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年伊朗暴发伊斯兰革命后,美国与其绝交,从那以后它总是揪着伊朗不放,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美国先是指责伊朗扣压其外交官作人质和输出伊斯兰革命,称它是"无赖国家",并对其进行长期制裁;"9.11"事件后,美国又把伊朗与"基地"组织强行挂钩,将其纳入"邪恶轴心";美国还谴责伊朗支持伊拉克什叶派制造反美动乱;最近美国又对伊朗的核问题大做文章,指责它在核计划上向国际社会撒谎,以和平利用核能作为幌子,暗中却在研制核武器,可能会在3-5年内制造出一枚核弹,严重威胁美和其它国家安全等等.伊朗坚决否认美国的上述指责,并进行针锋相对的反驳,甚至表示要生产离心机.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2日伊朗总统内贾德访问伊拉克,这是近30年来伊朗国家元首首次访伊。内贾德对记者宣称:这次访问将开启两国关系的新篇章,并有助于改善本地区的合作氛围,伊拉克总统塔拉巴尼(库尔德族人)也应和说:此访具有“历史性”。而在内贾德出访前夕,美国总统布什对记者说:“此访不会损害美国孤立伊朗的努力”,又称他理解两个邻国的领导人需要会晤,但他强调:这位伊朗总统必须“停止输出恐怖”,  相似文献   

3.
岳汉景 《国际展望》2012,(4):115-127,141
伊拉克战争后,该国政治形势的巨变以及两伊在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密切联系,使得伊朗对伊拉克的影响力大增。这种影响力体现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同时这些不同方面的影响力又相互促进。伊朗对伊拉克的影响力在伊拉克重建的不同时期大小是不同的。随着伊拉克政治形势的好转,伊拉克民众民族主义的增强,该国什叶派内部政治矛盾的加剧,两国固有的领土、民族等纷争日益显现,再加上美国等外部势力的干预,伊朗对伊拉克的影响力将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伊朗曾是美国在海湾地区的重要盟友。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美伊关系迅速交恶。美国视伊朗为“无赖国家”、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邪恶轴心国家,伊朗也同样视美国为最大的敌人和“大恶魔”。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开始对伊朗进行经济制裁。伊朗核问题突显后,美对伊朗政策日趋强硬,不仅扩大了对伊制裁范围,还以武力相威胁。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重压,伊朗在抗争中寻求外交突破。  相似文献   

5.
以中央情报局(CIA)、联邦调查局(FBI)等机构为核心的美国情报机构一直是美国为之炫耀的资本,但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在“为什么遭受打击的偏偏是美国”的疑问声中,情报机构也成为人们指责和质疑的焦点。而在2003年伊拉克“情报门”事件中,人们对美情报机构的问责声也达到了顶点。  相似文献   

6.
在巴列维国王时期,伊朗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最好盟友和波斯湾的宪兵。但是,1979年初,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政权以后,美伊交恶至今已近30年。伊朗先是扣留美国人质,废除1959年签订的伊美安全条约,接着又取消了美国控制伊朗石油的特权,把美国看做“大撒旦”(大魔鬼)和死对头。美国则冻结了伊朗在美的120多亿美元资产,接着又在8年的两伊战争中大力支持萨达姆进攻伊朗。“9·11”事件后,美国出于控制波斯湾地区石油和反恐的需要,大力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先后打垮了阿富汗的塔利班和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  相似文献   

7.
波兰对外战略转型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欧洲的代表 在美英两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前之后,波兰毫不在乎法、德、俄三个欧洲大陆大国反对这场战争的态度,紧紧跟随美英两国的节拍在全球外交舞台上大出风头。一时间,波兰似乎成为美国全力扶植的对象,作为“新欧洲”的代表用以取代以法德两国为首的“老欧洲”。对美国的刻意栽培,波兰也知恩图报,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最先派遣维和部队跟随美英联军进入伊拉克。对于波兰的两肋插刀,美国也投桃报李。不仅将战后的伊拉克划出五分之一让波兰为首的多国部队来管理,而且小布什在参加八国峰会之前,先到波兰进行访问以示谢意。波兰决策者这一系列的举动和目标表面上看来并没有什么大可指责的地方,他们这样做似乎  相似文献   

8.
声音     
《南风窗》2007,(4):10-10
“应该对伊朗动动粗了”美国企业研究所(AEI)打伊朗计谋的主要推动者麦克·勒定(Michael Ledeen)近日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采访时称,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国家为了避免战争忍气吞声到美国这种地步,伊朗已经让美国忍无可忍了。伊朗挑衅美国28年之久,而美国呢,到现在才开始考虑进行回应的可能性。勒定现场讥笑美国副国务卿伯恩斯,说这名美国失败的中东地区政策筹划者,在以色列访问时捶着胸膛信誓旦旦要对伊朗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现在看来也只不过是过过嘴巴瘾而已,伊朗人都习惯了美国光打雷不下雨的虚假招式了,他们才不会相信美国敢像对待伊拉克一样对待伊朗。  相似文献   

9.
刚刚过去的1992年是英国充满危机的一年先是“马约危机”,尔后又发生“英镑危机”,而在接近岁尾时爆出的“伊拉克门”事件,顿使英国政府再度陷入信任危机。黑色风暴席卷政坛“伊拉克门”事件波及英、美、法、德、意等多国,但在英国掀起的风波最大据英国反对党工党声称。有36家英国大公司违反政府禁令向伊拉克出售了武器。英国工党影子内阁国防大臣福克斯说.这么多公司触犯禁节而政府竟一无所知是“难以想象的”,他要求政府全面调查“伊拉克门”事件,查出“真正的元凶”工党指责保守党政府卷入了向伊拉克非法出售武器的“伊拉克门”事件,并直接向梅杰首相发难。  相似文献   

10.
2007年8月15日,《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政府以伊朗革命卫队干涉伊拉克和阿富汗事务,支持中东地区的极端势力为由,决定将其定性为国际恐怖组织。如若实施,这将是美国首次  相似文献   

11.
美、以对伊朗开战将意味着伊朗苦心经营的“什叶派新月”地带、从波斯湾到伊拉克和黎巴嫩的“中东危机弧”崩裂时刻的到来。但即使德黑兰发生政权更迭或颜色革命,伊朗均不太可能停止核活动,至少是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支持国际恐怖主义和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伙同英国、澳大利亚发动了“伊拉克自由行动”的战争,并仅用28天时间就实现了推翻萨达姆政权和占领伊全境的战争目标。这次伊拉克战争与12年前的海湾战争相比,除名称不同外,其内容也有很大差别,不能简单称之为第二次海湾战争。两次战争相比较主要存在以下五个不同。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海湾形势特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美国主导海湾地区事务。当前乃至21世纪前10年内美国主导海湾事务这一状况将不会改变。(二)美国欲全面控制海湾局势。美国计划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和对伊朗采取遏制措施以达到全面控制海湾的目的。(三)美国在海湾面临着诸方面的挑战:一是世界几大国在伊拉克问题、地区安全安排等问题上的海湾政策对美形成一定的制约。二是伊拉克、伊朗等地区大国对美国的压力。三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对美国在海湾的挑战。(四)新的不确定因素影响海湾形势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目前美国对伊拉克战争已经 箭在弦上,美国一方面加紧向海湾调兵遣将,一方面不断向联合国施加压力,以期获得对伊开战的“通行证”。一些阿拉伯媒体认为,核查只不过是美国想利用的一种手段和借口,“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15.
伊拉克战争后海湾的安全局势每况愈下,伊朗核问题、恐怖主义、格局失衡、宗派战争和革命隐患成为困扰海湾主导国美国的重大挑战。严峻的形势迫使美国推出奥巴马主义,以接触伊朗作为解决核扩散和海湾安全的重要政策和手段。2015年7月签署的伊朗核问题最终协定证明奥巴马主义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美伊能否完全和解,伊朗能否成为美国的地区帮手仍存在变数。"跷跷板效应"的存在也加大了美国同海合会国家的分歧。海湾地区的权力转移让海湾地区格局从美国主导型向域内大国参与—域外大国主导型演变。  相似文献   

16.
美国及美洲     
驻伊美军向多国部队交接治安权9月3日,美军在伊拉克巴比伦的圆形剧场举行交接仪式,将巴格达以南中幼发拉底河地区五省治安权移交给波兰领导的多国部队。这支国际部队由来自波兰、乌克兰、西班牙等21国的9500名军人组成。与此同时,当天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一份解决伊拉克维和问题的决议意向书,授权国际联军可“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来维持伊拉克的稳定与安全”。该项文件被视为是一份“工作计划”,它“承认”在美英联军指导下组建并运转的伊拉克政府委员会是“伊拉克内政的主要部分”。这份文件由18条可执行性草  相似文献   

17.
本月之最     
对布什中东政策最严重的警告日前美国21名前外交官以及退役将领发表联署公开信,“以前军事领袖及外交政策官员的身份”,抨击总统布什的中东政策,呼吁布什直接与伊朗对话,并警告美国若使用武力,驻伊拉克美军也会受到波及,将进一步燃起穆斯林的仇恨与暴力,导致中东地区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美国总统布什在他的2002年国情咨文中把伊拉克、伊朗和北朝鲜称为“邪恶轴心”,并且表示他有决心处理他们可能对美国造成的任何威胁。很显然,这番言论回应了20年前里根总统的论调,他把苏联称为“邪恶帝国”。布什的这种言论在国际国内都受到了批判,此后他也没有再提起过类似说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月下旬以来,美国要打击伊朗的言论迭起,伊朗毫无妥协迹象,美国与伊朗的关系再度绷紧.美国做出调兵遣将的咄咄逼人姿态,似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世界为之狐疑和忧心,但总体看,美国动武的可能依然需要观察.而《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联合发布的民调显示,布什的民众支持率降至其就任总统以来的最低点,仅有33%,三分之二的人认为伊拉克战争是一个错误;65%的人反对布什最近向伊拉克增派2万多名军人;60%的人表示更相信民主党人能处理好伊拉克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双周·聚焦     
《南风窗》2003,(7)
安理会如果授予安南支配伊拉克石油收入的权利,将使他事实上成为管理伊拉克的高级专员。 ——伊拉克副总统拉马丹指责安南为美英服务,说安南在战争前夕撤回联合国工作人员,现在又提议调整“石油换食品”计划,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