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梁作华 《青年论坛》2006,(4):161-162
电子档案是由电子文件转化而来。电子文件是计算机中产生的文字、图形、声音等多种信息的集合体。其信息形态是以数字化为主体的,读取须借助计算机才能够实现。根据电子档案的特性,其保护技术体系将主要由“电子文件形成中的保护技术”、“利用传输保护技术”和“信息修复技术”构成。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全球范围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标志着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化社会的技术基础最基本的是计算机。计算机的普及及应用正在迅速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成为现代人参加政治、经济、科技、生产、社会活动的新工具,由此,也给教育带来了深刻变化。计算机基础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文化基础教育、人才素质教育和应用技术教育。搞好文科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对于推动文科各专业学科的发展,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知识产权面临许多新问题并将大大改变传统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对象和保护形式。计算机数字传输技术使版权法的概念、版权人的权利、各利益方的利益权衡都带来新的冲击;“复制”、“发行”、“合理使用”等均需作新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产权的概念值得研究和确认。知识经济下权益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需要在激发创新和维护社会公益之间进行权衡。  相似文献   

4.
缩小“信息鸿沟”与提升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鸿沟”可以界定为“信息资源的可得性、利用有效性和利用能力方面与国外企业或理想状态的差距”。我国企业的“信息鸿沟”既表现在面临的“信息困境”和业已造成的严重后果 ,更表现在我国企业信息意识不足和信息获取能力方面的劣势。本文力图表明 :“信息鸿沟”是制约我国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缩小“信息鸿沟”是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得以迅速传播。人们形象地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称之为“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highway),从其构成上看,主要指专门用于通信的电信网。网络就像是“路”,通过网络传输的各种信息便是这“路”上所跑的各种各样的“车”。而使信息得以畅行全球的公路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互联网络(Internet),其渐成为资讯市场发展的重要潮流,并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由于它是一个联结  相似文献   

6.
一、对干部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考试是适应时代特点、提高办公效率、建立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 开展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考试是适应大连开放和建设发展的需要。当前,人类正步入信息革命的时代,从而使知识和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的加速传播,对人们快速掌握信息的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运用计算机快速掌握和处理信息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席贵俊 《前进》2001,(2):20-21
在中共中央“十五”计划建议中,将信息化建设提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并明确指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快信息化步伐。面向消费者,提供多方位的信息产品和网络服务。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金融、财税、贸易等领域的信息化,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进信息产业与有关文化产业结合。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推广计算机与网络教育。在全社会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认真领会中央“十五”规划建议精神,站在新与…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初露倪端,人们在享用着高科技给社会带来一系列新成果的同时,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也正在发生悄悄的变化。在高等学校,除外语、法律外,人文社会科学的绝大多数专业都遭到冷落;书店中计算机、电子技术、科技信息方面的书籍十分畅销,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却较少有人问津;不少人习惯于把“知识”的概念仅仅窄化为“科技知识”,把“知识经济”单纯理解为“技术经济”,把与文化价值观念密切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视为远离经济发展领域的“非经济因素”。上述这种现象的出现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担忧…  相似文献   

9.
《长白学刊》2009,(3):F0002-F0002,F0003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是重庆文理学院开办最早的系部之一,现有教师7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7人,占34%;讲师42人,占54%;博士、硕士44人,占57%。该系以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为支撑,开办有5个本科专业(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职教师资);  相似文献   

10.
在乡村数字治理情境中,“信息型”工具是治理主体间信息传递与交互的手段。受主客观条件制约,乡村数字治理中“信息型”工具的运用存在类型无序、性能无定以及信息采集标准无章等无序性变换现象,阻滞了乡村数字治理效能的提升。研究发现,“信息型”工具无序性变换是制度、环境、人员、技术等诸多因素耦合的结果,其中政策执行力度弱、数字技术监管制度缺位、治理主体内外部信息孤岛、网络基础设施薄弱与部分治理主体能力不足是主因,可从观念、制度、供给及数据信息四个层面探求消解之策,以期为乡村数字治理提供更为安全、高效、便捷的“信息型”工具。  相似文献   

11.
略论网络的文化特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可否认 ,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直接产物 ,但除了“技术”的因素 ,就没有“文化”的原因吗 ?本文透过网络的信息技术表层结构 ,分别从个人计算机的产生、网络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回顾和分析了其中深厚的文化背景 ,从而挖掘了网络所具有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2.
商务新闻     
《创造》2000,(10)
8月23日,由信息产业部与新华通讯社联合主办的“2000信息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京隆重开幕。 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出席会议并致辞。此次论坛旨在向社会各界介绍目前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类电子产品进一步融合,对信息产业和整个社会提出的新的机遇;并且探讨了全球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的趋势,研究了我国加入WTO后信息产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论坛”邀请了国内外有关主管部门的领导就中国信息产业现状和发展战略,国家对高技术  相似文献   

13.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兰州暴发以来,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拥有更多元、更便捷的渠道获取各类疫情资讯,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的助力,疫情得以有效控制。然而,在媒介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媒介化社会中,人类对媒介技术的掌握未必与媒介技术的发展相匹配,与德尔塔变异毒株伴随而来的“信息疫情”同样使人惶恐。如何让公民提高辨识能力,在认知、态度和行为上不会被轻易“带节奏”,杜绝信谣、传谣,就必须重视并加快公民媒介素养的提升,通过政府、媒体、学校、家庭、社会、个人等形成媒介素养教育合力,帮助公民在信息的接收端构筑起防火墙,减少“信息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观点     
“考试”应该回归理性目前社会上考试种类繁多──除了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就学资格考试,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国家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各种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考试,还有托福考试、GRE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各种能力、水平考试,让人深切地感受到“考试时代”已真正来临。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报名参加各类考试的人,加起来有上千万之多。7月25日出版的《半月谈》刊载文章指出,“考试热”的形成,既有正常的因素,如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职业不断增加等。但同时,也有一些非正常的因素,如一些部门…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神秘的,计算机“黑客”就更加陌生了。所谓计算机“黑客”,即是对那些热衷于电脑程序设计者“电脑迷”的一种称谓。他们有着娴熟的电脑知识和电脑设计能力,以此去窥视计算机网络上的各种秘密,而后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以往只在地方各领域进行违法犯罪的“黑客”,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大举入侵神秘的军事禁区——军用计算机网络。 谁是第一位闯入军用计算机网络的“黑客” 美国15岁的米尼克开创了入侵军事计算机网络的先例。米尼克很小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计算机方面的非凡才能,他破译电脑密码的技术出类拔萃。1979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利用自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 ,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与繁荣 ,可以说计算机及其网络正在引发一场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信息变革 ,人们正在通过各种计算机网络方便、可靠、迅速地交换信息 ,提供信息服务 ,共享人类资源、知识和创造力。本文结合笔者在县级公安机关科技部门工作的组网实践 ,为提高基层公安机关快速反应、出奇制胜能力 ,提出县级公安信息网建设构想 ,意在与同行战友们共同交流探讨。一、网络系统的设计思路在日常工作中 ,各级公安机关之间 ,同级公安机关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日益频繁。实施网络化计算化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一、“智能型城市”的内涵和标志在最近知识经济的讨论中,一些城市提出要发展“智能型城市”的设想,其启示意义是可喜的,但这里首先应当对“智能型城市”的概念加以界定和规范。智能(KNOWINGABILITY)这个词,最初引自“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指计算机作为机器具有了人的计算、记忆、思维乃至部分复杂的情感活动能力。这种智能虽然仍然来自于人的设计、安装,但是由于计算机的运行速度非常快,对人的某些思维和智慧功能的模仿,在速度上大大超过了人的思维速度;甚至计算机按照一定的逻辑程序可以实现相当程度上的创造性智力…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因特网?身处于信息时代,最时髦的话题就是“上网”。那么“网”是什么,什么是“上网”?“网”上有什么?“网”指的是国际互联网,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因特网,即Internet。它是集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国际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也是世界上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因特网上每一台计算机都处于平等的地位。不管是局域网还是广域网上的计算机,也不管是MAC机、IBMPC机或是SUN的工作站,在因特网上传输和共享信息时都享有同等地位。您可以把因特网看作一个全球性的博物馆,一个无比神…  相似文献   

19.
图书情报事业发展中的技术推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情报事业发展中的技术推进应通过组织和个人的知识积累,以其技术人员能力、组织能力、信息能力和设备能力的提高为基础。走“基于技术引进的技术推进过程模式”,积极吸取世界先进的科技成果,通过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进而实现自主技术创新,这是我国图书情报事业技术推进的一条捷径。同时还要根据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制定相应的技术创新战略,明确其技术创新的步骤、措施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百家论萃     
信息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  信息过剩,是指信息的生产、传播、接收和处理超过了人们的实际需求和能力,从而使 人不能有效地和充分地选择、吸收、利用和发挥信息的作用,使得信息不可避免地贬值。其 带来的严重后果有:  1、信息过量引起信息贬值,而信息贬值又使有关信息业界拼命往网上增加信息,从而 造成恶性循环。  2、信息过剩反而容易使人产生“信息饥渴症”。因为计算机和网络上虽有大量信息, 但由于过量信息的存在,反而使人不能高效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因而总感觉自己 所掌握的信息不够用。  3、信息过量和信息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