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日本发生了涉及整个国民经济范围的泡沫经济。至今,泡沫经济破灭已过10年,但日本经济仍陷在萧条的泥沼中。如此规模的泡沫经济,如此顽固的后遗症,在世界经济周期史上都是空前的。由孙执中先生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强国的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长期萧条,与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美国在同时期经济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究其原因,我们会想到泡沫经济的后遗症、政府宏观调控效率的低下,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原因。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日本经济长期萧条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日本的某些内在制度安排也是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日本宏观经济运行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2年开始,日本经济终于走出萧条隧道,不良贷款、资产缩水和消费低迷等泡沫经济后遗症基本消除。日本目前已步入不依赖财政投资和出口的自律性复苏阶段。2005年经济复苏强劲,亮点显著,估计2006年仍将在复苏的延长线上持续正增长。但是,由于财政赤字等许多结构性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各项改革尚未完成,日本经济未来发展仍充满挑战。  相似文献   

4.
一、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现状与需求管理的瘫痪 (一)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增长状况 随着泡沫经济破灭,日本经济进入长期萧条时期,当年号称“世界第一”的日本在90年代沦为西方发达国家中经济实绩最差的国家之一。如下表所示,1991年以后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1990年,1992年至1994年间日本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为0.63%,这  相似文献   

5.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泡沫经济的冲击,日本经济一直持续低迷,国内需求疲软,各行各业都受到重创。尤其是银行业,泡沫经济的崩溃使之产生了大量的不良债权,严重影响了日本金融业的正常运行。在90年代初及后期,日本政府相继采取了各种措施以解决不良债权问题,但由于数额巨大,取得的成绩不尽如人意。 一、日本银行不良债权的产生背景 (一)泡沫经济的崩溃是日本银行不良债权产生的直接原因 在1986年到1990年之间,日本泡沫经济达到鼎盛时期,资产价格暴涨,房地产、股  相似文献   

6.
日本企业集团21世纪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沫经济的破灭 ,金融危机的冲击 ,使曾因支撑了战后日本经济高增长的日本六大企业集团 ,目前正陷入艰难的摆脱“险境”和处于全面深刻的改革中。本文拟对日本企业集团 2 1世纪走向做一粗浅分析。一、日本企业集团会解体吗 ?在泡沫经济破灭后 ,日本企业集团① 处于激荡的变动中 ,在这些变化当中 ,尤其在“相互持股”持续下降过程中 ,日本出现“相互持股解体论”“大企业解体化”等否定企业集团的论调 ,如奥村宏指出 :目前这种“相互持股”的下降说明“法人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② 在与笔者多次交谈中 ,奥村宏均坚持其这一观点 ,他认为…  相似文献   

7.
2001年日元汇率变动与影响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以来,日本经济形势持续恶化,日元兑美元汇率出现大幅波动,从年初的114:1持续下跌至年末的130:1左右,贬值幅度高达17.5%。日元作为世界上三极货币(美元、欧元、日元)之一,其汇率走势对亚洲(包括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都具有重要影响。 一、日元贬值的主要原因 (一)日本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是日元贬值的根本原因 自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日本经济便一直不景气,多届政府对此都无能为力。1999年下半年至2000年上半年经济曾出现了短暂而微弱的复苏迹象,随即又再度滑坡,2000年三、四季度增长为-0.6%和-1.4%,2001年经济仍持续下滑,全年经济增  相似文献   

8.
日本战后形成的不同于欧美的、独特的金融体制维持了50年之久,它对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但随着日本由后发展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特别是泡沫经济的崩溃,逐步暴露了其旧的金融体制的弊端。日本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逝去的十年,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为僵化的金融体制不能正常发挥金融输血的作用,阻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1989年开始的财政金融“双紧”政策为契机,日本从泡沫经济的巅峰跌入低谷。泡沫经济的崩溃,使得曾经大有“购买美国”之势的日本遭受致命的打击,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日本长达10年之久未能从泡沫经济的阴影中走出,原因很多。本文仅从财政政策的角度来解释日本90年代长期萧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初期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开始了长期的调整阶段,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特别是自1997年以来,日本经济停滞进一步深化。到目前为止,已出现了战后未曾有过的连续两年的负增长,消费、投资低迷,金融体制不稳定,信用收缩,复苏乏力。本文主要分析20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为促使其经济走出萧条实施的经济政策及其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80年代后半期,日本经济发生了严重的泡沫经济,以致于在90年代的近10年间,其泡沫经济破灭后的影响如劳动力过剩,设备过剩,不良债仅的困扰,个人消费的停滞,金融危机与银行倒闭的惊涛骇浪,政府公共事业的投资乘数之小以致积累起赤字财政之巨大,在战后日本经济史上都是空前的,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史上也是空前的。那么,在80年代后半期的那次经济周期高涨中,日本的经济条件及其由此发生的经济规律作用,有哪些是与欧美国家不同的呢?换言之,日本发生这次严重泡沫经济的背景是什么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研究历史…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3月出版/128.00元ISBN 978-7-5097-7311-6本书对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期的日本宏观经济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分析,试图用经济增长和周期波动来总括日本平成时期最初十几年的宏观经济发展情况,从泡沫经济时期到平成景气时期倒泡沫破灭引发的平成萧条这一经济周期波动的开始,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经济一直在较为低迷的状态徘徊。1992年 至2000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0.9%,大大低于同期美国经济增长水平。亚洲金融 危机以后,日本经济GDP增长率进一步低落,并在2001年跌落到-1.9%的最低点。2002 年,日本经济开始步出泥淖,并连续三年维持了较高增长率。最近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表 明,随着日本对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的大幅增长以及国内需求的逐步恢复,日本经济已 经走出了持续10余年低迷的局面,复苏势头非常明显(参见图1)。分析日本经济复苏和增 长的经验,对我国经济保持健康高速发展具有突出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日本经济自1991年泡沫经济崩溃以来,就一直处于长期萧条状态。在这十多年里,日本经济的元气大伤,1990-1999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由430万亿日元增加到482万亿日元,10年总共才增长了12.1%,只相当于高速增长时期一年的增长水平。从国际比较来看,除1996年以外,日本大多数年份的经济增长率都处于发达国家中的最低水平,尤其是1998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日本在经历了80年代中后期泡沫经济膨胀和崩破后,其经济已受到了深深的创伤,从90年代初开始了长达数年之久的萧条和徘徊,经济形势极其严峻。自90年代中期起,泡沫经济严重的后遗症之一──巨额不良债权问题又日益恶化,对本已十分严峻的日本经济可以说是雪上加霜。一、日本不良债权的规模及影响日本对不良债权的界定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在1998年末以前,日本政府没有一个明确的不良债权的定义与标准,只是由日本银行协会大致界定为“推迟还息6个月”的债权。事实上,不良债权的规模和结构始终难以符合实…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自1986年以后,日本经济出现了未曾预料的繁荣,这种在狂热投机刺激下所形成的“泡沫经济”进入90年代后彻底破灭,日本经济再度跌入萧条。从过度繁荣迷梦中醒来的日本政府进行着积极的反思并运筹“紧急对策。”企业为对应环境变化也相应调整运作行为。可以说,是泡沫经济破灭和经济萧条的客观背景将日本企业推入到了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轨道。 变化Ⅰ:企业行为目标从特别 注重市场占有率向重视短期收益转换 与历史上两次石油危机所造成的经济衰退相比,此次由泡沫经济引起的经济不景气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前两次危机都由外来因素强制诱发而成,通过国内制造业的生产发展和高附加值化的实现就克服了;而此次经济不景气根源于国内现象,普遍遭受冲击的企  相似文献   

17.
日本传统的金融监管以大藏省为主,大藏省负责金融政策、法规的制定,批准金融机构的准入及对其监管。这个能够高效率分配有限资金的金融监管体制一方面使战后的日本在资金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实现了短时期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隐患。在维持金融体系稳定、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对经济发展的也产生了负作用。随着泡沫经济的破裂,日本传统银行监管体制也到了破产的地步。所以,自1996年以来,日本政府不得不对传统银行监管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日本传统的保驾护航式的金融行政体制终于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日本传统金融监管制度的特…  相似文献   

18.
杨茜 《日本问题研究》2004,(4):33-36,32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不断下降,甚至出现了通货紧缩、经济衰退的严峻局面。面对日趋恶化的经济形势,日本政府采取了以扩大国内需求为主要目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本文结合当前日本经济的情况,对10年来日本财政政策的效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90年代以来日本的财政政策。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财政政策的实施及其效力为摆脱经济的长期萧条,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用于刺激景气,这突出的表现在:一方面,日本政府在减税的同时,不断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即扩张预算。税收占国民收入比重下降,由1990年的27.2%下降到1999年的22.1%,后略有回升,2002年为  相似文献   

19.
日本长期萧条的制度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在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就从战争的废墟中崛起,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强国,被誉为“日本经济奇迹”。然而,80年代还在高速增长的日本经济,在90年代的泡沫经济破灭之后,就陷入了长期的萧条之中,1997、1998两年连  相似文献   

20.
1990年当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的工业生产已出现零增长时,日本经济在这一年却仍处在兴奋的高涨潮中,计GDP增4. 8%,工业生产增5%。这也许是日本在泡沫经济的景况下,各行业、企业间相互刺激的余波。但在1990年这一年,虽然日本的工业生产和 GDP有较高速的增长,但东证股票价格指数却下降了 11. 6,企业经济利润减少了4. 1%。生产以较高的速度增长,而股票价格和企业利润却以较大幅度下跌,这是一种反常现象。它说明市场投机过度,“投机常常是发生在生产过剩已经非常严重的时期”。果然,日本在1991—1995年间发生了一次长期经济萧条,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