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既然是盘好棋特区还应特下去刘福垣:国务院特区办公室研究室研究员在我国划出一块地方,搞经济特区,始于深圳。随着深圳和东南沿海地区的迅速发展,一度时期曾出现a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局面,大量资金流向特区;也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孔雀东南飞”的壮观场面,人才、技...  相似文献   

2.
1987年6月12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会见南斯拉夫外宾时宣布:“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1988年4月,海南正式从广东划出,成立经济特区省,由原广州市委书记、广东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许士杰出任省委书记,原广东省顾委副主任、深圳市委书记兼市长梁湘任省长。中央赋予海南岛比深圳等其它经济特区更为优惠的政策。从深圳等四个特区扩大到海南特区省,这是邓小平经济特区建设思想的又一次飞跃。在一个拥有3万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和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结构省份兴办特区,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其深度和广度,实堪称我国改革开放史上的壮举。 邓小平提出:“如果用20年时间把海南岛的经济发展到台湾的水平,那就是很大的胜利。” 海南人民对此欢欣鼓舞,他们决心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立足于海南的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同时大力吸引外资,特  相似文献   

3.
蒋积伟  刘昱彤 《党建》2023,(12):39-41
<正>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1980年8月,党和国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1988年4月又批准建立海南经济特区。40多年来,特区人披荆斩棘,拼搏奋斗,在“杀出一条血路”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了特区精神。2018年4月13日,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特区要勇于扛起历史责任”“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相似文献   

4.
《求是》2004,(16)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经 小平会见日本公明党第十三次访华代表团时,明确济特区的创立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深圳经济特 提出经济特区要走外向型道路。他说: “我们特区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邓小平同志 的经济从内向转到外向,现在还是刚起步,所以能对深圳经济特区有着很深的感情, 1984年、1992年曾 出口的好的产品还不多。只要深圳没有做到这一步,两次前来考察,指导深圳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 它的关就还没有…  相似文献   

5.
深圳报业集团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02年9月30日由深圳特区报业集团与深圳商报社合并组建。深圳报业集团目前拥有11报4刊5网站1出版社,即:《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香港商报》、《深圳青少年报》、《Shenzhen Daily》(英文深圳日报)、《深圳都市报》、《宝安日报》、《法治晨报》、《深圳手机报》、《汽车导报》杂志、《特区教育》杂志、《中外房地产导报》杂志、《游遍天下》杂志、《本色生活》杂志和深圳新闻网、深圳房地网、深圳车城网、深圳搜购网、问工网,以及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目前深圳…  相似文献   

6.
深圳是一个较发达的城市,一些重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位居前茅,但是,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比较突出。深圳市由于存在经济特区和非经济特区两部分,农村城市化过程中造成了特区内外发展的明显不平衡。其中既有无形因素的作用,也有有形因素的作用。前者主要是“特区”和“非特区”、“特区人”和“非特区人”的心理因素使特区拥有更多的有利条件;后者主要是特区管理线及检  相似文献   

7.
“公款吃喝”与贪污受贿腐败现象一样,是我们党和国家当前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顽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报纸、杂志刊登了许多有关文章。特别是《经济日报》从11月11日起至11月30日,专门开辟了“怎样解开‘公款吃喝链’”专栏,就“公款吃喝”等有关问题展开了讨论。现将这一讨论做一述评。 一、“公款吃喝”情况  相似文献   

8.
刘琳 《唯实》1996,(12)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本世纪领导的第二次伟大革命。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渐进的、但却给中国社会带来深刻变革的伟大革命。深圳经济特区16年的巨大变化,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意义。 从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背景和经济特区承担的历史使命看,深圳经济特区就象当年陕甘宁边区那样的根据地,点燃了改革的星星之火,形成了中国改革烈火燎原之势 第一,特区是第二次布命的圣地。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邓小平同志提出创办经济特区,要求特区要象陕甘宁边区那样,要杀出一条血路。1979年初,广东省领导层酝酿方案:在邻近港澳和沿海地区划出一些地方,设立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以吸引外商投资办企业。在同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邓小平同志听取了上述方案的汇报,并对广东省委的领导同志说:“还是办特区好,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他把特区比作革命根据地。而创建根据地是非常艰难的,但必须在艰难险阻的重围里“杀出一条血路来”。会议确定,在深圳、珠海、汕头试办特区。1980年8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在广东省的深圳、  相似文献   

9.
正1980年,我国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经过近40年的发展,经济特区已经发展成为沿海一颗颗耀眼的明珠,在带动内地经济发展上成绩斐然。这份成绩的取得与当时的国家副总理王震密不可分。积极支持深圳改革开放1991年3月27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王震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深圳开放特区模范",这饱含着他对深圳  相似文献   

10.
1992年1月19日上午,邓小平一到深圳,就说:“到了深圳,我坐不住啊,想到处去看看。”因为他是经济特区的主要决策者,特区发展得怎样,他不想只是听汇报。他要亲眼看一看。  相似文献   

11.
<正>1981年10月15日,湖里小山丘一声炮响,开山炸石,揭开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辉煌一页。厦门为什么会被定为经济特区?特区最初为什么选址湖里、范围仅2.5平方公里?为什么选择在10月15日这一天动工呢?这里有一段佳话。厦门特区是中央决定设立的1980年4月,福建省委、厦门市委向中央递交了《关于建设厦门经济特区的报告》。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浪潮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一  相似文献   

12.
《反腐杂志出怪招,聘“包公”代言发传单》。2007年4月26日,在第十七届全国书市上,《重庆商报》以醒目的标题和大幅的图片对《廉政瞭望》请“包公”代言进行了报道。4月25日,全国书市在重庆开幕。为加大宣传力扩大影响力,《廉政瞭望》特从重庆  相似文献   

13.
1962年秋冬之交 ,《人民日报》军事记者连云山深入深圳边境和香港九龙等地采访考察后 ,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和忧国忧民的高度责任感 ,秉笔直书 ,写下4篇内参送交中央政治局 ,最早提出了在深圳边境一带建立“特别政策优惠区”的建议。当我们听到这个“旧闻”时 ,非常兴奋 ,很想立刻就能找到连云山采访他。为此 ,我们经《人民日报》社、《新闻传播》杂志社、《深圳商报》社、解放军总政治部多方帮助 ,终于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连云山。当年连云山提出的这个“特别政策优惠区”与邓小平的特区思想 ,无论在战略高度、功能效应和历史意义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经济特区既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试验区、先行区、示范区,又是处于战略区位上的重要口岸城市,带动和组织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中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特区的“两重性”。由此入手去研究经济特区,我们将会更深刻地认识它的发展机制和发展优势,更全面地了解它在历史进程中所能做出的业绩和贡献,从而更准确地预见特区未来的作用和地位。 城市特区和特区城市 特区与城市相结合、相促进,是中国经济特区的典型形态。在改革开放中,特区政策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是创建经济特区,今天我们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些地方所见到的,大多还是一  相似文献   

15.
当中央电视节目纪念深圳等经济特区20周年的时候,亲切的画面和浓郁的气氛,又把我们带回了特区创建时那段伟大且震憾人心的历史。 1979年4月,小平同志在听取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汇报后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同年5月,广东、福建两省按照小平同志的思路,于1979年6月6日、6月9日草拟了关于试办特区并在特区对外经济活动中实  相似文献   

16.
寻访连云山     
连云山难道就此失踪了? 2000年2月12日。 这天下午,我们在上海图书馆翻阅《深圳商报》时,被一则短文所吸引。 这篇题为《深圳人不应该忘记》的短文,简述了30多年前《人民日报》社记者连云山采访渔村深圳,震惊于“深圳大逃港”的事件真相,冒着风险写出了4篇内参,反映给中央最高层领导,并建议将深圳一带列为特殊区域,给予各种政策优惠。 我们有感于他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有感于他在采访、思考和上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和胆略,很想立刻找到他采访。然而,天地悠悠,人海茫茫,到哪里才能找到连云山呢?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这一点在经济特区更具迫切性和特殊性。笔者认为,经济特区意识形态建设应遵循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则。一、坚持与发展相统一特区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特区的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把坚持和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做到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在坚持和发展相统一中,应特别重视坚持。这是因为:首先,邓小平同志在创办特区时,其指导思想就非常明确,我们是“经济特区,搞政治特区就不好了。”《邓小平文…  相似文献   

18.
举办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一项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性决策。16年来,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地方政府组织实施和广大特区干部群众积极开拓实践,经济特区迅速发展,由原来的边陲小镇成为今天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发挥了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和改革的试验区作用。最近,中央领导同志一再明确指出特区还要办下去,重申中央对经济特区工作“三不变”方针,  相似文献   

19.
前年,我在一篇有关体制改革的研究报告中,提出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共建型”的思路;今年2月,在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的《共享中国》一书也谈了“共享”问题。但是,这两篇东西所讲的“共  相似文献   

20.
当前,正处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下一步企业改革的路子究竟该怎样走?这已经成为企业界乃至全国人民普遍关心的话题。1990年10月31日的《经济日报》发表了阎卡林的文章:《怎样把“蛋糕”做大》(以下简称阎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述,在经济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