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师,我考上大学了!谢谢您,谢谢王叔叔这历时7年的陪伴和爱心助学!我将牢记你们的教诲,努力学习,回馈社会,报效祖国."9月7日,七团图书馆走进了两名维吾尔族青年学生尤里瓦斯·莫拉库尔班和他即将读高三的妹妹哈乐旦·莫拉库尔班.看见管理员裴桂革,20岁的尤里瓦斯·莫拉库尔班首先激动地说道.明天他将踏上北方民族大学的求学之路,他带着妹妹特地来辞行.  相似文献   

2.
工会经纬     
《兵团工运》2015,(3):42-46
冬闲人不闲收入只增不减□丁惠芳"老板,我要五串烤肉?""要六串嘛,我再奖励你一串?"……1月20日下午7点多,笔者在三师四十四团老步行街的第二个摊点上看见,烤羊肉串的艾海提·库尔班正在和顾客商讨着。他一边忙着烤串,一边说着他冬闲人不闲的事情。艾海提·库尔班告诉笔者,去年团场给想发展畜牧养殖的农户们分羊圈地,他鼓励和带领连队农户们积极报名,他计划依靠团里养殖合作社,扩大家庭养殖规模,除了  相似文献   

3.
正3月7日一大早,一师七团中学校领导的一个电话,让还在为300余元的教辅费发愁的维吾尔族学生尤里瓦斯·莫拉库尔班和哈力旦·莫拉库尔班兄妹俩如沐春风,这一天,他们被通知领取了由黑龙江农垦红兴隆"金红战鹰"新闻社团捐赠的6300元爱心助学金。据了解,这笔爱心助学金是去年秋季的一次中国农垦群的互动网聊中,无意间谈到了这对品学兼优的兄妹因生活拮据,继续求学非常困难的事,引起了"金红战鹰"新闻  相似文献   

4.
在农二师二十九团园九连,人们只要一提起老党员黄金贵和栏杆乡结拜村的老库尔班家两代人的友情,都会赞不绝口。今年80岁的退休老党员黄金贵,与栏杆乡结拜村的老库尔班家有着30多年的两代人的感情。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天说起,老库尔班抱着满脸都是黄水疮不停哭闹的大女儿,来到连队找医生看病,老黄见了,仔细询问病情,然后把一个曾经用过的土方告诉了库尔班  相似文献   

5.
<正>31岁的艾买江·买买提是一师十一团六连职工,家中5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三,小的时候全凭父亲一个人挣钱来养家,一家7口人日子过得拮据,艾买江·买买提很小就立志,自己长大后一定要让爸爸妈妈过上好日子。前几年,为了能让两个弟弟顺利完成学业、改变家庭现状,艾买江·买买提什么苦活都干过,但是都没有很大的变化。5年前,头脑灵活的他看中了大马力机械在农业现  相似文献   

6.
今年48岁的乔汉是农十师一八二团十一连一名普通的职工、共产党员。作为一名从河南洛阳老家来新疆并扎根边疆的中原人,从1999年4月参加工作后,他就一直在一八二团十一连承包土地,参加工作近13年来,无论从大田管理盈利百万元到致富后不忘帮扶连队的困难职工,他都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兵团人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默默无闻地奋斗在农业连队第一线。2009年7月,由于他积极要求进  相似文献   

7.
在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十一团花桥镇的昆岗社区活跃着"五朵金花",他们分别是:昆岗社区主任"牡丹花"曹雪贞、妇联主任"兰花"吴义真、幸福泉小区网格员"菊花"铁万菊、胡杨小区网格员"梅花"张凤琼、昆岗二期网格员"莲花"李燕林.这可不是他们的真名,是社区居民对她们的昵称.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2月8日大年初一,一师七团团部烟花、爆竹不绝于耳。而家住在八连偏远牧场的八年级学生尤里瓦斯·莫拉库尔班家却静悄悄的,和往常没有什么区别。放假了,在地里帮妈妈撒羊粪的维吾尔族少年尤里瓦斯依然穿着那身蓝白相间的校服,身上斑驳的泥土,脸颊流淌的汗水把他不苟言笑的脸颊衬托得越发黑瘦、英俊。正专心于自己手中的活计时,忽然读六年级、品学兼优的妹妹哈力旦兴冲冲  相似文献   

9.
正在二师三十一团十一连,提起维吾尔大妈尼沙汗·色帕尔,各族职工群众都称赞她是一个热心助人的好大妈。尼沙汗·色帕尔大妈原是一名"五七"家属工,丈夫买买提·吾买尔是退休工人,她家是20个人口的大家庭。他和丈夫在十一连经营一个小  相似文献   

10.
《兵团工运》2012,(8):58
农一师十一团位于塔里木河上游南侧的冲积平原上。行政区划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市阿拉尔市,距阿拉尔市东27公里处南侧。团部花桥镇地理坐标为东经81°36′,北纬40°36′,北隔南干大渠、阿塔公路与中心团场十三团、幸福城农场相邻,东与十四团接壤,西与中心团场十三团相连,南抵塔克拉玛干沙漠,217国道横贯境内。全团规划面积409.73平方公里,已开发利用土地面积  相似文献   

11.
<正>他,22年来坚守在团场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他,依靠科学、勤劳致富,近十几年来,年年收入都在十几万元,连年获得团"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他,用真情和汗水谱写出了一曲动人的创业者之歌,带动了周围的职工群众共同致富,成为致富路上的"领头羊"。他就是一师十一团六连土家族职工李福春。年近50岁的李福春,1991年和妻子从重庆黔江来到十一团拾棉花挣钱。他克服艰苦的生活条件,每天早出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0,(6):44-45
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上,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这是他担任的第一个社会职务。会议闭幕式上,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代表中国佛教协会藏传佛教界代表,先后用藏、汉两种语言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13.
<正>郝贵清现任农一师三团十一连党支部副书记、指导员,妻子刘富莲是三团社区的退休工人,儿子、女儿在大学就读。多年来,他们这四口之家相亲相爱,始终保持着浓浓的亲情与和谐氛围,深受社区、邻里的羡慕和好评。郝贵清对事业、家庭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他深爱着自己的家庭、深爱着团场,在他任过职的单位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都追寻着自己人生坐标,寻究人生价值的真谛。在自我价值与社会需求的天平上寻求人生的统一。张友军,一个年仅二十三岁的青年干部,一个毕业才十一个月的大学生,用他的信念、追求,用他的拼博、奉献在短暂的人生留下永恒的坐标。23岁,正值风茂年华的青春,张友军以他的耿耿赤诚镌刻着自己人生。23岁,正值宏图待展的年华,张友军以他的涓涓汗水报效着滋润自己成长人民、大地。23岁,张友军用他的血肉之躯树起了一座青年知识分子的时代碑塔。  相似文献   

15.
1994年7月1日,九团十一连四年级学生林艳辉为救落水儿童程龙卫献出他那鲜花一样的生命之后,很多人沉浸在无比悲痛的气氛之中,也有人用另一种眼光打量着小英雄的父亲,一个勤劳朴实的河南汉子林树安:他肯定要提出这样那样的难题。 出乎人们意料,林树安夫妇出奇的平静。他们在大伙的帮助下掩埋了十二岁的儿子之后,仍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年仅20岁的韩鸿在服完两年兵役后,退伍回到了生他养他的二师二十四团。韩鸿的父母看着儿子待在家里也很着急,就想着给他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当时被安排在团联防队,他同意父母的安排,勉强在联防队干了两年,但他有自己的打算。经过一番考察,韩鸿  相似文献   

17.
<正>“走,阿不力孜,去找找咱的儿子小赵去,修马桶他最在行。”一师十一团新村小区居民努尔买买·托乎提说着就往外走。这位老人口中所说的儿子“小赵”,就是该团社区无论谁提起来都竖起大拇指的赵盛利。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个有责任心的好干部,好党员。为老人排忧解难,他总有动不完的脑子;为老人搞好服务,他总有使不完的力气。他是维吾尔族人口中的“好巴郎”,更是汉族人眼里的“好儿子”。赵盛利是十一团花桥社区人口管理站的站长,  相似文献   

18.
正他,22年来坚守在团场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他,依靠科学、勤劳致富,近十几年来,年年收入都在十几万元以上,连年获得团"先进生产者"等荣誉称号;他,用真情和汗水谱写出了一曲动人的创业者之歌,同时还带动了周围的职工群众共同致富,成为致富路上的"领头羊",他就是一师十一团六连土家族职工李福春。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人失去劳动能力,本是不幸,一个智障残疾人,更是不幸,如果这两个不幸同时降临在一个人身上,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凄惨。而在五师双河市八十九团,有个名叫宁绪肆的不幸智障人,却受到与他无亲无故的刘洪波、张红等数百好心志愿者的爱心帮助。一时间,这条暖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了双河市的大街小巷。好心人刘洪波智障残疾人宁绪肆,1992年支边来到八十九团十一连,凭着年轻能干承包土地加入了职工队伍,后来由于棉花价格下滑,自己放弃了土地承包,常年依靠打工和团场、连队帮扶  相似文献   

20.
正在农一师四团七连,有一位有着众多维吾尔族朋友的果农,他叫翟法庆。该团地处新疆乌什县境内谷底,四周毗邻民族乡村,是兵团为数不多的边境少数民族团场之一。七连紧挨着英阿瓦提乡四大队三小队,当地老百姓称七连为睦邻连。翟法庆今年46岁,他和维吾尔族朋友称兄道弟有些年头了。翟法庆很喜欢维吾尔族朋友的热情好客和豪放性格,一有空,就到他的维吾尔族兄弟库尔班、阿不拉、买买提家做客,帮他们拉运肥料、修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