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要闻     
《瞭望》1996,(28)
克林顿宣布取消对华出口 防务设备及通信卫星的禁令 美国总统克林顿6月24日通知国会,他决定取消对中国出口美国制造的防务设备及通信卫星的禁令。克林顿说,他的这一决定是“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的”。 叶利钦调整人事 在俄罗斯举行第二轮选举前,叶利钦采取重大举措进行人事调整:6月25日叶利钦签发了一系列关于人事调整的命令:解除俄罗斯安全委员会副秘书鲁巴诺夫和特罗申的职务,由杰尼索夫和哈尔拉莫夫接替;吸收俄安全委员会新任秘书列别德和保卫局局长克拉皮温加入总统干部政策委员会所属最高军职、最高军  相似文献   

2.
莫斯科专电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将于3月19至20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会晤,重点讨论北约东扩、削减核武器以及俄美双边关系等问题。北约东扩计划则是这次会谈的主要议题。 叶利钦和克林顿这次在双边关系发展不畅、双方龃龉增多、利益冲突加剧的情况下举行会晤,能否消除阻碍俄美关系发展的障碍,象叶利钦在今年国情咨文中所希望的那样产生促使俄美结成战略伙伴关系的新动力,令人关注。  相似文献   

3.
黄泳 《瞭望》1994,(41)
9月26日至29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以主权国家元首的身份第三次访问美国。同前两次一样,叶利钦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强调了一番两国的“伙伴关系”;但不同的是,两国领导人坦率承认,美俄之间也存在分歧。克林顿称,美俄之间是“并不完全一致的伙伴关系”,叶利钦则认为,美俄就象一个家庭似的,免不了要“争争吵吵”。西方舆论认为,美俄伙伴关系正在进入“蜜月后时期”。  相似文献   

4.
全球要闻     
《瞭望》1998,(37)
克林顿访问俄罗斯美国总统克林顿9月1日至2日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2天的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他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了有关国际关系、军事领域相互信任以及经贸合作等问题的一系列双边文件。在签字仪式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两位总统都指出,这次访问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国际要闻     
《瞭望》1995,(45)
美国总统克林顿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0月23日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了4小时会谈后宣布,他们在如何执行波黑和平计划、削减战略核武器和加强核安全及俄军加入在波黑的维和部队等问题上,“达成了完全一致的意见”,但双方在维和部队的指挥问  相似文献   

6.
美俄摩擦升温谭东白苏联解体,两大集团剧烈军事对抗的"冷战"格局随之结束,国际局势总的趋向缓和。但是,世界上没有出现人们所期望的天下太平,特别是在去年12月5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欧安会首脑会议上与美国总统克林顿激烈交锋,强烈批评北约东扩政策将使欧洲陷...  相似文献   

7.
美俄战略伙伴关系出现麻烦谭东白一月中旬,美国总统克林顿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举行会谈并签署了《莫斯科宣言》,宣布从今年5月起各自的战略核武器不再以对方为目标,两国关系进入“成熟战略伙伴关系的新阶段”。美苏首脑举杯祝酒两个月来,双方在波黑危机、北约防线向东...  相似文献   

8.
虽 然叶利钦退休之后享受的待遇无法与美国退休总统相提并论 ,但却是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望尘莫及的。位于莫斯科西郊豪华的戈尔基———9号别墅、轿车和在克里姆林宫里的办公室还都为叶利钦保留着。今年4月5日 ,叶利钦领取了退休证和老工作者证。凭着这个总统退休证和普京的总统令 ,叶利钦每月可以领取1.2万卢布(约合500美元)的养老金。凭着老工作者证 ,叶利钦可以享受一切社会保障待遇。退休之后的叶利钦在安享晚年之际 ,一直没有闲着。除了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外 ,还在极力地满足着自己的各种兴趣和爱好。搞建筑出身的他在…  相似文献   

9.
美国总统克林顿9月1日至2日对俄罗斯进行了两天访问,与俄总统叶利钦举行了自去年3月以来的首次正式会晤。正如所料,访问没有取得重大实质性成果。作为访问的结果,双方签署了若干关于军控和双边关系的文件。但西方舆论指出,这些文件多半涉及具体问题,谈不上有什么...  相似文献   

10.
1996年 11月24日上 午,中华人民 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在菲 律宾中央银 行大厦同美国总统克林顿举行了会晤。会晤中,江泽民主席向克林顿总统通报了最近在广西地区发现二战期间美军飞机遗骸以及美国飞行员遗骨的情况,并把5块美军身份牌的照片和飞机坠毁地点的录像带交给了克林顿。克林顿总统对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1.
黄泳 《瞭望》1992,(Z1)
华盛顿专电 美国总统布什2月1日在戴维营会见了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 这是苏联解体后美俄两国领导人的第一次会晤。美国舆论认为,对叶利钦来说,同布什会谈的重要性不亚于出席安理会首脑会议。因为叶利钦需要通过会晤向美国阐述其经济改革方案和前不久提出的核裁军计划,争取美国的政治合作和经济援助,并确立俄罗斯作为苏联利益继承国与美国打交道的特殊地位。就  相似文献   

12.
全球要闻     
《瞭望》1998,(35)
美白宫发言人说克林顿不会辞职随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马萨诸塞州休假的白宫发言人麦柯里19日说,克林顿总统没有考虑过辞职。总统相信人民依然信任他,他将继续做他作为总统应做的工作。克林顿总统17日向全国发表了电视讲话,公开承认他曾同白宫前实习人员莱温斯基有“...  相似文献   

13.
美国总统克林顿上台两年来,通过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五次会晤,双方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和文件,说是双方关系已进入“成熟的战略伙伴新阶段”。但是,两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龃龉也不断增多。随着海湾地区今年10月危机和波黑局势再度紧张,彼此之间在不少方面的矛盾和抗争可说是有增无减。 近月来,波黑内战骤然升级,穆族频频向塞族发动攻势。国际舆论认为,这与美国近期公开站在波黑穆族一边并且立场日趋强硬有关。美国不仅私下向穆族提供军备,而且还在10月28日向安理会提出要解除对穆族武器禁运决议草案遭到拒绝之后,11月11日由总统下令单方面取消对波黑穆族实行武器禁运。  相似文献   

14.
继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美后,1998年6月,美国总统访问中国。当江泽民主席与克林顿总统的手握在一起时,我们不能不想起一位美籍华人:1996年12月16日晚,他应邀出席了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举行的圣诞晚宴。这是克林顿当选总统以来,在白宫会见的唯一的华裔代表。1997年11月2日,在美国南加州侨界举行的欢迎江泽民主席访美的晚宴上,他代表侨界向江泽民主席亲手赠送了“治国有方”的牌匾。这是江泽民主席此次访美参加的唯一一次侨界的欢迎宴会。  相似文献   

15.
全球要闻     
《瞭望》1998,(43)
叶利钦总统中亚之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两次推迟对哈萨克斯坦的国事访问之后,终于在10月12日访问了阿拉木图。此前,叶利钦于11日至12日访问了乌兹别克斯坦。叶利钦总统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举行了最高级会晤。两国总统签署了哈俄1998—2007年未...  相似文献   

16.
徐斌 《瞭望》2000,(24)
借领导人更替之机,美俄已经开始加快了调整相互关系的步伐,但叶利钦时代美俄关系由热而冷,经历“妥协-失望-逆反-对立”的过程,在普京时代,这个过程还会再重现吗? 美国总统克林顿于6月3日至 5日访问了莫斯科,与俄罗 斯总统普京进行会晤。双方虽然在关键性的修改反导条约问题上未能如美所愿,但美俄宣布将致力于战略稳定和国际安全,继续讨论削减战略武器和反导条约问题,在调整和改善相互关系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之后,克林顿和普京还将在8国首脑会议等场合进行多次双边会晤,美俄关系的调整进程还将继续。领导人的更替成为…  相似文献   

17.
刘江 《瞭望》1998,(24)
克林顿访华:中美关系发展的新动力刘江克林顿总统是自1989年以来第一位正式访华的美国总统。对克林顿的中国之行,中美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都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国际舆论界也十分关注。长风破浪中美合作势头良好去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  相似文献   

18.
国际要闻     
《瞭望》1996,(47)
巴基斯坦总理被解职 巴基斯坦总统莱加里5日凌晨宜布解散议会,解除总理贝·布托的职务,并于明年2月举行大选。军队随即开进首都占领了要冲。同时,当日总统任命哈利德为看守政府总理并就职。贝·布托在被解职后表示,她将上诉最高法院。 克林顿连任美国总统 美国总统克林顿在5日的大选 中获得胜利,连任美国总统,这是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近60年来第一次竞选连任成功。连任后的克林顿政府将要大换班,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等政府官员已于7日开始纷纷提出辞职。  相似文献   

19.
克林顿亚洲之行的战略考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11月15日和16日亚 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 议将在文莱举行。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文莱会议后,将访问越南。这将是越战后美国在任总统第一次出访越南。此前,有关克林顿将访问朝鲜的消息也流传甚广,10月份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录访美时,曾邀请克林顿访问平壤,随后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朝,意在为克林顿访问朝鲜“修桥铺路”。但白宫11月4日宣布,克林顿这次亚洲之行将不包括朝鲜。虽然克林顿此次决定不去朝鲜,但其有意访问朝鲜的风声,和首访越南,都足已使克林顿在卸任之前的亚洲之行,备受舆论关注。…  相似文献   

20.
1月23日晚,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第104届国会发表了他上任以来的第四次国情咨文讲话,阐述了美国的内外政策。由于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克林顿的国情咨文被认为是竞选连任的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