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央视四套《海峡两岸》栏目自1996年开播以来,至今已6年多了。这其中,凝聚了《海峡两岸》栏目的领导及全体同仁多少智慧和辛勤的汗水。在他们的一致努力下,现在的《海峡两岸》栏目已愈办愈好,真正成为祖国大陆及台港澳地区的广大民众以及全球华侨华人了解“两岸最新动态,关注海峡热点”的重要传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1)
<正>2016年12月17日至22日,由全国台联、海南省台联共同主办的两岸记者"一带一路"海南采访团(以下简称"采访团")采访考察活动在海南进行。考察团由《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央视《海峡两岸》、中新社、国际广播电台、海峡之声、海峡卫视、中国台湾网、《台声》杂志、《文汇报》、台湾今日新闻网、《大成报》  相似文献   

3.
王宇 《台声》2019,(16)
<正>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主题教育与本职工作更好地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全国台联文宣部宣传工作队伍的能力和水平。8月14日,全国台联文宣部巡视员兼台声杂志社执行副社长武晓峰带领全国台联文宣部党支部部分党员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栏目组座谈交流。武晓峰向栏目组介绍了全国台联文宣部工作的基本情况、工作内容架构和主要特点。他表示,《海峡两岸》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第一年岁尾,我度过了一段很难忘的日子,与一“老”一“小”两位艺术家联手做了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水墨三代人———刘国松、董萍实、王长百现代水墨艺术巡回展》。北京首展盛况感人2001年底,由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海峡两岸《水墨三代人———刘国松、董萍实、王长百现代水墨艺术巡回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了首展。一时间,冠盖云集,群贤毕至。中央美院邵大箴教授和北派山水一代宗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孙天牧老师(年已90)及著名艺评家高岭先生等人,饶有兴致地接受了央视《美术星空》的采访,…  相似文献   

5.
图书交易归来谈闽台出版产业对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彬 《政协天地》2008,(11):13-14
今年是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周年。2008年9月20日至28日,第四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在台湾举办。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活动以"书香两岸,情系中华"为主题,包括了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年图片展、海峡两岸出版交流20年座谈会、两岸大学生演讲比赛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晨雾绕岛,形状如环;上有流水,洁白如玉"——玉环名源自海岛奇观。2018年9月22日,"一带一路"海峡两岸"黄金水道"融合发展论坛在浙江台州玉环市分会场成功举办。开幕式上一部《让世界听见玉环》宣传片拉开了活动序幕。"共创共享,融合发展",打造"一带一路"海峡两岸"黄金水道"《让世界听见玉环》的宣传片为两岸嘉宾展示了玉环市的非物质  相似文献   

7.
"大三通"即"三通",是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商、通航"的简称。"三通"概念最早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在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的。《告台湾同胞书》倡议海峡两岸应"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互通讯息,探亲访友,旅游参观"。30年来,为实现通邮、通商、通航,祖国大陆作出了不懈努力,并提出了"一个中国、直接双向、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则,同  相似文献   

8.
近期,央视《海峡两岸》栏目邀请中国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长朱卫东、国防大学教授房兵、台湾时事评论员王鸿薇、陈凤馨,点评回顾2016年5月以来两岸关系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并对2017年台海局势可能面临的风险、以及如何避免台海生乱等进行了分析。本刊特将主要观点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台声》1996,(10)
为了加速实现两岸直接“三通”,促进两岸经济的共同发展,国家交通部于1996年8月20日颁布了《台湾海峡两岸间航运管理办法》,次日,国家外经贸部颁布了《关于台湾海峡两岸间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办法》.这两个《办法》的颁布在海峡两岸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0.
早在2005年底,在本刊编辑部的年终总结会上,当议到谋划明年的刊物选题时,我们就想到了采访易中天教授。易老师是省政协委员,而且正在走红,自他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以来,人气不断上升。2006年,他将与央视再度携手,推出一年的《品三国》。在《百家讲坛》的历史上,一个人讲一年,这还是首次。仅凭这一点,就可预计2006年是属于易中天教授的。  相似文献   

11.
正9年前,作为"第十届大陆图书展"的一员,笔者在台湾10天,并发表了《宝岛台湾印象记》文章。2018年8月16日至23日,"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简称海图会)在台湾举行,笔者有幸参加了这一盛事。在台湾8天,亲历海峡两岸图书交流活动,再次观察台湾的文化与教育,感受台湾的旅游与民生,进一步省思海峡两岸关系,既深感台湾与我们大陆同宗同文的亲切,又忧虑台湾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根礼  宽地 《台声》2004,(4):28-29
2004年3月20日是中国农历的春分日,这一天,北京的天气格外晴暖,天空蓝得出奇。下牛2:50分,一部牵扯动海峡两岸的故事片《台湾往事》将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首映。  相似文献   

13.
钱志军 《两岸关系》2012,(11):24-26
20年前的11月间,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了各自认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九二共识"。20年后的今天,海峡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  相似文献   

14.
石正方 《台声》2013,(2):32-33
2008年11月4日,两岸两会成功签署了《海峡两岸空运协议》、《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和《海峡两岸食品安全协议》,宣告两岸同胞期盼了近30年之久的两岸“三通”终于成为现实,两岸交流进入“大三通”时代。  相似文献   

15.
正刘谦"回来了",准确一点说,又回到了央视的舞台上。9月10日,刘谦登陆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在"春华秋华"2018年教师节特别节目中表演了魔术《礼物》。晚会在7时30分开始,刘谦的表演被安排在了8时10分左右,时长13分钟。这算是一台晚会的黄金时间了。继2017年参加网络脱口秀《吐槽大会》之后,刘谦相继又接受了湖南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书画艺术领域2010年来发生了两件大事,而这两件事与杨延文都有紧密的关系。第一件事是被誉为融贯中西的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于6月25日在北京医院因病逝世。第二件事是2010年10月19~27日,因为"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提到《富春山居图》,依据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要频繁的心声,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主办了"大道同行——海峡两岸中国画艺术展"。  相似文献   

17.
70年代末,与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同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倡议海峡两岸"三通"。20年来,在祖国大陆改革开放的极大推动和两岸人民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经贸关系获得迅速发展,台湾企业在祖国大陆的投资已成为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据统计,截至1998年9月底,祖国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40608个,协议金额401.59亿美元,实际到资208.81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金额7.2%。这种情势,不仅成为带动台湾经济  相似文献   

18.
正《舌尖2》延续了人们对美食发自内心的热情,纪录片开播后,中国平均每20个微博活跃用户就会发出一条与《舌尖》相关的微博,与此同时,边看片边下单购买美食,已成为一种时尚。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国人初识了中华美食的厚重能量,它所创造的空前收视奇迹,被文化界认为是"纪录片回归大众视野的标志"。在多次更改首播档期后,央视终于重磅推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以下称《舌尖2》),伴随着不断升温的全民"舌尖狂欢",中国纪录片在海外市场开始叫响。  相似文献   

19.
若兰 《两岸关系》2015,(3):59-61
<正>台湾诗人余光中著作的《乡愁》的最后一段是"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40年后海峡两岸通航,余光中先生又续文一段:"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也去那头。"而今,我应了余老先生《乡愁》的续文,我真的通过武汉开放赴台湾个人游这条长长的桥梁,去了海峡那头。2014年3月16日,我与先生舫兄登上飞往台湾班机,我庆幸,梦想多年、筹备多日的台湾之旅终于成行了。自1949年在昆明与已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父亲一别,他去了台湾,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新春伊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强势回归,连续十集热播,为新春佳节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据央视调查数据显示,这个节目全部10期累计收看观众达到11.63亿人次。人们的朋友圈被诗词曲赋刷屏,无数男女老少被诗词达人们"圈粉"。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武亦姝等诗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