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死刑存废与否,学术界的讨论从未停止,死刑往往牵动着普通民众的心,司法工作人员在此类案件中承载着巨大的压力。我国应否废除死刑的问题,首要的问题是要弄清楚法治及刑罚的最终目的,其次是要基于中国之现实,最后还应当看到中外间、地区间的差异。中国死刑存废问题不能被所谓的废除死刑潮流牵制,无原则的去迎合这种所谓的潮流,中国的死刑存废必须根据中国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2.
陈丹 《法制博览》2013,(7):23-24,4
早在《刑法修正案八》颁布之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一些犯罪中死刑的存废就已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于毒品犯罪中的死刑规定是否应该废除的问题也有众多见解,部分学者认为诸如毒品犯罪等非暴力犯罪应当废除死刑的适用,也有部分反对这一观点。他们或从死刑废除运动的角度或从罪行相当的角度或从死刑的利弊角度来讨论是否应当废除毒品犯罪中的死刑,但似乎这些观点并未被采纳,因为《刑法修正案八》废除了13个死刑罪名中并不包含毒品犯罪的相关规定,那么毒品犯罪中是否应该废除死刑规定,《刑法修正案八》又为何保留原来的规定,这些问题将在本文中的得到全面的解答。  相似文献   

3.
崔现龙 《工会博览》2010,(7):199-199
死刑制度存废之争已经存在数百年,主张保留死刑制度和废除死刑制度的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笔者认为,在我国当前历史条件下,有限制的保留死刑制度有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戚金霞 《法制博览》2015,(6):255+254
经济犯罪作为一种危害性相对较轻的罪行,不适用死刑业已成为国际主流认识,但我国刑法却对经济犯罪规定了较多的死刑,经济犯罪死刑废除在刑法理论界存在诸多争议的问题。经济犯罪死刑是否废除的探讨就显得十分必要,现从我国经济犯罪中死刑配置的现状出发,进而对其经济犯罪的死刑废除问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加以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拜读了本刊2011年第5期杜兆勇先生的大作“废除死刑需要观念先行”,激发了笔者的另类思考并望求教于杜先生及同仁:曾几何时,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印象,似乎废除死刑和保留死刑之争已演变成为理性与非理性之辨。  相似文献   

6.
范式理论对于促进死刑制度的纵深研究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分析我国死刑立法演变历程,可以引发人们对于死刑存废的进一步思考。笔者将结合库恩的范式理论分析死刑的存废问题,并探讨我国死刑立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7.
叶竹盛 《南风窗》2013,(17):32-33
如果说死刑的存废之争尚且因为死刑的巨大民意基础,而主要局限于专业人士之间,那么死刑公正问题将同时吸引来自业界和公众的眼光,成为一股更为强大的推动死刑改革的力量。近年来,多起死刑案件成为舆论的焦点,吴英案、药家鑫案、李昌奎案……一系列案件中,"围观者"不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死刑,大多激动万分,  相似文献   

8.
王长鹏 《法制博览》2015,(5):121-122
2013年,全球225个国家和地区中,仅有75个国家和地区保留死刑;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仅有58个国家宣判了死刑;且在宣判死刑的国家中,仅有22个国家执行了死刑,在全球来看,仅有少数国家尚保留死刑。基于我国特殊国情,目前尚不具备在立法上即刻废止死刑的各种条件,然而从《刑法修正案(八)》到《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我国正努力缩减死刑适用范围的事实已是有目共睹。本文将从全球死刑废除的趋势出发,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再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对我国逐步废止死刑的路径选择予以探究,以期对我国死刑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集资诈骗罪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持造成严重危害,对人民群众的合法财产权益造成巨大损害,本课题研究首先尝试从吴英的人生变故和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引入科研项目。其次,从死刑存在的合理性和死刑废除的进步性两方面讨论吴英案是否适用死刑。最后,提出对集资诈骗罪死刑改革完善的建议。从而为集资诈骗罪死刑改革探索道路。  相似文献   

10.
李品 《工会博览》2008,(10):67-68
从西方资产阶级广泛建立政权开始到死刑制度在西方部分国家刑罚体制中废除,资本主义走了大约三百年。我们的社会主义至今才走了五十多年,我们完全有理由等待并相信,只要继续快速稳定地发展经济,死刑的废止在中国的未来并不是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