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刘邓大军解放并接管了西南重镇重庆。进城后不久,一些同志开始滋长了居功享乐思想。  相似文献   

2.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刘邓大军解放并接管了西南重镇重庆。位于中山四路36号的市委大院是当年中共中央西南局所在地,邓小平、刘伯承、贺龙都住在这里。  相似文献   

3.
《红岩春秋》2009,(6):36-36
1949年5月23日,中央军委发出指示,命令“二野应准备于两个月后以主力或以全军向西南进军,经营川、黔、康”,并成立了由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同志组成的中共中央西南局,统一领导川、滇、黔、康4省的各项工作。自11月始,重庆各地陆续解放。12月1日,解放军在重庆市举行人城式,受到人民热烈欢迎。重庆,由此开始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相似文献   

4.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刘邓大军解放并接管了西南重镇——重庆。顿时,一股蓬勃向上的清新之风滋润山城,涤荡着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古老的重庆焕发了青春。  相似文献   

5.
正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并部署第二野战军向西南进军。二野前敌委员会(以下简称"二野前委")决定由第三兵团进军重庆和川东南,并任命了重庆市党、政、军领导机关的负责人。二野副政委张际春任重庆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二野第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任重庆市长、中共重庆市委第一书记、重庆警备司  相似文献   

6.
《红岩春秋》2014,(3):14-18
正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刘邓大军解放并接管了西南重镇——重庆。顿时,一股蓬勃向上的清新之风弥漫山城,涤荡着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古老的重庆焕发了青春。当时,最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是共产党员、解放军指战员和各级干部的优良作风。人们正是从他们身上认识了共产党、看到了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从而振奋了精神,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这中间,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自身的率先垂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宋清渭 《党建文汇》2009,(10):37-37
解放军发起的解放重庆战役,历时仅一个月。这场战役为何进展得如此神速?除刘邓首长指挥有方、我军将士作战英勇外,国民党军内部还有我方一位高级“卧底”刘宗宽。此人后来被二野司令员刘伯承誉为“解放西南第一功臣”。  相似文献   

8.
正★1949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决定,由时为解放军二野五兵团政委的苏振华任贵州省委书记、贵州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贵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1949年11月14日23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十六军进占贵阳城。11月15日,十七军五十师进驻贵阳,贵阳宣告解放。实现了人民解放军"大包围、大迂回"战略,为解放西南地区奠定了坚实  相似文献   

9.
激战潼南     
<正>守敌层层布防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后,刘邓大军挥师南下,发动西南战役。解放军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1949年11月30日,一举解放西南重镇重庆。在解放军的迅猛攻势下,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国民党第20军、胡宗南第1军、罗广文军残部及重庆内二警残部,向西北仓皇逃窜,齐拥在狭窄的绵(阳)璧(山)公路上。12月1日,国民政府重庆市长杨森在潼南召集各路军政头目和潼南县长韩朴文开会,  相似文献   

10.
何君 《党建文汇》2002,(20):19-19
1949年11月1日人民解放军二野第三、五兵团和四野一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国民党大西南防线最薄弱的黔川边境突然插进,揭开了解放贵州、进军西南的序幕:仅仅半个月时间,贵阳即告解放。在贵阳附近布防的第八十九军军长刘伯龙,面对这迅速变化的形势,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出路.拜托由贵阳各界知名人士组成的维持会,向解放军转达他起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刘邓大军解放酉阳县刘邓大军解放秀山后,1949年11月11日,酉阳(今属重庆)解放。12日,酉阳军管会和支前委员会宣告成立。16日,酉阳县政府成立。21日,中共酉阳县委成立,刘云任县委书记,张觉任县长。担任接管和建立人民政权的西南服务团第一团(川东)四支队(涪陵大队)三中队(张觉任中队长,刘云任政委),遵照  相似文献   

12.
正1949年10月,参加完开国大典的刘伯承、邓小平被毛泽东请到了中南海,二人被要求即刻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进军西南。根据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作战方针,11月1日,酝酿许久的西南战役打响。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第二野战军主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发起川黔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了国民党军宋希濂、罗广文部的川东防线。11月30日,解放重庆,并乘胜进击,迅速控制了从简阳到邛崃的大片城镇,截断了国民党军南逃路线。  相似文献   

13.
唐灿 《红岩春秋》2023,(12):56-59
<正>1949年1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发起西南战役,解放重庆之战拉开帷幕。在进军大西南的钢铁洪流中,严大芳率领第95团,八天八夜强行军1600里,由全军殿后部队变为先头部队。其后,95团佯攻黄桷垭,智取海棠溪,为解放重庆立下了不朽功勋。进发1949年10月,受“大迂回、大包围”作战方针迷惑的蒋介石,错误判断解放军必从北面入川,先占成都,后攻重庆,于是从台湾飞抵重庆坐镇指挥,布置数道防线。  相似文献   

14.
<正>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挺进大西南,拉开了解放大西南的序幕。11月25日,二野第三兵团先头部队进入南川(今重庆市南川区)县城,南川和平解放。为了迎接解放,南川地下党组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那是一段无法忘记的历史,是南川人民最深刻的记忆。  相似文献   

15.
刘红峰 《党史纵横》2014,(12):45-47
正1949年6、7月间,第二野战军前委在南京召开扩大会议,研究进军大西南的具体作战部署和城市接管等问题。期间,刘邓首长找陈锡联谈话,郑重交待:重庆解放后,由你陈锡联担任市长、市委第一书记兼军管会副主任。当时,陈锡联担任二野第3兵团司令员,之前从没有干过地方工作。"三招"稳定社会秩序1949年11月30日,第3兵团解放重庆。当晚,陈锡联就带领兵团机关随部队进入重庆。12月3日,重庆市军管会正式  相似文献   

16.
《红岩春秋》2009,(6):F0003-F0003
11月28日,为纪念重庆解放60周年,重庆解放系列图书《重庆读本》,《解放60周年重庆英模谱》,《重庆解放》,《解放大西南》,《跨越60年的重庆记忆》,《科学发展新追求》首发仪式在解放碑现代书城举行。  相似文献   

17.
黯然的逃离     
1949年,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席卷了中国,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从南京迁到广州,又从广州迁往重庆。11月30日重庆失守又迁往成都,国民党在大陆的立足之地只剩西南这一隅了。 而此时,成都以南,自贡、乐山已获解放,刘伯承率领的解放军第三兵团陈锡联部、第五兵团杨勇部已切断了国民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西南工作文集》中一些文章和题词在当年的发表,我曾经是亲历者。虽然过去五十多年了,仍历历在目。1949年11月30日,西南重镇重庆解放,12月初我随西南服务团进入重庆,  相似文献   

19.
平息金融风波解放重庆的炮声停息不几天,刘伯承和邓小平就征尘仆仆,率领中共中央西南局和二野司令部进入了重庆城。到重庆一个月后,西南局第一书记兼西南局财委主任邓小平致电中央:“西南局同志最近集中力量于重庆的接管,伯承主要精力放在筹划指挥成都战役,际春兼重庆市军管会(主任),我主要注意力放在财经上。大家都忙得喘不过气来。”“初步接触,西南问题至为复杂。”  相似文献   

20.
胡丽 《红岩春秋》2023,(1):60-65
<正>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由此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此前,按照党中央及上级党组织“迎接解放,配合接管”的指示,川东地下党组织围绕重庆的解放及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城市展开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重庆较为完整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珍藏的文献《如何迎接解放》,由川东特委于1949年11月印发,是重庆解放前夕“地下化的最后一次指示文件”。这份文献无落款,没有直接标明写作者、写作时间,然而,翻开这份泛黄的油印册子,思绪顿时被带回到那个风云诡谲、斗争尖锐的时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