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是推进社会运动与发展的实践主体。发挥人的主体性,对推进社会和谐机制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人的主体性是社会和谐机制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人的主体性是社会和谐机制的关键所在。从人的主体性角度看,构建社会和谐机制,需要激发人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当前,形成社会和谐发展的机制,需要以增强人的主体性为基础,促进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为此,需要实现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相结合,不断健全社会和谐机制;促进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相协调,不断强化社会和谐机制。  相似文献   

2.
孙丽丽  霍洪亮 《传承》2009,(24):58-59
国家的发展急需创新人才,科学精神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决定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激发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需要将其融入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全过程中,即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探求真理的求实精神、批判的创新精神、坚韧的抗挫折精神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3.
赵海军 《人民论坛》2010,(5):274-275
创新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创新要具备知识、自信、怀疑等理念。推动大学生创新,要发挥高校的教育功能,社会实践的延伸功能,制度的保障功能和评价体系的促进功能。  相似文献   

4.
关注精神需要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需要是思想形成的源动力,关注精神需要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衡量实效性的基本尺度。精神需要作为大学生需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研究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并加以科学引导、调控和提升,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和效果。研究大学生精神需要的内容和特点,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只有重视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培养和锻炼优秀的需要品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事半功倍。才能为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5.
国家的发展急需创新人才,科学精神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决定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激发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需要将其融入大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全过程中,即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探求真理的求实精神、批判的创新精神、坚韧的抗挫折精神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6.
肖立军  彭方志 《人民论坛》2012,(36):242-243
未来社会是善治的社会,大学生党组织建设为中国社会的善治提供了基础。以攀枝花学院为例,针对当代地方高校大学生政治思想和党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党建工作存在一些问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党员的沟通交流能力,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继承和发扬党建传统,赋予大学生党组织重任。  相似文献   

7.
侯羿君 《前沿》2013,(19):44-46
科学精神是人类实践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品格,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态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求“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这就需要将弘扬科学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弘扬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文化,培养科学意识,可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软实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创造性思维的科学逻辑和社会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创新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和加速器。创新需要遵循创新的规律。任何创新活动都必须有相应的科学精神的配合 ,创新能力只有在整个社会相应的精神氛围、文化土壤的培养中 ,才能茁壮成长起来。如果缺少相应的社会精神 ,社会的创新能力将难以提高。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就是怀疑精神的匮乏和批判精神的缺失 ,而怀疑与批判是创新的必要思想前提。因此 ,不消除社会中制约创造力发挥的精神障碍 ,国家创新系统就缺少必要的精神支持 ,就无法把潜在的创新资源变成现实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这一决定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重视培养大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这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确定了总方向。本文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和社会性原则。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的科学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创新精神的科学解读,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特别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这对中国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民族精神的塑造都具有深刻的创新启迪。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推进,我国社会的急剧变迁,都对培养学习型大学生这个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群众基础提出了紧迫要求。具有坚定科学信仰、现代学习理念、良好学习习惯、拥有创新精神是学习型大学生适应时代发展和要求应当具备的基本特征。大学生应当通过择取应该学习的知识,选择恰当的知识学习范式,达到应然的学习心境等主观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学习型大学生;还要通过更新教育理念、营造学习型高校氛围和健全学习型大学生党组织等实践进路培养学习型大学生,打牢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2.
艺术教育利于塑造公安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提高公安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培养公安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转变观念,正确把握公安院校艺术教育的方向,构建公安院校科学体系,把美育落实到学校教育的一切环节中。  相似文献   

13.
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华松 《理论月刊》2005,(6):169-170
科学精神是对科学知识体系与实践的理论升华,体现了一系列的价值观念、信仰和行为准则,是人类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高校教育要用科学精神充实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使科学精神的培养成为大学生教育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4.
谭贤楚  李玉瑛  叶明 《前沿》2005,(12):65-66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培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应以“创新精神与能力培养”为其主旋律,师资队伍建设、有效实施创新教育、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等是现代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谈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炜  吴艳 《前沿》2002,(9):62-66
中国创新精神的不足 ,原因之一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严重制约。其中 ,崇古、追求安稳的文化心态 ,形成抑制创造力生长的社会心理基础 ;尊崇某些权威的社会伦理 ,成为阻碍个体自主意识与创造精神形成与发展的行为规范 ;重伦理道德、轻科学精神的社会风尚 ,影响科学精神的确立。面对新世纪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 ,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将传统文化整合成与“技术创新为驱动”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形态。在这个过程中 ,尤以以下工作最为重要 :培养公平竞争意识 ,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完善市场经济制度 ;培育法治精神 ,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 ;追求科学精神 ,提供创新的永恒动力。惟其如此 ,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功利主义思想和科学心理学的片面影响,大学教育过多地从纯技术或"人力"的维度关注大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注重有形的创新产品,忽视了创造性发展的人文蕴涵,尤其是创造性的人性价值和精神过程,这样就使得大学生创造性培养失去了"教育性"。为了适应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使大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成为其完美人性发展的有机构成,进一步彰显"以人为本"的精神,大学教育必须注重大学生创造性发展的人文蕴涵。大学生创造性发展的人文蕴涵具体体现为:要实现个体对物质世界的创新和对自身精神世界的超越的协调统一;必须在"求真"的同时实现真、善、美完整"人性"的全面发展;必须促进新颖能力和新型人格的同步构建。  相似文献   

17.
秦鹰 《公安教育》2005,(9):45-46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他号召全党全社会都要大力倡导和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拓新境界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创新。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认真坚持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和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行之有效的重要原则,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8.
社会管理创新是新时期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哲学层面对社会管理创新进行审思,就是注重在发现问题中形成问题意识,以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逻辑入口;以彻底的实践精神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力度和深度;在目标向度上,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精神,以深厚的民生关怀注重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性和务实性,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9.
红船精神是我党的红色文化、先进文化之源,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思想、科学理论和当代价值。要根据新常态下创业教育的实际状况,将红船精神融入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使得大学生的"创客梦"在红船精神的驱动下,形成科学有效的创业规划和行动,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在创业之路上扬帆远航。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模式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蔡炎斌 《湖湘论坛》2006,19(1):89-91
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解决我国高校的就业压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应从其内容特点和模式着手,通过树立创业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机制,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建设一支创业型师资队伍等途径,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