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日感怀     
《中国公证》2012,(6):66-F0004
杏花白了桃花是不是接着开昨夜的风今天会不会接着摇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有多少梦想悬游在天上有多少艰难徘徊在路上谁在缺憾中怀想谁在满足中遗忘万千个脚印哪一步踏出了声响过去的季节已远远走开现在的季节是否还会再来  相似文献   

2.
佟日 《检察风云》2022,(21):13-15
<正>按照行业设想,无人驾驶技术完全成熟后,人们没有必要再拥有汽车,按需购买智能出行服务即可。那么,无人驾驶最终会达到怎样的技术标准?我国无人驾驶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如何?从自动驾驶到无人驾驶的跨越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SAEI)定义了自动驾驶的5个等级——L1—L5。L1级辅助驾驶,司机要始终控制方向盘、油门及刹车,并随时准备完全接管车辆,辅助驾驶系统包括停车助手、自动紧急刹车助手等。L2级半自动化驾驶一度是较为主流的技术,系统可接管方向盘、  相似文献   

3.
春日遐思     
拉开窗帘,清晨中一缕暖暖的阳光照在脸上,和煦的风轻轻吹拂着,蛰伏了一个寒冬的生灵开始苏醒,无意中看到小树已经发出了嫩嫩的浅绿色的芽儿,一些不知名的小草从土里钻出来,浅浅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就这样悄无声息来到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4.
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是中西哲学中古老而又常新的永恒话题,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和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都体现了两位哲学家的人文宇宙观。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词语释义,人学思想和人生境界的诠释中都有融通之处。  相似文献   

5.
万物一体是儒家学说中重要的命题之一。本文通过心理过程分析对万物一体思想进行考察,并将其与现代心理学中的共情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厘清其内在心理机制。结果发现,万物一体的心理机制在表面上类似于共情心理,但是二者之间有本质的不同。共情理论更看重实证研究所发现的客观科学规律,而儒家万物一体思想带有鲜明的伦理色彩。它从人对自身的感受出发,推及到万物一体;进而激发出对万物的情感动机,最终产生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具有将自然伦理化的独特文化魅力.原始先民"万物有灵"的自然观到商周时代发展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人们认为自然界有着与人的伦理道德同构相通的特性,形成了以自然之物比君子之德的"比德"文化.从文艺发生学来看,只有随着人的主体性的逐步确认,人对自然的审美机制才能逐步形成并完善;而且"比德"文学并不是道德建设直接工具性、借用性、辅助性的文艺手法,而是一种审美活动和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7.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万物之本。治水改土一直是世界五千年文明吏的重要内容。我国丘陵山地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气候变化多样,旱、洪交替频繁.劳动人民为了繁衍生息.自古就注重开展水土保持建设,创造了“水、土、草、木资源平衡”和“治水先、治塬”.“汰沙澄源”等学说,并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周鑫 《法治与社会》2010,(11):51-53
诞生:土地管理法律框架初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建设占用土地的规模迅速扩大,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土地管理城乡分立、部门分管的多头体制下,我国城市土地管理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政出多门,没有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