科或大专层次的外国留学生。实施“日本留学考试”是日本留学生制度和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3.
俞宙明 《德国研究》2013,28(2):104-112
基于平等原则的德国高校体系,在社会需求、国际竞争等挑战下,正走向差异化和竞争。精英倡议计划给这一进程带来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体现在高校的功能差异方面,即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的区分,另一方面也体现在高校声望等级形成和贫富分化上。本文通过对德国大学平等传统和差异化进程的介绍,以及对精英倡议计划的分析,对该计划对于高校差异化的各方面影响及其后果进行梳理,指出精英倡议计划的片面性,以及教学和科研、“整体高质量”和“尖端的精英”二者兼顾、平衡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当前日本传统舆论左右平衡的格局正在被打破,出现了一种右倾偏向“公共化”的趋势,即“右倾”从一种“竞争性力量”,逐渐上升为公共舆论的“前提”与“规则”层面,构成了某种影响舆论走向的内在价值引导。在涉及对外关系的舆论议题中,这种变化尤为明显。以东海问题上的日本舆论为观察对象,可分析这一右倾偏向“公共化”的图景。它包括了三个要素:政府积极地设置媒体议程,通过安排逐步把“安全威胁”塑造为日本公共舆论中“不言自明”的前提;右倾力量在舆论框架的建构中淡化自身的偏向性,转而强调普遍性,成功地支配公共舆论;互联网、大众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主流媒体支配的公共舆论空间的转型,而右倾力量提早布局,在舆论空间转型的过程中掌握了先发优势。  相似文献   

5.
7世纪中叶,日本为缓和大土地兼并所激化的社会矛盾,通过大化改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律令制国家,将贵族的私地私民均收归国有,行班田收授之法。日本律令时代的土地所有形态是土地国有制,但国家对土地的权利不是所有权,而是调节贵族与农民阶级对立的国家公权力。所以,土地国有制是国家公权力为抑制阶级矛盾呈现出来的外在形态,土地和人民实质上仍为贵族阶级共同所有。  相似文献   

6.
从日本人“伙伴”意识的角度分析了日本政治中的“派阀”、“世袭”和“学阀”现象,认为这三种现象都是日本的集团主义,特别是封建的宗派主义的表现。“派阀”是日本各个政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着重以自民党内的“派阀”为例,分析了它的现状和特点,也兼顾了民主党的派性并进行了分析;“世袭”也是日本政界普遍存在的“伙伴”意识的一种特殊反映,着重对其在选举中的作用和日本政界“世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以出身大学相同而结成的“学阀”现象进行了分析。无论是政党政治中的“派阀”现象,各政党内存在的“世袭”现象,还是日本社会广泛存在的“学阀”现象,都是日本文化中“伙伴”意识的反映。它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在政治活动中以宗派主义的形式出现,却使小集团的利益高于政策的制定,甚至由此忽视了政治理念的实践。特别是它经常无视民意的结果,还反映了日本式民主主义的封建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一九九六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东亚哲学与21世纪”的部分成果。日本教育自古代起就深受中国文化教育的影响,中国儒家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也随着中日之间的交流而融入日本文化教育之中,并对日本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和合”是化解人类冲突、回应西方文化和现代化挑战的最佳、最优化的文化选择。“和魂汉才”的日本古代教育和“和魂洋才”的日本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和合”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对化解人类不同文化冲突的巨大作用。展望21世纪,“和合”仍…  相似文献   

8.
日本职业教育师资的确保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某种意义上讲,日本经济成功的背后是成功的职业教育;而成功的职业教育的关键则在于国家的职业教育师资的确保制度.一、建立并不断完善的培养师资的法律法规日本的《教师许可证法》是1947年颁布实施的.到目前已经过多次修改并日臻完善.日本的《教师许可证法》中规定:凡在大学或文部大臣认定的函授、广播等学校中学完规定的课程和学分,经考试合等者,由各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授予“教师许可证”.下面是部分教师许可证获得所需要的学历及学分表.  相似文献   

9.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先生始终遵循“以做为人什么是正确的为出发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失去对正义、公正的追求,把奋斗和勇气、谦逊和为他人的精神做为价值去推崇、去实践”。并以此为基点,确立了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废除了身份制度,贵族制度也随之消失。但封建时代的许多旧俗仍然不可避免地残存下来,并在现代日本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小视的影响。其中,“世袭议员”现象就是最为典型的政治文化遗产,折射出日本政治中某些传统的潜规则。日本政坛长期以来存在的“家族世袭”现象,在某种意义上对过去几十年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世袭”现象也使日本政坛的关系过于复杂化,权钱交易丑闻时有发生,增加了政治和经济改革的难度。日本大选使得民主党和自民党在这一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世袭议员”制度的政治传统面临着改革的压力,然而日本民族文化深远的影响力同样不容忽视。关注2009年日本大选背景下日本有关“世袭议员”现象的争论,从制度成因变化的角度分析日本政治的传统与变革之争,并尝试对“世袭议员”现象的前景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11.
安冈正笃是日本著名的右翼理论家,他在日本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誉为战后“首相的指导者”。他以阳明学为基础,构建起“人物学”政治理论。梳理其思想体系,可以看到.其思想主张在哲学伦理与社会政治实践两个层面上展开,以“人物学”为核心内容,以道德身心为价值取向,以经世致用为根本原则。以社会精英为研究重点,以。哲人政治”为终极理想。其内容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保守落后的一面也很突出。  相似文献   

12.
苏哈托时期诞生的“群岛观”和佐科维的“全球海洋支点”构想都深刻影响着印尼海洋政策的构建路径和取向.这些印尼政治精英的海洋战略构想不仅植根于印尼历史上的海洋意识和海洋文化,并且与地区秩序、区域大国和中等强国身份,以及国内政治背景等现实利益诉求息息相关.从“海洋的领土化”的“群岛观”到“领土的海洋化”的“全球海洋支点”构想的转变,不仅标志着印尼政治精英的海洋意识和海洋战略构想路径的变化,而且也是近年来印尼在应对与周边国家海上冲突和争端时所采取的政策和举措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13.
连波 《德国研究》2022,(5):25-47+113-114
冷战后,欧盟试图在其边缘建立包括能源生产国、过境国和消费国在内的能源大市场,实现“区域能源自给”。欧盟将俄罗斯视为“待帮助的改革对象”,致力于能源治理“规范性权力”的东扩。其间,欧盟对俄能源战略面临着安全化启动困境(安全化或非安全化),但非安全化占据上风。随着“规范性权力”东扩受阻,欧盟将俄罗斯确认为“存在性威胁”。在互动中,欧盟对俄能源战略出现明显的安全化互动困境(精英与大众、施动者与指涉对象),2022年俄乌冲突则加剧了这种困境。欧盟为此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对俄能源替代甚至脱钩战略,对俄能源战略安全化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欧盟对俄能源安全的实现,欧盟仍面临安全化的结果困境(安全的常态化或不安全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14.
日本企业集团21世纪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沫经济的破灭 ,金融危机的冲击 ,使曾因支撑了战后日本经济高增长的日本六大企业集团 ,目前正陷入艰难的摆脱“险境”和处于全面深刻的改革中。本文拟对日本企业集团 2 1世纪走向做一粗浅分析。一、日本企业集团会解体吗 ?在泡沫经济破灭后 ,日本企业集团① 处于激荡的变动中 ,在这些变化当中 ,尤其在“相互持股”持续下降过程中 ,日本出现“相互持股解体论”“大企业解体化”等否定企业集团的论调 ,如奥村宏指出 :目前这种“相互持股”的下降说明“法人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② 在与笔者多次交谈中 ,奥村宏均坚持其这一观点 ,他认为…  相似文献   

15.
黄艳红 《法国研究》2014,(2):36-46,23
《现代法国的渊源》是泰纳在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之后对法国命运反思的产物;其第一卷《旧制度》以广泛深入的描绘,揭示了大革命发生的政治、社会和思想基础。泰纳认为,绝对君主制的政治结构导致贵族脱离公共生活,并缔造出一个沙龙精英阶层;脱离实际、热衷抽象推理的经典精神在这个阶层找到了最合适的土壤;但这种作为精神娱乐的经典精神,无法认识民众心理和政治生活中占支配地位的非理性。基于泰纳对旧制度的王权和特权阶层的尖锐批判,我们不能将他简单地视为反革命者。  相似文献   

16.
股东大会监督机制不健全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的难题,日本股东大会“空壳化”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空壳化”的日本股东大会正在成为“开放活跃型”的股东大会。研究日本股东大会监督职能、运行机制、存在的缺陷,以及日本完善股东大会监督机制的背景及动向,将对我国加强和完善股东大会监督机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神道是在日本固有的民族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行为,是日本固有的民族宗教,神道生活中求诸神意并使之成为自己生活规范的虔敬态度,即日本人所谓的"真心",是神道具有了伦理特性;神道伦理反映了日本民族意识的重要侧面,是日本伦理思想的核心和基础,代表了日本人基本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神道伦理的基本理念以及在此基础上融合儒佛等外来思想文化形成的神道伦理规范,成为日本传统的伦理规范,构成日本民族文化价值的中核,对日本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国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的供应危机是战后日本经济复兴中最大的“瓶颈约束”。日本为确保经济发展所需的能源动力,选择了具有“国家管制”和“行政计划”特征的能源配置框架;确立了优先加强能源“量”的增产和供应而非“利润”和“效益”的政策目标;运用了行政约束、法律强制、精神动员等多元化的政策工具。日本舒缓和规避能源“瓶颈约束”的政策构想源于统制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贵族不是后世史家赋予前人的历史概念,而是从古代一直延绵存在到战败的特定的社会阶层。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贵族居于政治舞台的中心,即律令时代的公家贵族、幕府时代的武家贵族、近代身份制度重组后形成的新贵族——华族。不同时期的贵族在规模、结构、功能上各有不同。贵族传统的存在对日本国民性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份至上,注重传承,带来国民的双重性格。  相似文献   

20.
战后日本的私学振兴与政府资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后,日本教育的普及,私学发挥了很大作用,这是众所周知的。1950年,各类私立学校的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在各类学校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大学为52.2%和60.6%;短期大学均为88.6%;高中为20.5%和15.5%;幼儿园为58.4%和50.8%。到1991年,各自所占的比例变化是:大学为73.5%和73.0%;短期大学为83.9%和91.9%;高中为23.9%和28.9%;幼儿园为58.3%和78.1%,另外,专修学校和各种学校基本上都是私立学校。由此表明,私立学校在日本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义务教育除外)。那么,战后日本的私学是怎样发展和壮大起来的呢?政府对私学的发展又起了怎样的作用呢?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就需要回顾一下战后日本私学的发展过程。 一、战后初期日本私学的振兴与政府扶持 战后,日本私学在发展过程中,曾经历了两次大的财政危机。一次是战后初期,另一次是经济高速发展期的1965年前后。 战后初期,由于受战灾影响,日本私立学校的校舍大部分被破坏,一时难以复课。而且,当时日本社会处于一片混乱状态,衣食住等生活必需品严重缺乏,再加上通货膨胀恶性爆发,人们为生存而拼搏,战前所实行的保证私学财政的“供托金”,随之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