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白毛女应该嫁给黄世仁"的流行话题.折射出了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结构中复杂而深刻的精神变迁.大众视域下的"白毛女"依然停留在"艺术世界"中的文化符号之中;而90后大学生的"白毛女"和"黄世仁"则还原为历史中、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个人,即一个消解了阶级仇恨的、处于日常生活场域下的"穷家女"和"富家男".90后"白毛女"愿嫁"黄世仁"的选择,既是历史文本化、意识形态化的文学叙事尴尬,也是当代人文精神与教育的悲哀,显现了当代社会经济结构与"新意识形态"笼罩下90后"白毛女"的生存窘境与精神之殇.  相似文献   

2.
当前,面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压力和金融危机的外在影响,农民工的退路和出路问题成为政府、学者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对浙江省返城农民工的实地调研和个案访谈作为经验材料和叙事文本,通过"60后"、"70后"、"80后"三代农民工进城心态的对比,发现农民工的行为导向逐步由生存理性走向发展理性.由此,金融危机下解决农民工退路问题应重点关注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分化及其行为差异,农民工对自身的定位和行为选择差异将决定政府政策制定的导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女性原因与对女性发展的制约所在,并就女性生存经验予以挖掘、发现,以探索女性精神成长的可能性.该丛书避开了纯粹理论叙述的模式,将理论与当下的现实紧密联系,以女性自己的声音对女性的历史与现实进行描摹与实录,从而完成了对女性生存现实状态的展示、女性审视自我主体意识的陷阱存在、女性自我精神力量与存在价值的探寻.  相似文献   

4.
从"5.12"到"4.14",从汶川到玉树,从苦难到苦难。灾难只能是生者的叙事,然而这仅有的生者叙事往往是被"遮蔽"的,悲剧被形形色色的主体宏大叙事消解了,同时悲剧感也被淡化了。自然与人的冲突被带进统一价值观的尺度,于是被赋予一种大善的底色。笔者认为后悲剧时代的灾难艺术叙事具有见证、记忆与责任的三重属性,需要转向"创伤书写"的尺度,并发挥其发展受众道德想象力,唤醒受众悲剧感、灾难意识的作用,文章的目的就在于基于这一向度,从汶川大地震的灾难艺术叙事切入,分析其存在的诸多问题,然后依据海德格尔艺术思想的启示,就灾难艺术叙事如何实现突破以及"后悲剧时代,艺术何为?"进行一些反省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艾萨克·辛格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美国犹太作家之一,其文学成就主要在于短篇小说.二元对立是他小说叙事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色,这一叙事特色有助于展现二战后犹太人在历史记忆与现代生活夹缝中生存的状态,部分构成了他独特的个人风格,并成为他探讨战后犹太人精神困境与身份危机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6.
"5G+VR"技术引领用户进入场景体验时代,驱动新闻舆论引导深刻革新。"5G+VR"新闻具有全知叙事、在场体验的传播效能,"5G+VR"为新闻舆论引导提供了新的传播手段和技术保障,在强化公众参与意识、增加情感共鸣、消解偏见等方面具有巨大作用,能够为新闻舆论引导带来新契机。  相似文献   

7.
德莱赛是20世纪美国文坛纯态自然观的杰出代表,其力作<嘉莉妹妹>堪称美国文学史上"摧毁高雅传统的第一声".池莉是中国新写实小说的领军人物,其作品不同程度受到纯态自然观的浸染.与德莱赛一样,作品拒绝主观情感的介入、采用生活流式的叙事方式和原生化语言,扩展小说的创作内涵,彰显"以真为美"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王积龙 《人民论坛》2022,(2):114-118
"一路象北"在海内外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在国家形象上反映出气候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地缘政治理念;在叙事结构上遵循群落关系逻辑以消解宣传的特征,以内在价值取代经济价值的冲突模式、以物种多样性的多角度叙事来突破单一视点的叙事模式;在审美上以荒野审美反对消费美学、以万物有灵来体现动物保护主义美学。从而能够在真善美方面全面突破对外传播中理论内卷的困境,深深打动海外读者的心灵,成为"最出色国家宣传片"。  相似文献   

9.
井冈山斗争蕴育了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最本质是开拓创新的精神.本文从"引兵井冈"、"部队三湾改编"、"十六字诀战术"等三个方面解读其创新内涵.领略井冈山斗争的创新精髓.  相似文献   

10.
龙玲玲 《前沿》2012,(21):57-60
后现代思潮的多重激荡、交互,使以拜物教和技术崇拜为特征的意识形态由清晰趋于消解、凌乱.以纯粹符号生活为标志的生产消费镜像演绎赤裸裸的交换关系,零碎化、去中心化的符号话语占据着后现代生活的叙事舞台,符号化与去符号化共同演绎着一种全新的符号生态景观.我们必须在高扬马克思主义的宏大叙事风格和总体性思考方法的同时,关注社会结构的差异性诉求,以期实现社会生活的话语重述与理论建构,消解虚无主义和工具主义的阴霾,澄明现代政治哲学的人文话语.  相似文献   

11.
近来社会史研究,倾向于关注人类与环境间的关系,强调把人类聚落空间当成一个整体,从各个面向综合讨论。有鉴于移民族群在迁移过程当中,经历时间漫长,取得历史材料不易,家谱成为保存移民发展史的数据库。家谱撰写者为了垂训后世子孙,巨细靡遗地叙述开基祖艰苦创业立基的过程,内容包含家族历史以及开基祖从原生地到迁居地之后,建立移民聚落空间的历程。本文试以台中石冈《刘元龙公派下家谱》、苗栗铜锣《李氏宗谱史记》为讨论对象,探讨清代渡海来台拓垦的先民们,借由精神上血缘凝聚力与物质上的经济合作力量,以宗族为单位,建构生存空间,逐步地域社会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般把“英国式道路”看作是现代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典型形态,而把“普鲁士式道路”看作只是一个例外。这种改良的道路是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农奴制残余的基础上,把封建领主制经济缓慢地转化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容克地主经济,不仅使农民长期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制度的双重剥削,而且把德意志民族带入军国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二战结束后,东德通过实行民主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彻底铲除了容克地主阶级的生存土壤,“普鲁士式的道路”走向历史终结。德国实现统一后,德东地区进行的土地私有化和市场化改革并没有像西德那样完全实行小规模的家庭农场经营,而是继续保持大型国营农场和农业合作社在经营规模、机械化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优势。这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小农经济改造和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甘肃女作家群的创作突出地显现了西北边陲的地域特色和多民族的绚丽色彩,同时,甘肃女作家群执着地探究西部女性现实人生的种种问题,对西部女性艰难的生存状态和复杂心态进行了充分描绘,呼应着全国女性文学发展的大潮.  相似文献   

14.
“那”文化中的神话,依照其生长于其上生产方式所赋予意义,它能够表现出壮族等民族的空间展演与时间隐喻的交汇特质,形成了科技理解与生态选择相统一的大地伦理模式,为后现代社会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较为现实而又不乏形上指向的文化参考语境。  相似文献   

15.
"饭稻羹鱼"--水族传统农耕文化的主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今天生活在贵州南部黔桂边境地带的水族同胞,之所以孜孜不倦地追求"饭稻羹鱼"的稻作农耕文化思想,得益于历史上他们在广东、广西邕江流域长期的渔猎与采集的经济生活,在"垦食骆田"时代形成的稻鱼共生共获的生产格局,在他们辗转迁徙定居黔桂边境之后,演变成了"稻田养鱼",从而使"饭稻羹鱼"的传统农耕文化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16.
顾希佳 《思想战线》2002,28(2):109-113
“渔夫水鬼”型故事在我国民间的流播极广。把古代典籍文本 2 0多例、当代采风记录文本 80多例加以梳理和比较 ,即可看出该类型及其亚型 (水鬼仁慈型与渔夫劝阻型 )早在南宋就具雏型。此类型故事还可分别与其它故事类型拼接 ,成为一种复合状态 ;或是又加入一二个情节单元 ,使得故事更为纷繁多姿。此类型故事的特征 ,与中国鬼文化发展脉络大致相符。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生存”是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而带来的一种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它对人的全面发展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正确反思数字化生存的本质和人文价值,对数字化生存视角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高校“两课”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宁 《桂海论丛》2003,19(1):66-67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与思维方式,也给高校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文章从分析互联网社会的特点出发,阐述其对高校"两课"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斯皮瓦克在其著名的"三位女性的文本以及对帝国主义的批判"论文中,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立场重读文学经典,对三部西方女性小说文本进行后殖民批评和分析,并将"属下不能发言"的政治伦理运用到对文学文本的批判阅读之中。斯皮瓦克以性别和种族的双重视角,对西方白人女性文学文本进行后殖民解读和充满洞见的批评,对后殖民批评有着独特的贡献和重大意义,不仅拓展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空间,并且丰富和发展了后殖民批评理论。斯皮瓦克所倡导和践行的文学、文化批评的政治伦理观以及对帝国主义的批判,使她成为一位颇具影响和独树一帜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家。  相似文献   

20.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旨在实现教育成效"深"及内心,"化"为自觉,要求学术界的理论供给与实践中的深化推进共同发力。沁入模式讲求教育从"心"着力,其学理借鉴可来自"人本德育"和"价值澄清"的教育理念。嵌入式居住格局与社会环境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提供了空间结构,沁入式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则使团结进步理念转化为人们内心深处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