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给南亚各国经济造成到程度不同的影响,经济增长率普遍下降。2010年,南亚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为通货膨胀所困扰;同时,由于政治环境和安全形势不同、国际金融危机对策不同,南亚各国经济发展形势也明显不同,呈现出“阴晴两重天”的特点。印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等国经济恢复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而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尼泊尔等国经济不仅未能恢复发展,而且增长缓慢。展望未来,通货膨胀将继续困扰南亚国家;南亚经济发展“阴睛两重天”的特点在短期内不大可能发生根本改变。印度等国家经济仍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当然经济增长率可能会有所下降,而巴基斯坦等国经济在短期内可能依然难以恢复,仍将处于增长缓慢状态。  相似文献   

2.
2010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刺激政策、国际资源价格大幅度上涨和国农业生产款收等国外因素的影响,印度发生严重通货膨胀。这不仅影响印度经济发展,也影响印度社会政治稳定。为此,印度采取了诸多政策措施,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印度经济发展。印度正面临着通货膨胀严重和经济增长放缓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3.
陈利君 《亚非纵横》2012,(2):44-51,60,62
2011年,尽管南亚的热度不及中东北非、南海等问题,但仍然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在这一年里,南亚主要国家政局基本保持稳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大国外交、地区外交活跃,但通货膨胀严重、社会发展滞后。反恐不仅未给南亚带来和平与稳定的社会环境,反而给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社会安全局势增添了许多问题。2012年在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的大背景下,南亚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可能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4.
陈利君  杨思灵 《东南亚》2013,(1):19-31,92
2012年南亚国家政治局势发展跌宕起伏,个别国家甚至爆发政变。在外交领域,南亚地区大国更重视与区域外大国的关系,而南亚地区小国则非常重视多元外交,平衡外交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南亚国家接受。受全球经济发展不景气的影响,南亚地区经济增长活力受到打击,再加之政治局势动荡、社会安全形势严峻等因素,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相似文献   

5.
南亚区域合作近几年取得可喜的进展。七国首脑会议的召开和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成立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南亚国家面临经济发展缓慢,贫困落后的共同问题,有着发展民族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共同目标,区域合作有很大的潜力。但是,南亚地区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内部经济联系十分薄弱,区域合作也面临一定的障碍和困难。  相似文献   

6.
文富德 《东南亚》2010,(2):39-45
为削弱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印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西南地区和南亚国家,应积极扩大商品贸易,促进相互投资,增加旅游往来,密切交通联系,加强结算合作,从而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推动中国和南亚国家经济尽快恢复并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拉丁美洲国家通货膨胀率之高居当今世界之首。通胀率的不断上升不仅制约了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严重地影响了政局的稳定。近年来,不少国家制定计划,采取措施遏制通货膨胀的发展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一拉丁美洲国家的通货膨胀由来已久,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到50年代末已相当严重。从1957年起该地区的消费品价格指数的上涨速度不断提高,1962—1966年达到30%。但那时只是发生在少数几个国家,如阿根廷、巴西、智利和乌拉圭。1961—1965年在巴西,1965—1970年在乌拉圭,由于通货膨胀而引起的物价上涨率已超过60%。从  相似文献   

8.
日本战后初期的外交基本围绕美国展开,南亚由于经济落后,战略重要性较低,未能进入日本的外交视野。1990年代后,南亚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印度国际地位提升,印巴核试验及后来的阿富汗反恐战争等激起了日本对南亚的重视。南亚国家也希望能从日本获得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技术和经济援助。日本在双边外交的基础上,积极通过南盟发展与南亚国家的多边外交,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当前在"中美对抗"的大变局背景下,中国地缘经济博弈的关键领域已转向南亚次大陆,故全面审视南亚地缘经济动态必不可少。地缘经济的核心是产业,分析应从南亚产业格局开始。本文在概括了南亚各国的产业格局演化现状后,着重在时空背景下进行了检验和分析,认为若相邻国家的产业结构(这里指第二产业占比)变动(增加) 1%,本地的产业也相应变动(占比增加) 0.273%,证明了南亚产业结构变动的邻里效应呈现出跨期特征。最后本文结合演化概况、实证结果与当前不同的背景因素影响认为,印度不合理产业结构、大国的南亚地缘政治经济博弈和疫情的应对和影响,都可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南亚地缘产业格局变迁。  相似文献   

10.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政治和经济的新发展,我国西南周边国家国际关系明显改善,各国局势日趋稳定,各国政府相继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并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各自的经济建设上,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绩,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这对我国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及印支国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很好的机遇.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的指引下,我国西南五省区七方经济协调会第九次会议,专门以联合起来共同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为主题,共同研究了如何增强协作功能,发挥区域优势,扩大对外开放,加速资源开发,振兴各方经济,大步走向世界的问题.李鹏总理还亲笔为会议题词:“希望西南各省区联合起来,加快改革,扩大开放,走向东南亚.”两年来,大西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经济往来和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有了新的  相似文献   

11.
试论印度通货膨胀的原因唐鹏琪通货膨胀是一个涉及经济稳定、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的大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印度自独立后发生过几次较大的通货膨胀,同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其通货膨胀率较低,但是印度缓慢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民族问题、教派冲突等困扰着南亚国家发展。依民族问题类型来看,南亚民族问题主要可划分为教派冲突型、民族分离型、移民型、跨界民族型。南亚民族问题"痼疾"难除与宗教历史因素、主导型民族政策失当、经济发展失衡、外部势力的影响等密切相关。南亚毗邻中国西部,其民族和教派冲突直接影响我国国家安全。首先,民族、宗教矛盾所引发的南亚国家力量对抗,必然会恶化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其次,南亚民族问题的"外溢"将影响我国西部边境地区的稳定。最后,部分外部势力还希冀利用南亚民族问题延缓、平衡中国崛起。  相似文献   

13.
俞文岚 《东南亚》2010,(1):9-16
2009年南亚国家政治局势发展总体向好,印度国大党赢得选举继续执政;孟加拉国新政府执政后政局保持了稳定;斯里兰卡结束了长期内战实现了和平;尼泊尔政府换届后国内局势基本稳定;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继续表现出了反恐前线的特点。南亚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可喜的发展,在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方面加强了彼此的合作,各国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发展水平。各国在新的一年中加紧经济政策调整,以保持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货膨胀持续恶化,调整措施逐渐趋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9年拉美经济陷于滞胀的严重困扰之中,在经济陷入停滞的同时,通货膨胀持续恶化,形势十分严竣。1989年是拉美3位数高通货膨胀的连续第3个年份,并且有可能创下80年代、甚至战后拉美通货膨胀的最高记录。拉美通货膨胀日趋严重的主要特点是:(一)阿根廷、巴西、秘鲁等高通货膨胀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呈恶性发展的趋势。从年初开始,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犹如脱缰之马,处于失控状态。阿根廷的消费物价指数在6月和7月先后上涨114.5%和196.6%。截至8月份,该国当年消费物价指数累计上涨2815.7%,12个月的消  相似文献   

15.
拉丁美洲一直是通货膨胀较为严重的地区。1982年爆发经济危机之后,该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更是扶摇直上,从1982年的84.2%上升到1985年的275.3%。通货膨胀率的大幅度上升严重干扰了许多拉美国家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制约了经济复苏和社会革新进程,成为各国当前经济调整中一个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拉美国家的政府都提出要同通货膨胀作斗争,采取了一系列反通货膨胀措施。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到1986年,该地区的恶性通货膨胀基本得到控制,不少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大幅  相似文献   

16.
70年代中期后,墨西哥经济曾出现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然而到1982年,其经济状况急剧恶化,经济发展严重受挫。这年8月,以墨西哥宣布延期偿还到期外债为标志,经济开始陷入严重危机:国内生产总值出现负增长,比索大幅度贬值,通货膨胀高达100%,失业率迅速增加,银行掌握的资金减少33.5%,银行贷款额减少43%,工厂开工率只有50%左右。有人称这是战后墨西哥经历的最严重的一场经济危机;也有人认为,这场危机的严重性和深刻性在一定程度上甚至  相似文献   

17.
《东南亚》2006,(4):35-35
2006年10月27日,云南省东南亚南亚研究院在昆明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云南省东南亚南亚研究院,是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按国家大开放战略,为充分发挥云南省在“走出去”中的区位优势,推动全省社科界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云南省毗邻东南亚、南亚,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在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有着长期、密切的联系。云南的东南亚、南亚研究历史悠久,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的东南亚、南亚研究成果显著,对建设“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云南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云南参与大湄公河…  相似文献   

18.
南亚地区位于我国西南方向,是一个相对落后但具有较大合作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区域。虽然我国与南亚国家有着悠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往来关系史,但中国与南亚国家陆、海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状况并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与南亚国家间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合作潜力的充分发挥。为此,本文在详细梳理中国同南亚国家的陆、海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建设现状与问题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南亚国家陆、海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建设的可咨借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1982年,墨西哥经济陷入战后以来最严重的危机。12月1日德拉马德里执政后,采取了严厉的紧缩政策,大幅度压缩公共支出,减少财政赤字,严格控制商品进口,促进非石油产品出口,使外贸保持顺差,并开始通过各项体制改革完善经济结构,使经济发展战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88年萨利纳斯执政后,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墨西哥经济开始实现良性循环。概括而言,1983年以来墨西哥进行了以下10个方面的改革,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思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一、实行紧缩政策,坚决压缩通货膨胀1982年债务危机爆发后,墨西哥经济失去稳定,消费价格上涨率达98.8%。墨西哥试图通过稳定计划减轻通货膨胀压力,但未见成效。1986年国际石油价格暴跌引起国家  相似文献   

20.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自成立以来,在南亚经济和社会发展、妇女和人权进步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有主导地位的印度,由于其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优势对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发展产生了深层次的积极影响,但由于其追求霸权、与巴基斯坦纠纷等问题的存在也时而阻碍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发展。为促进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进一步发展,印度需改变称霸南亚的观念,缓和同巴基斯坦的矛盾,加强与其他国家与组织间的协作、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