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媒体,煞是热闹,《出师颂》烽火未灭,《隆中对》战端又开。十余年前,《隆中对》发行小型张,致使襄樊、南阳龃龉不断;十余年后,《隆中对》复出教科书,又搞得汉水之滨尖锐对峙。此次争端,倘若说是因为加了注释的《隆中对》,不如说是基于旅游品牌的襄阳、南阳之争。 “双‘阳’争”其来远矣,争议的焦点,即在于诸葛亮的“躬耕之地”。前者谓  相似文献   

2.
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亲访隐居隆中的诸葛亮。诸葛亮深受感动,提出了整邦治国的宏图大略。这个宏图大略被后人称为“隆中对”。 今年元月23日,在江西省社会科学学会理事会上,江西省省长吴官正把一批社会科学工作者找到一起,引用了“隆中对”的典故,说出一番至诚至信的话来:  相似文献   

3.
赵炎 《各界》2014,(3):95-96
读过金庸先生力作《神雕侠侣》的朋友,或对襄刚这座城I订不会陌生,人侠郭靖以布衣之身助守襄阳数十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何其壮哉!需要指出的是,“风陵夜话”章节里说起的襄阳围城惨状,其实是被提前的。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委书记安启元提出让全省干部唱好《今日歌》:“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若不为,此事何时了……” 这实在是一剂针砭时弊的良药。 就时间观念和责任意识而言,我们有些干部明显地不如小小读书郎。求学的娃娃们对每一个“今日”都是抓得很紧的,他们都知道“今日事今日毕”,“功课完毕才回家去”。而有为数不少的年富力强的干部却是“今日事从不毕”、“工作不干尽把皮球踢”,遇事推诿,办事拖拉,将何其少的今日白白地浪费掉。  相似文献   

5.
南京军区“襄阳特功团”自1971年以来,连续20年没发生过政治事故,曾经三次被总部和军区评为“安全工作先进单位”,五次被集团军评为“安全团”。“襄阳特功团”曾先后移防过六个省份,五次编制大调整,然而并未因此发生过任何事故,他们究竟靠什么做到了这一点?其经验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他们重视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安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则是十分重要的一条。这里记述的是“襄阳特功团”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几个“招数”。  相似文献   

6.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隆中,孔明草庐,刘备虔诚地聆听著名的隆中对。  相似文献   

7.
许进 《各界》2010,(11):18-20
1948年,祖父许德珩在北京大学学生刊物上发表文章纪念五四运动。他在文章中写道:“今日的中国青年,当然要并且已经跨越五四前进一步。我们不要追赶时代,为时代遗弃,而要把握时代,创造时代。是这样,今日纪念五四,才成为有意义的。”回想当年,在国家危急关头,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大胆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  相似文献   

8.
孔明应聘     
鹅毛飘飘,万树梨花,诸葛孔明在一个偏远小山村的平房中悠闲地赏着雪。他饱读诗书,熟谙奇门遁甲之术,深知孔孟之道。少年时上帝曾托梦给他,称他将会被刘氏集团老总刘备三顾而请之,并将用“隆中对”震惊天下商界。屈指算来,时至今日已有二十年了。孔明等了整整二十年,如今自己已经三十出头了,不能再忍了,自己要入世,要去找刘各,毛遂自荐。  相似文献   

9.
王缉思 《党政论坛》2013,(18):36-37
今日中国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上的全球定位可以说是“非东、非西、非南、非北”;换一个角度,又是“亦东、亦心、亦南、亦北”。中国处于特殊的社会发展阶段,拥有与众不同的文明传统,是在人类历史上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名副其实的“中间国家”、“中央之国”,是缩小南北鸿沟的“桥梁国家”。比之于古代华夏秩序里的“中国”,今日中国的视角要宽广得多,站位要高大得多。似可根据这样一种全球定位来设想中国的战略大棋局。  相似文献   

10.
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功。战略问题要决策,制订规划包含着一系列的决策,经营管理活动也随时随地都离不开决策。诺贝尔经济奖金获得者西蒙说:“决策贯彻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决策的芷确与否,是检验一个领导者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什么叫科学决策 决策自古有之,战略决策如诸葛亮作“隆中对”而定三分,战术决策如孙膑为田忌赛马献策而胜齐威王,都是名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决策。但这  相似文献   

11.
今日的中国社会对“信义兄弟”的行为反应如此强烈,正是因为“信义兄弟”个体行为的背后,蕴含着非常深刻和重要的社会内容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诸葛亮在著名的《隆中对》巾称:“荆州北据汉沔、东连吴会、西接巴蜀、利尽南海,实用武之国”。他帮助雄才大略的刘备,把荆州巧妙地从孙权手中借来作为逐鹿中原的基地,后被刚愎自用的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个借荆州、失荆州的故事,在荆州妇孺皆知。 今天,这个“用武之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农业在湖北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棉花产  相似文献   

13.
住房是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自古以来,“居者有其屋”一直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但是直至今日仍未能全面实现。固然其中有诸多原因,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国家的财政状况、民众的经济能力等等,但是政府的住房制度设计如何,应当说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王冲 《党政论坛》2008,(20):35-35
法国总统萨科齐日前在法国驻外使节会议上发表讲话称,今日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换了时代”,新兴国家的发展使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重新洗牌”,世界将进入为时数十年的“相对大国时代”。  相似文献   

15.
曾纪鑫 《各界》2014,(5):55-59
一 苏颂以政治家立身,位居人臣之极——宰相;今日则以科学家闻名于世,在科技领域创下七项世界第一。 在以官为本、以权为准的中国古代社会,科学技术属于不入流的“旁门左道”与雕虫小技。像他这样政治、科技并举的“双料人才”,在中国古代社会,恐怕还找不出第二人。他那位于厦门市同安区的故居芦山堂,大门两旁有副楹联写道:“尚书御史翰林第,将相公侯科学家。”  相似文献   

16.
20多年前,一场令世人瞩目的“上山下乡”运动在中国兴起,大批的知识青年被组织到各处乡村进行锻炼。谁也没想到,ZO多年后的今天,一些昔日“洗脚上田”的人,竟会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脚下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其中,更有不少人重新“脱鞋下田”,从而形成了90年代新一轮的“上山下乡”热。今日的广东,不论在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还是在偏远的山区都可能看到这批重新“脱鞋下田”人的身影。与昔日不同之处在于,这批人已经历了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洗礼和考验,有文化,有理想,懂科学,他们已经和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有根本性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关于“排当”雷颐广州街头的小吃摊叫“排当”,大概因为广东近此一一年常常得风气之先,许多城市的小吃摊也就纷纷“易帜”,换上“排当”招牌,以示趋时。其实右时即有“排当”一词,不过与今日专指难登大雅之堂的“小吃”相反,当时却是宫中饮宴的乞称。元代刘一清撰《...  相似文献   

18.
何明智 《学理论》2012,(27):114-115
人的确是有差别的.平民英雄从根本上说来说是正义的化身.中西法律信仰是有差别的:中国信仰“礼法”,西方信仰法律.今日中国社会较为缺少对现行法律的信仰,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日的法律制度不能深入人心而得到民众的普遍信仰.这应该是今日中国进行现代化法治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史叙论》中提出的“三个中国说”,基本上总结出了从先秦时期一直到今日中外关系的发展历程。其中“中国之中国”是古代中外关系的发生阶段,“亚洲之中国”是中外交流的繁荣阶段,“世界之中国”是中外关系的逆转时期。  相似文献   

20.
杂家与专家     
一个时期以来,专家时髦,授学位,评职称,都唯专是瞩。如谓此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风之一翼,应可喜可贺。但事物都有两重性,若因此便冷落了“杂家”,以为只有专攻一门才算学问,只有某项专业技术算学问,而那些被称为“万金油”、“杂家”的党群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者则一钱不值,就使我们不能不为之一辩。“杂”也是学问。春秋诸子百家中就有(?)家”。吕不韦做《吕氏春秋》,是兼收并蓄,杂众家于一书.虽不免鱼龙混杂,但从他千金求改一字来看,他是把“杂”作为一种学问来看待的。汉得天下,“本以霸王道杂之”,也是成功的经验。专家并不排斥“杂”。诸葛武侯是有名的军事家,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一番“隆中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