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0年韩国电子信息产业将跃居世界第三位2000年,韩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总生产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继美国和日本之后跃居世界第三位。据3月25日韩国电子工业振兴会发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中长期所需预测”来看,去年创559亿美元的电子信息部门的产值,预计...  相似文献   

2.
日本公立学校教职员工的法律定位是教育公务员。日本公立学校教职员工薪酬制度以“教特法”和“人才确保法”为法律依据,具有年功经验主义、薪酬水平较高、待遇平均主义和今后将倾向于体现职责、能力和业绩的4个主要特征。针对原有薪酬制度的种种弊端,新世纪以来日本实施了“新的教职员工考核制度”,并效仿日本企业将绩效考核结果与人事变动、薪酬挂钩,但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引发了各方质疑。借鉴日本的经验有助于从更广阔的视野为中国探索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制度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发展中的转折时期,它拉开了日本近代史的序幕,促使日本从落后闭塞的封建国家成功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期间,日本政府大力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积极师法西方列强,发起了日本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一次教育革命”,日本近现代高等教育即肇始于这一时期。从1877年日本第一所新型高等学校─—东京大学的诞生,到20世纪20年代末,日本近代高等教育体系基本确立。其标志是“第一,高等教育制度和法规初步完善,包括了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专科…  相似文献   

4.
松下幸之助,1894年生于日本和歌山县。当他上到小学四年级时,由于家境贫寒,年仅9岁的松下,不得不离开父母到大阪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涯。至此就再也没有机会学习所谓“学问”的学问。然而,就是这位当年没有机会学习所谓“学问”的学徒,创建了当今享誉全球的大跨国公司─—松下电器。松下幸之助先生被日本企业界誉为“经营之神”。美国企管专家评价:松下幸之助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经理。诚然,松下幸之助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强调以人为本,视人才为企业的生命乃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松下先生认为:“事业在人”这句话是千真万确…  相似文献   

5.
昔人有言:“盖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去年荣获泰皇普密蓬·阿杜德陛下颁赐玛希隆哇拉努颂荣誉纪念盾和最佳社会福利家光荣称号的谢慧如先生,就是当代一位具有非常之事和非常之功之非常者,一位名倾泰国朝野、誉满中华乡邦的泰籍华人大企业家、大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  相似文献   

6.
6月26日。日本原信州大学教授、经济系主任、现任卡斯美公司董事长兼社长神林章夫先生来我校访问,并应邀作了报告,他生动地讲述了自己从一名大学教授成为一名经营者的道路。 神林先生原是信州大学经济系主任,在他踏上学者之路后,便有了惊人的举措。他曾认“一艺之试”而搅乱了整个高校界。所谓“一艺之试”是指改变以往只注重分数值的一次定乾坤的入学制度,同时采用并接纳有一技之长的考生入学。另外。他还邀请影视界的陈美玲以及诗人兼实业家堤清二等各界优秀人才为学生讲学,从而给教学注入了活力,丰富了课堂生活。然而他的这些举措却遭到了众多的非仪。尽管如此,他的这种不被旧弊陋习所束缚,认为好的东西便大胆接受的思想却成为他在实业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陳可之作品     
陈可之思想广博,技艺精湛、中西融汇,作品以历史人物和人文绘画著称于世。1979年,年仅18岁的陈可之所作油画《历史》,成为文革后闻名的“伤痕画派”代表作之一;1985年所作《又一春》,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带来希望和活力的真实写照;1987年所作《冬日晨曦》获中国美术家协会首届中国油画展“中国油画奖”(名列第一);1992年所作《东方之子》被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选人瑞士国际奥委会博物馆收藏;1997年其作品《三峡晨曲》成为人民大会堂悬挂的第一幅油画;1999年《长江魂•三峡纤夫》获文化部“群星奖”金奖;巨幅油画作品《重庆大轰炸1938—1943》,2004年获日本广岛颁发“和平贡献奖”。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华侨对祖国抗战的贡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不断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全国各界、各阶层人民同仇敌代,奋起抗战,终于取得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其中,东南亚华侨在人力物力上对祖国抗战的积极支援对赢得这场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略作论述于下。  相似文献   

9.
金姬 《新民周刊》2023,(18):14-17
<正>努力在竞争激烈的上海文博界脱颖而出,这座区级博物馆要变成最好的历史课堂,变成市民美育之地,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大课堂。在全上海159座博物馆中,位于七宝镇新镇路的闵行博物馆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作为一家区级博物馆,闵行博物馆因为这两年让各种文物大展成为“网红”,在全国文博界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要知道,虽然闵行博物馆2003年就已创立,但目前的新馆是2019年9月才开,其间还经历了疫情三年,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上海文博界脱颖而出,怎么看都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日本古代文化的朝鲜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日本古代文化是在不断吸取先进的大陆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并得以持续发展的。在日本吸取大陆文化的历史过程中,朝鲜一直起着桥梁和窗口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朝鲜古代文化是形成日本古代文化的主要渊源之一。弄清这一点,对于我们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评价日本古代文化大有禅益。 一、朝鲜“传教士”与儒学东传 在古代东亚世界中,作为较早被纳入儒学文化圈的“藩属国”,东亚儒学文化圈中的“东方君子之国”──朝鲜时常扮演着一个儒学”传教士”的角色,而第一个接受其“洗礼”的自然是其一衣带水之邻邦日本。 据成书于公元712年的日本第一部文学和史学著作《古事记》记载:“品陀利气命(应神天皇)在轻岛的明宫治理天下。……百济王照古王遣阿知吉师献牡马一匹、牝马一匹。…… 天皇又命百济国贡献贤人。于是,百济国又派遣和迩吉师献《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另据成书于公元720年的日本第一部正史《日本书纪》记载:“(应神天皇)十五年秋八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李文研究员著《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1972-200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获第四届孙平化日本学学术二等奖。《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1972-2002)》是国内第一部专门从文化方面研究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关系发展的学术著作。“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是遵照已故中国日本友好协会会长孙平化先生的遗愿,于1997年9月由宋庆龄基金会设立的,旨在利用孙平化先生生前、生后所得的各类捐赠和奖酬,支持中国日本学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奖励优秀学术成果,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事业。本届评选的对…  相似文献   

12.
1932年4月29日,上海虹口公园,爆炸声忽至,浓烟四起,但见日本军政要员数人纷纷倒毙。韩国抗日爱国志士尹奉吉这一壮举,可谓震惊中外。于韩国而言,无异于沉默深处一惊雷,成为韩国民族解放运动走出低潮的转折点;对日本来说,是日本自1910年吞并半岛和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以来,在偶发事件中死伤军政要员最多的一次,  相似文献   

13.
战后日本的生活教育——历史和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育改革运动中的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这个词日本和中国拥有相同的概念 日本的“生活教育”作为教育改革运动始于19世纪30年代。正是日本开始对华进行军事行动的时期。当时的“生活教育”其有力手段是一本叫《生活学校》的杂志。该杂志创刊于1935年。是由东京的一所叫“池袋儿童之村小学校”的私立学校创办的。 这所私立学校于1924年由4个自由主义教育工作者创办。19世纪30年代,对于以  相似文献   

14.
4月17日,赴日访问的美国总统克林顿与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举行首脑会谈,签署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重申日美安全保障体制的重要性,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防卫合作,以逐步扩大日本在东亚安全机制中的作用。此举被称为冷战后日美军事战略的新布署,引起各方普遍关注。 当世界正醉心于研究日本“经济奇迹”的奥秘之时,日本已开始把“政治大国”作为其发展目标。十几年来,日本全面、快速地朝着政治大国迈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鉴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日本官方从未正式提出过要成为“军事大国”,但勿庸置疑,日本正加速走向“军事大国”。一来这是“政治大国”课题中应有之内容,“国际政治总是以实力为基础的”(汉斯·摩根索),军事力量是“实力”的特殊组成部分,纵观世界历史,还从未有过“军事小国”成为“政治大国”的先例,日本不能不深谙其中的道理。二来,从日本军事发展情况和军事潜力看,它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能力,不少权威军事评论家甚至认为日本已经是军事大国。 从日本的战略思想、军事实力、军事潜力及发展军事的新动向来看,其军事大国倾向已经是昭然若揭,日本正在成为悄然崛起的军事大国。  相似文献   

15.
1937年8月13日,日军重兵进攻上海。11月12日,历时三月的淞沪之战最终失利,除租界以外的上海市区全部沦陷。愁病交萦的柳亚子蛰居在“孤岛”的寓所,杜门谢客,以王船山“七尺从天乞活埋”句意,自题寓庐为“活埋庵”。在“活埋庵”内,他潜心撰述了八万七千余字的长文《我和南社的关系》,详细地回忆了“南社”的业绩。在这篇长文中,他提到了“南社”在1914年8月于上海徐园的临时雅集的参加者中,有一位韩国籍的“南社”成员申柽。柳亚子是这样介绍申柽的:申睨观,名柽,字汕庐,辽宁人,原籍朝鲜。痛三韩亡国之惨,弃家西行,奔走革命甚力。传曾任大韩…  相似文献   

16.
二战之后,日本经济在一片废墟之中崛起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创造了令人拍案叫绝的“日本奇迹”,成为亚洲经济的“领头雁”,其发展势头举世瞩目。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当“新经济”的奇葩落户于美国,使美国经济如日中天之时,日本却陷入了战后最为严重的萧条,至今未见复苏的曙光。“日本问题”取代”日本奇迹“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日本在近代化起步之初,开国贸易思想相当活跃,对促进日本经济迅速迈入近代化之途发挥了重要作用。了解和研究日本近代化之初的开国贸易思想,对于增强我们的对外开放意识,加快我国当前的现代化建设步伐是不无裨益的。 一、开国贸易思想的萌芽 (一)、“开国”概念的最初使用及其含义 在日本早在近代之前,“开国”一词已被使用。但当时的概念有其特定的含义。日本在宽永(1624—1643)锁国后,与外国的接触仅被限制在长崎一处。当时被称为“虾夷地”的北海道尚未开发。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幕府势力的增强,“虾夷地”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且,由于沙俄势力的东渐,当时的千岛、桦太等地已成为与沙俄接触的场所,更不得不引起日本朝野人士的关注。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幕府于天明五、六年(1785、1786年)开始对虾夷、千岛、桦太等地进行调查,并于7年之内将虾夷地所属诸藩全部收归幕府管辖之下。  相似文献   

18.
日本是一个文学名家辈出的国度。在古代,出现了写出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的紫式部,在现代,又出现了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与大江健三郎。而在此二人之前,则出现了现诺贝尔文学奖如粪土的夏目漱石。然而,在日本文学史上,无论这些中天魁星如何炽耀,也丝毫掩不住永井荷风(1879~1959)这颗文学巨星的光芒。甚至可以说,如果失去了永井荷风,日本文学便失去了一分辉煌与绚烂。笔者曾根据所能接触到的有限资料作过粗略,包括1999年上海版《辞海》在内,我国介绍永井荷风的出版物便达42种①,足可见永井荷风身价之不菲。永并荷风自幼…  相似文献   

19.
由宋庆龄基金会和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韩经济展望研讨会,于1999年6月7日下午在北京大学举行。韩国新政治国民会议副发言人张信奎先生、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主任杨通方教授、宋庆龄基金会中庆新技术开发中心主任郭明朗先生、北京大学亚太中心常务副主任巫宁耕教授等3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上,韩国新政治国民会议副发言人张信奎先生和北京大学亚太中心常务副主任巫宁耕教授分别发表了题为“韩国经济危机的原因及对策”。‘冲国经济改革及其发展”的学术报告。张信奎先生在分析韩国经济危机的原…  相似文献   

20.
《法国研究》2000,(1):3-3
本刊讯:2000年3月20日,由法国驻汉领事馆总领事尚多礼先生安排主持,法国民间故事家让·贵荣先生在武汉湖滨花园酒店举办了别具一格的故事会。武汉地区三百多名法语师生及外教、专家、留学生应邀参加。贵荣先生集内容、口技、表演于一体的演说令与会者大开眼界,博得了听众的热烈欢迎。翌日,贵荣先生前往武汉大学法语系举办题为“戏剧表演”的专题讲座。法语系师生随后就法国说书人的方方面面与贵荣先生进行了热烈讨论。这次活动为武大法语系学生学习法语增添了色彩。法国民间故事家来汉献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