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华 《瞭望》1998,(51)
台湾地区新一届“立法委员”和台北市、高雄市市长及两市议员等三项选举,已于1998年12月5日投票后落下帷幕。国民党赢得台北市长、123席“立法委员”和23席台北市议员、25席高雄市议员;民进党获得高雄市长和70席“立法委员”、19席台北市议员、9席高...  相似文献   

2.
备受各方瞩目的台湾“省市长”及省市“议员”选举于12月3日揭晓。选举结果,“台湾省长”由国民党候选人、现任台湾“省主席”宋楚瑜当选;“台北市长一职由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获得;“高雄市长”由国民党候选人、现任“高雄市长”吴敦义当选连任。这次选举虽属地方选举,但是一次全岛性的重要的权力再分配。国民党在这场选举中不仅失去了台北市这一重要桥头堡,而且在省、市“议会”席次也大幅滑落,在台北市“议会”席位首次不足半数。这一变化对台湾未来的政治生态和权力格局以及统独斗争,都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沸沸扬扬的台湾地方选举于日前结束,选举结果使台湾地方政治生态“变了天”。在台湾地区23个县市的地方选举中,民进党以43.24%的选票获12席,国民党以42.12%的选票只获得8席。此次选举,民进党基本上达到它过去所倡言的“以地方包围中央”的“绿色执政”目标。仔细分析一下民进党的得胜“版图”不难发现,如今民进党依然是台湾的地方“执政党”。放眼望去,民进党的  相似文献   

4.
12月3日,台湾地区县市长、县市议员及乡镇市长 “三合一选举”落下帷幕。在总共23席县市长中,中国 国民党获得14席,民进党仅获得6席。中国国民党大 胜、民进党惨败的结果并没有出乎人们的预料,因为它 客观而准确地反映了台湾当前的政治现实与民意走  相似文献   

5.
汉城专电 6月底,韩国举行了中断34年以来的首次地方选举,结果,执政的民自党遭到惨败,而在野的民主党和自由民主联盟以及无党派人士在选举中取胜政局在地方上出现了朝小野大的局面。选举后,曾主导过韩国政治潮流的“3金”——金泳三、金大中和金钟泌再次进入政治的中心地带,政坛将再起波澜。 选举中,在875名广域(特别市、直辖市、道)议员中,民自党仅占了286席,而民主党则占355席,自由民主联盟占83席,无党派人士占151席。在被称为本次选举核心的15名广域行政长官选举中,民自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国民党开除了近几年在台湾颇有点名气的雷渝齐等二十四人的国民党党籍。理由是这些人在一九八三年底的“立法委员”增额选举中,“违纪参选、助选”,发表了攻击“党国”的言论。雷渝齐被除名的真相如何?从他这三年的浮沉说起,或许一叶可以知秋。雷渝齐是一个教师,三年以前在台湾政治舞台上还鲜为人知。他是在一九八○年“立法委员”增额选举中崭露头角的。一九七九年底,国民党制造了“高雄事件”,将大批党外人士投入监狱。但是这并不能平息人们的不满。为此,国民党又网罗一批“政治打手”。颇有辩才的雷渝齐被选中了,被推  相似文献   

7.
以戴维·朗伊为首的新西兰工党在最近的大选中击败连续三次执政的国民党,在拥有九十五个议席的新议会中赢得了五十六席,而马尔登领导的国民党的议席则从原来的四十六席减少到三十六席,势力太减。这一选举结果使新西兰的政局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七月二十六日,朗伊政府宣誓就职,这是一九七五年以来工党在新西兰首次执政。新西兰议会为一院制,叫众议院,任期三年。上届议会是在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底选举产生的,按例这次大选应到今年十一月底举行,但马尔登内阁鉴于形势的发展对国民党不利,毅然决定提前大  相似文献   

8.
秦华 《瞭望》1999,(17)
台湾地区三项选举之后,台湾政局出现若干新的重大变化。国民党与民进党内部围绕下届“总统”候选人提名之争愈演愈烈;民进党内最有可能参选下届“总统”的陈水扁,为重塑形象,不得不提出“新中间路线”;第五次“修宪”,因各党内部共识小、分歧大而步履维艰;台湾经济呈现出的危机苗头对政坛的影响正日益扩大。三党“总统”选取战国民党内各派势力围绕下届“总统”、“副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斗争日益尖锐。李登辉近来多次表示,明年任满后除继续担任国民党主席外,不再寻求延任或连任“总统”。国民党推举连战为下届“总统”候选人的态势…  相似文献   

9.
朱维究 《团结》2002,(2):29-31
李登辉执政12年间排除异己、分裂国民党,在逐渐实现政权“本土化”的同时,五次修改“宪法”,为“两国论”出台做了法律准备。2000年,“总统”选举陈水扁上台,百年老党国民党成了在野党。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左右着台湾局势,使得祖国统一前景不仅变化莫测,而  相似文献   

10.
在5月1日的英国大选中,在野18年的工党以压倒性多数赢得胜利,终于重新上台执政。选举结果显示,工党赢得下院659席中的419席,而执政的保守党只获得165席,两党在下院中所占席位的差距如此之大,是本世纪从未有过的。 “新工党”战胜了保守党 工党在这次选举中取得压倒性胜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布莱尔自3年前当选为工党领袖后,对工党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推出一系列新的  相似文献   

11.
12月7日,被称为台湾2004年“总统”大选前哨的台北、高雄市长及市议员选举落幕。总的来看,经历此次选举,台湾朝野主要政治势力间的实力对比并未出现明显消长,岛内政治版图基本维持“北蓝南绿”的格局。然而,由于此次地方层级的选举到关键时刻演变成“泛蓝”与“泛绿”两大阵营的对决,国亲两党此消彼长,民进党上升气势受挫。陈水扁很有可能维持其一贯摇摆的主张,未来一年多内两岸关系将很难有较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12.
去年下半年,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我省86个县(市、区)中,有79个县(市、区)党委、84个县(市、区)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和法检“两长”集中进行了换届。省委对换届工作高度重视,对县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年龄和知识结构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组织部加强指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换届选举圆满成功。各市(州、地)党委按照《党章》和有关法律、章程规定办事,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依法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县(市、区)领导班子,为我省县(市、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提供了良好的组织保证。一县(市、区…  相似文献   

13.
秦华 《瞭望》1999,(26)
自1998年底台湾地区三项选举(即“立法委员”、台北、高雄两币市长及两市议员选举)结束后,台2000年的“总统”选举已经成为台湾政局中的焦点。台各主要政治势力正围绕这场选战紧锣密鼓地进行布局。台下届“总统”最有司能的人选,主要集中在国民党的连战、宋楚瑜和民进党的陈水扁及刚从民进党内脱党出来的许信良等四组人马身上。目前的基本态势依旧是国民党与民进党两党对决,新党无力竞争。国、民两党已分别决定于今年8月下旬和7月上旬召开党代会或临时代表大会,决定各自“总统’很选人。连战积极造势宋楚瑜等待时机在国民党方面,李登…  相似文献   

14.
秦华 《瞭望》1999,(24)
多年来,对所谓台湾前途或两岸统一等问题要不要进行“公民投票”决定、“公民投票”要不要“入宪”或“立法”,一直是台湾各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但自去年底台三项选举以来,各种民调结果显示,维持台湾现状已成为台湾社会主流民意。民进党为部署“总统”选举,面临着进一步转型的压力,在“台独”党纲及“公投”问题上开始出现策略上的调整。台湾岛内极少数激进“台独”分子不甘“台独”声势消沉,再度以绝食的激烈行动进行抗争,加紧开展“公投”活动。但是,台湾岛内民众反应冷淡,国民党内一些重要人士接连发表反对“公投入宪”或“公投…  相似文献   

15.
汉城专电 4月11日,韩国举行了第15届国会选举。在总共299个议席中,253个议席通过各选区直接选举产生,46个议席按各政党的得票率进行分配。最终,总统金泳三领导的执政的新韩国党获得了299个议席中的139席,以金大中为首的新政治国民会议取得79席,以老牌政治人物金钟泌为总裁的自由民主联盟获50席,由洪英基和朴一共同领导的民主党获15席,其余的16席被独立人士夺得。选举使国会出现了“朝小不小,野大不大”的格局。 这次大选被认为是1997年总统选举的前哨战,也是对金泳三执政3年多来的一次中期评价。因此,各政党在竞选活动中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新韩国党的结果比其预想的要好。特别是在无地方主义色彩的汉城首都圈,夺得了半数以上的议席,这样的成绩是以前的执政党在历次大选中从未有过的。在全国范围,执政党获得的议席虽然未能超过半  相似文献   

16.
方明 《理论参考》2008,(6):50-50
2008年3月台湾领导人这次选举以马英九的大胜宣告结束。这场选举结果所彰显的意义与影响,不只是国民党的一次大胜与东山再起,不只是民进党的重大挫败,而是宣告了横行台湾10多年民进党“本土神话”破灭,宣告民进党丑化中国与抹红手段的彻底失效,宣告了经济与生活问题取代意识形态成为选举的关键因素;宣示了民进党未来发展面临的巨大困境。  相似文献   

17.
台湾岛内的统独之争历时已久。在“独”的方面,又有“台独”与“独台”之争。自去年底台湾“三项公职人员选举”以来,执政的国民党与在野的民进党有关这方面的争论更是趋于激烈化和表面化。然则,什么是“独台”?它产生的背景如何?“独台”与“台独”的异同何在?“独台”的危险性如何?本文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索非亚专电 10月13日,保加利亚举行政局剧变后的第二次大选。选举结果,民主力量联盟获得选票的34.36%,在议会240个席位中占110席。社会党获得33.14%,占106席。土族人组织“争取权利与自由运动”获7.55%,占24席。 反对派民主力量联盟何以获胜?执政的社会党为何失利?首要的原因是执政党的权力不断受到削弱。去年大选时,社会党得票率47.15%,占国民议会400个席位的211席。形势对它十分有利。但该党领导不敢挑起管理国家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黄海 《瞭望》2005,(50)
台湾地方“三合一”选举 后,蓝绿双方将加紧调整、凝 聚力量、争取民心,准备为争 夺更高层次的执政权进行殊死 对决。 台湾地方“三合一”选举以中国 国民党大胜落幕,选举结果将对岛内 政局和阿岸关系产生深远影响。蓝绿 双方将加紧调整、凝聚力量、争取民 心,准备为争夺更高层次的执政权进 行殊死对决。  相似文献   

20.
尽管马英九强调,“整顿是必要的,不做的话,政党政治没有希望,台湾政治也没有前途”,但面对选举送礼这一国民党的“历史共业”,如何处理是考验马英九最直接的难题,“党产”问题也仍然是国民党的“软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