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伐专辑     
《黄埔》2006,(4)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东较场举行北伐誓师大会。1926年10月4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毕业,分赴北伐前线。黄埔军校学生参加攻武昌城的战斗。以黄埔军校炮科学生为骨干组成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炮兵团在武昌洪山阵地上。国民革命军为在北伐中牺牲的黄埔军校学生修建烈士墓。北伐专辑  相似文献   

2.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黄埔军校第一、二、三、四期学生,在各个战线上,英勇作战,发扬旺盛的革命精神,击败北洋军阀吴佩军和孙传芳的主力军,于Ic月11日,先后攻克武昌、南昌。蒋介石率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驻南昌,邓演达率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驻武昌旧督署(即清朝总督衙门,在抗日战争中大部被毁),同时成立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武汉行营,邓演达兼任行营主任。为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继续培养革命军事干部,因此,于1926年11月成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校址在武昌两湖书院武汉分校成立初期,未明令公布谁是校长…  相似文献   

3.
在广西龙州县中山公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着一批革命烈士的英名。其中有一位湘籍儿郎 ,他 ,就是唐克烈士。唐克 ,1903年出生于湖南零陵县冷水滩湘水东岸曲河的阳甸村。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过东征和北伐。旋即调回广西 ,随邓小平同志在左右江根据地从事革命活动 ,1930年2月任红八军顾问、政治学校大队长 ,同年3月在龙州壮烈牺牲。两度脱险1927年 ,正当北伐捷报频传之时 ,蒋介石突然发动反革命政变 ,到处捕杀中国共产党人。这时 ,唐克正调任国民革命军第36军第2师第3团政治指导员。一…  相似文献   

4.
挥戈北伐,誓以头颅热血拚命奋斗 1926年2月贺龙听到唐生智反赵恒惕的消息,决定率部回湘。离开贵州铜仁时,各公法团体献给贺龙一面锦旗,上书“勋高三楚,威镇汉江”。5月中旬,贺龙率部进驻沅陵,随即派鲍君勉去广州与广东革命政府联系北伐事宜。 北伐先遣队——叶挺独立团进入湖南后,贺龙积极配合。6月,贺龙就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六师师长兼湘西镇守使,  相似文献   

5.
长沙分校     
《黄埔》2019,(3)
<正>黄埔军校在长沙先后两次办分校,即北伐时期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和抗战时期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长沙分校。由于这两个长沙分校没有渊源关系,故分述于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一、历史沿革1926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组成国民革命军兴师北伐,黄埔师生大多数投身其中。一路上,北伐军长驱直进,势如破竹。7月11日,唐生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8军占领长沙。蒋介石感到形势大好,但深感军事人才缺乏。  相似文献   

6.
<正> 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起义,到今天正是140周年,这是一个很值得纪念的历史事件。太平天国革命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中国爆发的一个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革命军由广西北上,转战湖南湖北,解放南京,以后又进行北伐和西征,足迹遍及国内十八省,攻克过六百多座城镇,武装斗争坚持了十八年之久。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次规模最宏大、影响极深远的革命运动,成为我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并且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任何一次农民战争所无法  相似文献   

7.
在以往研究北伐战争史的大量著述中,几乎均采用了北伐战争三大战场(两湖战场、江西战场、闽浙战场)的说法。忽略了、甚至根本否定有北伐左翼军及湘鄂西战场的存在。有鉴于此,笔者特草成此文,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史学界。 一、关于北伐左翼军及湘 鄂西战场是否存在? 笔者认为,北伐战争中确实存在北伐左翼军及独当一而的湘鄂西战场,时间界限是1926年7月中旬至12月下旬。  相似文献   

8.
史霄 《中州统战》2001,(7):42-45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之后,革命形势迅速向全国各地发展。广大工农群众、知识分子、爱国人士迫切要求国民革命政府迅速出师北伐,以最快的速度结束北洋军阀在中国的黑暗统治。到1926年春,广东反动军阀势力被肃清,军政、财政、民政相统一,成立了委员制国民政府。国民政府把所辖部队统编为国民革命军,程潜部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张轸任第六军第五十六团团长。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3,(1):45-45
黄静汶,1911年11月18日出生于湖南湘阴县高坊乡。父亲是老同盟会员,开明进步,具有强烈的民主爱国思想。二哥黄文闿,很早就从事革命活动。在革命氛围浓厚的家庭熏陶下,黄静汶从小就立志为争取人人平等的新社会而奋斗。1925年,她经过二哥的朋友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随着北伐运动的发展,湘阴县成立了工会、  相似文献   

10.
《黄埔》2016,(4)
正正值举国上下隆重纪念誓师北伐90周年的日子里,我想起黄埔4期慕中岳学长在他生前的1992年向我讲述的几则鲜为人知的北伐事例,令人刻骨铭心,如今言犹在耳。他的讲述,使我看到了北伐战场上的黄埔军人敢于战斗、敢于牺牲的虎胆雄心,也使我看到他们那"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和"不成功便成仁"的革命情操,不由得肃然起  相似文献   

11.
陆治刚 《黄埔》2006,(5):20-21
今年是北伐战争80周年,1926年7月开始的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一场革命的、正义的战争,以黄埔师生为骨干力量的北伐战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为纪念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笔者随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同志奔赴北伐战争的主战场——广东、湖南、湖北,采访了一些黄埔师生亦为北伐名将们的后代。曹云屏:父曹渊组建敢死队,攻武昌叶挺为父殉难痛哭武昌洪山南麓,埋葬着1926年北伐战争时叶挺独立团攻打武昌城的191名烈士。1985年,政府把这座陵园命名为独立团烈士陵园,墓前增塑了曹渊烈士铜像。祖籍安徽寿县的曹渊毕业于黄埔…  相似文献   

12.
朱健 《今日浙江》2007,(14):21-24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起,在浙江大地上,便有了局部、自发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武装斗争.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1927年2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克复了浙江全境,这是有中国共产党人参加的正规军队第一次入浙作战.8月,从周恩来和贺龙等人领导了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组建自己的军队开始,浙江也在各地风起云涌的武装暴动的基础上,于1930年组建起党领导下的浙江第一支正规人民军队--工农红军第十三军.  相似文献   

13.
《黄埔》2016,(4)
正张治中记述"从广州到武汉"1925年东征胜利以后,回师广州讨平杨、刘,已经把广东的反革命势力肃清,革命根据地已经巩固,继此而后,便是出师北伐。1926年6月,国民革命军组织完成,蒋介石被任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何应钦为第1军军长,谭延闿为第2军军长,朱培德为第3军军长,李济深为第4军军长,李福林为第5军军长,程潜为第6军军长,李宗仁为第7军军长,唐生  相似文献   

14.
乔良 《同舟共进》2009,(11):11-12
军事变革,在国外也叫军事革命,它以美国肇始的武器系统的革命为发端,这一轮革命的主要目标是武器系统的信息化。武器系统信息化,才能做到战场透明,战场信息实时获取、传输和处理,才能真正实现远程精确打击。但是一场军事革命,  相似文献   

15.
世纪回眸     
1923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与中国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1月20日至1月30日,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了国民党,创设了由共产党参加领导的黄埔军官学校,组织了革命军队。这次会议标志着国民党和共产党第一次合作形成。1926年2月,中共明确提出出兵北伐、推翻封建军阀的政治主张。7月9日,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分三路开始北伐,横扫封建军阀势力,革命势力迅速发…  相似文献   

16.
黄埔军校孕育的校军“黄埔军”,是国民革命时期的新型军队,是20世纪20年代国民革命军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国民革命军正是以早期黄埔生600人为骨干,不到两年即由两个团扩充为旅,进而扩展为两个师,再扩充为几个军,并以此作为基本部队,在两次东征后继而北伐,削除盘踞各省的军阀部队,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国民革命政府中央军,奠定了统一中国的基础。北伐中,黄埔师生为前锋和主力,英勇奋战,建立了卓越的历史功勋。主力先锋北伐战争,是一次武装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从1926年7月广州誓师出征,到1927年夏天,短短一年时间,席卷东南各省,连克武汉、南…  相似文献   

17.
统战史上的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6年7月9日,由国民党和共产党联合组成的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发,北伐战争的枪声至此打响。北伐战争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当时,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共约40万人盘踞在...  相似文献   

18.
于东 《黄埔》2006,(3):16-19
黄埔军校孕育的校军“黄埔军”,是国民革命时期的新型军队,是20世纪20年代国民革命军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国民革命军正是以早期黄埔生600人为骨干,不到两年即由两个团扩充为旅,进而扩展为两个师,再扩充为几个军,并以此作为基本部队,在两次东征后继而北伐,削除盘踞各省的军阀部队,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国民革命政府中央军,奠定了统一中国的基础。北伐中,黄埔师生为前锋和主力,英勇奋战,建立了卓越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19.
百年·记忆     
《小康》2021,(10)
正【1926】北伐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直接目标是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北伐进军过程中,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舍生忘死,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尤其是共产党员叶挺领导的独立团,率先攻入武昌城,成为赢得"铁军"称号的第四军中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北伐战争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相似文献   

20.
我党主要创始人李大钊早期从事军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及其理论成果,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有着独特的历史贡献。李大钊早在第一次大革命前夜的1921年至1923年,就曾两下广州、三赴上海、四跨长江、六渡黄河,从出面争取吴佩孚、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并亲自参与同孙中山及蒋介石磋商创办黄埔军校开始,已为开辟北方战场策应北伐战争而运筹帷幄,南北奔波,倾注了巨大心血。正当南方从广东革命根据地发动北伐与国民革命之际,李大钊又凭借担任国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