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如何能够形成证明活动自身的特殊性的相关理论,是证据法学中理论基础的基本问题。当裁判事实真相和事实间具有或然性的关系时,应使用科学合理的法律程序和规则,从而使案件的事实认识能够最大限度上接近存在的事实。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对证据法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反思,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漂移的证据法》一书是蜚声国际的比较法学大师达马斯卡的巅峰之作,全书主要讨论了英美证据法的特征、支撑英美证据法事实认定特殊性的三大支柱、三大支柱的制度性转变以及英美证据法的未来四个问题。达马斯卡将证据法学和程序法学加以观照和认识,通过与近现代大陆法系证据制度和审判制度的比较,高屋建瓴地拆解英美证据法。而这种比较研究对我国证据制度的建构和完善不乏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笑笑  应韬 《法制博览》2014,(1):196+195
证据是准确认定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恰当裁量刑罚的基础,是保证案件质量的"生命线"。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标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证据确实、充分,是指案件事实都有证据证明;每一个定案的证据均已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不存在矛盾或者矛盾得以合理排除;共同犯罪中,被告人的地位、作用均已查清;根据证据推断案件事实的过程符合逻辑和经验规则,由证据得出的结论唯一。证据是办案的基础,定罪的前提,是完成刑事诉讼任务的保证。比如强奸案件,由于其本身的私隐性等特点,决定了此类案件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呈现证据单一、客观证据少、书证少、直接证据少,相反的间接证据多、言词证据多等状态,故对与强奸罪的证据如何认定以及标准等问题就更值得我们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刘洋 《法制博览》2013,(1):155-156
"两个证据规定"和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确立了以非法言词证据强制排除规则、非法实物证据自由裁量排除规则、瑕疵证据补正规则为基石的证据排除体系。实践中,要做到恰如其分的运用这些规则,前提是要正确地区分非法证据和瑕疵证据。瑕疵证据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独特的规定,它的规定适应了我国当前刑事诉讼的实际需要,有其规定的合理性。理论上,非法证据和瑕疵证据在违法程度、侵犯权益、对案件事实的影响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在检察院的审查起诉实务当中,我们可以通过讯问犯罪嫌疑人、审查案卷材料等方式来正确区分非法证据和瑕疵证据。  相似文献   

5.
一今年9月7日至11日,民主德国最高领导人昂纳克对联邦德国进行了自两个德国成立以来的首次正式访问,引起了国际范围有关方面的极大关注。这次访问,不仅在两个德国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突破",而且也是东西方关系中令人瞩目的重大事件。从访问结果来看,尽管昂纳克说"双方政治思想不同",①科尔说"在原则问题上的分歧未变",②  相似文献   

6.
"共犯的本质"就是指关于共犯何以"共同"的问题,也就是什么要素"共同"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的问题,由此产生了"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的理论分歧。但总所周知的是,这两种学说都有各自的漏洞,因此,目前在理论界公认为比较合理的学说主要有两种修正学说,即部分犯罪共同说与构成要件的行为共同说。  相似文献   

7.
辨认作为一种侦查措施在锁定犯罪嫌疑人、搜寻犯罪证据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新《刑事诉讼法》将辨认笔录作为证据正式立法,结束了理论界对于辨认笔录证据种类问题的广泛争论,但如何保证辨认笔录的真实可靠性,避免冤案、错案的发生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我国辨认规则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孙帅 《法制博览》2015,(3):126-127
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所提证据材料若与证明对象没有证明关系,我们一般会通过否认其关联性,将此项证据材料排除在证据之外。但是如果此证据对整个案件事实有证明作用,则不能草率的下结论。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是由于理论上对证据关联性的参照标准的研究还不全面,学者们习惯在更高的层面展开论述,本文就紧紧围绕关联性的参照标准及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在刑事诉讼法当中,证据制度是其中的基本制度,而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案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且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刑事诉讼案件的定案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为此,我国从刑事诉讼案件的实际需求出发,对旧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完善与修改,于2013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行新《刑事诉讼法》,从而令证据制度更加细化、科学,可操作性增强。在此,本文将以新《刑事诉讼法》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中关于证据制度的完善与修改。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对公证和公证事实认定的概念进行了简要概括总结,然后对目前的两种公证事实认定标准进行了深入再思考并提出了质疑,最后分析了公证事实认定过程中常用证据的审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