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鑫鑫 《法制博览》2022,(2):112-1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规定了公司董事的忠实勤勉义务,但仅仅做了一个抽象化的规定,并未涉及实质性内容,即未对董事的勤勉义务设立明确的界定标准.这使得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出现了法律适用的空白.我国应积极完善公司董事勤勉义务制度,以弥补立法的空白,使司法实践有法可依,从而使得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能够适应现...  相似文献   

2.
台湾的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是英美公司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长期以来,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传承大陆法系传统,实行监察人制度,而未设置独立董事。然而,2001年,台湾对公司法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订,规定董事、监察人不以股东为要件,从而为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提供了条件。其后,台湾证交所上市审查准则等文件中规定设立独立董、监事为允许上市上柜的条件。目前台湾已有的一些公司设立了独立董事。本文拟对台湾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背景、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加以简要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吴燕 《法制博览》2023,(20):88-90
《公司法》的施行,成为约束公司行为的规范,还对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有重要作用。《公司法》的施行变相加快了我国公司相关制度的完善速度,成为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有力支撑。我国《公司法》在债权人权益维护方面有较大意义,但是从司法实践中发现公司法人存在一定问题,在债权人合法权益保护方面存在不足。本文对公司、债权人、债务人进行概念界定,分析《公司法》在债权人保护方面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吴娅 《法制博览》2015,(4):103-104
公司的本质属性是营利,即公司应当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公司追求营利的目的在于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公司除了追求营利之外,还具有社会性的特征。我国《公司法》不仅在总则部分明确规定公司在从事经营活动时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而且在《公司法》的分则中,也设计了诸如职工董事制度、职工监事制度等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具体制度。本文将从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产生的背景出发,总结公司社会责任的国际实践以及国内实践,探讨公司对消费者、劳动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朱晓菲 《法制博览》2013,(5):202-203
独立董事制度起源于英美一元制法律模式之下,由于缺乏监事会制度而引入独立董事进行监督,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公司经营者进行有效监督,防止内部人操纵公司,保障公司经营决策的科学性,维护股东利益。为了解决我国监事会制度失效,控股股东滥权、内部人控制等问题,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的核心在于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而研究独立董事薪酬制度则对于促使独立董事保持独立、进行有效监督、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有着重大意义。在实践中,独立董事薪酬制度存在着许多问题。独立董事在很多情况下都只是"圣诞树上的装饰品"为此,必须充分考虑薪酬激励与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在激励董事的基础上又使其能够保持独立。本文以独立董事薪酬制度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比较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通过研究独立董事制度的起源,我国独立董事薪酬的现状,对我国独立董事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吸收英美国家对于独立董事薪酬制度最新的研究和相关建议,重点探讨了构建了独立董事间接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是在2005年新《公司法》中初步确立的。这一制度旨在维护公司的整体利益,防止公司重大利益受到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非法侵害。然而,由于我国《公司法》对股东派生诉讼的原告资格持股比例和持股时间的规定较为笼统,在司法实践中可操作性并不强,使得这一制度的作用大打折扣。本文着重分析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中的缺陷,提出合理完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国内独立董事对于其独立董事独立性存在较多的质疑,殷少平认为(2001)独立董事起初在被选择时可能是独立的,但是获选后是否一直能维持其独立性则是有疑问的。独立董事如何发挥其在公司作用以及独立董事在公司的地位如何是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姚震乾 《法制博览》2013,(7):212-213
董事是在公司中因占有大比例股份,获得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决定性权利、并承担相应经营风险的民商事行为主体的总称。对于企业而言,公司董事在决策机构所发表的任何关于公司战略的意见,以及代表公司做出的职务行为,对公司运行将产生重大影响。一旦董事的行为有所偏差,都会使得公司蒙受巨大的损失,为了减少这样的损失,规避因个人给整体带来的风险,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9.
产生于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内部治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我国自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以来,在实际运行当中并不理想,在上市公司中存在独立董事缺乏独立性、知情权没有保证、缺乏履行监督职责的动力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公司的利益受到侵害而公司怠于或拒绝追究侵权人的责任时,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是一种重要的司法救济手段。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是世界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公司法所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规范大股东和董事的行为,维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我国新《公司法》在第152条中明确规定了此种制度,但是该条规定太过原则性,实际操作性不强。本文从现行《公司法》第152条规定入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重点阐述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内容和诉讼程序以及实践中的现状,探讨其不足之处以及如何完善,从而更好地促进股东派生诉讼在中国的有效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